繪就“富春山居圖”——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行動紀實

魯網3月8日訊仲春齊魯,一場場春雨,讓田野生機勃發。春耕農忙的山東農民又收到新的捷報:2019年山東省糧食總產達到1071.4億斤,連續6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2019年全省農產品出口額1234.5億元,同比增長7.3%,連續21年領跑全國。

绘就“富春山居图”——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行动纪实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山東要發揮農業大省優勢,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如何做好鄉村振興戰略這片大文章?山東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把推動鄉村振興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統籌謀劃、全力推進。兩年歲月如歌,兩年接續奮鬥,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積極進展,山東版美麗鄉村“富春山居圖”正在繪就 。

步步皆景村村若畫,繪就山東“富春山居圖”

破舊的老屋變身精品民宿,廢棄的廠房變身鄉創中心,白天有熱鬧的咖啡廳,晚上有悠揚的音樂會,從“空心村”到“理想村”,青島嶗山區北宅街道的涼泉老村煥發新生。

“由於當年搬遷安置匆忙、選址評估不足,再加上建設週期短暫,涼泉老村遺留了大量問題,危房林立、生活垃圾堆積。”回想起昔日老村的凋敝,涼泉社區黨支部書記劉承田表示。

绘就“富春山居图”——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行动纪实

變化始於青島嶗山區引入國內鄉村文旅投資運營先行者,對涼泉老村從規劃設計、項目建設、產業導入到後期運營進行全方位改造升級。根據規劃,涼泉理想村佔地595畝、約200棟民宅,於2019年6月底開門納客。“區裡為涼泉社區集體注入資金參股項目,每年社區能獲得近百萬元的集體收入,村民能獲得萬餘元房租收益,現已帶動40名村民就業。”劉承田告訴記者。

鄉村振興從美化開始,2018年,山東出臺美麗村居建設“四一三”行動推進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具有山東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基本繪就。

在青島北宅街道,一場“庭院革命”席捲北宅的家家戶戶,一幅風姿多彩的美麗鄉村時代畫卷正徐徐展開。北宅街道注重挖掘本村莊特色內涵,打造一院一景、一院一韻。既要面子也要裡子,街道為社區居民建立生活垃圾分類賬戶,還基本實現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通過了“國家衛生鄉鎮”驗收。

這些只是山東美麗村居的縮影。2019年,山東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規範升級,改造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1065萬戶,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村整體面貌發生明顯變化。

要建設美麗鄉村,更要守護鄉村本色。一村一策,避免“一刀切”,山東還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突出特色化。在山東,像復興涼泉這樣的探索,並不是個例。在鄉村振興的“春風化雨”下,一個個特色村落“拔節而起”。

引來活水潤良田,開創山東“新鄉村時代”

美麗鄉村,不止在風景。如何讓“美麗風景”催生“美麗經濟”,處理好產業振興和鄉村環境保護的關係?同樣考驗著決策者的智慧。

隨著萬千鄉村華麗轉身,山東農村從“賣山林”轉向“賣生態”,從“單一種植”轉向“融合發展”……產業興則百業興,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山東以項目為載體,積極引導工商資本下鄉,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續寫“鄉村振興”的齊魯華章。

绘就“富春山居图”——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行动纪实

“土地流轉費有5600元,到村對面的薰衣草種植基地打工,仨月掙了6400元!”濰坊臨朐縣九山鎮土崮堆村70歲村民侯榮友難掩喜悅。依託薰衣草特色小鎮建設,村民們的收入翻了四五倍,日子越過越好。

3年前還是溝壑縱橫、土壤貧瘠的山地,而今這片土地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潮中蛻變、發跡。

“改變傳統的花生、玉米等種植結構,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新模式,打造世界第三大薰衣草芳香小鎮。”九山鎮黨委書記賀志健表示,以花為“媒”,九山鎮打造全國重要薰衣草原材料供應地和薰衣草產品交易中心,躋身國家鄉村振興研究實踐基地。目前,九山薰衣草特色小鎮已被列入省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庫。

建立土地流轉、勞務輸出兩個合作社和產品加工車間,向項目建設輸出勞務近4萬人次,全村增收1000萬餘元……九山鎮土崮堆村通過發展薰衣草種植及相關產業,從原來的落後村一躍成為小有名氣的富裕村、明星村。

2020年1月,農業農村部公佈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創新創業園區和創新創業孵化實訓基地,日照五蓮山—白鷺灣田園綜合體入選創新創業園區。放眼全省,山東已擁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43個、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國家級示範園6個,初步形成了國家、省、市、縣四級產業園體系,產業融合發展對農民增收形成有效支撐。

2020年,山東省將大力培植富民鄉村產業,支持龍頭企業建設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範基地,打造一批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百姓生活從“有沒有”到“好不好”,一個個規劃從“藍圖”走進現實。不難看出,在鄉村產業振興的大潮中,山東各地立足地方實際,蹚出了不少可複製、可推廣的路子,奮力開創山東“新鄉村時代”。

博士走進田間地頭,澆灌鄉村振興新希望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如今山東的美麗鄉村建設,正以其獨有的發展機遇匯聚著磅礴青春力量,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返鄉創業,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鄉村振興,學農的人責無旁貸,我們要引領中國農業、農村邁向新時代。”菏澤市東明縣玉皇新村博士後村支書關志潔,作為一名學農“博士後”,她把夢想寫在了黃土地上,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新路子。

绘就“富春山居图”——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行动纪实

昔日的玉皇新村,村辦企業只涉足單一化工產業,玉皇新村曾憑藉全國500強企業“玉皇化工”讓村民腰包鼓起來,但環保和產業轉型等問題接踵而至。

“2009年,玉皇新村通過流轉土地成立了農業公司,但公司卻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沒能起到實際的效用。”2013年,關志潔放棄北京知名高校任教的機會,拽著年薪30萬元的丈夫毅然回到玉皇新村,擔任起村黨支部副書記。她的到來,給玉皇新村的再度振興發展帶來新思路。

關志潔來了以後,奔走在田間地頭與眾多高校和科研院之間,解決了農業種植結構不合理、品質單一、管理落後等問題,還制定了新的發展路子,農業公司轉虧為盈,玉皇新村踏上“重生”之路。

“父母都是農民,我深知農民向土地討生活的艱辛和不易,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新農村變得更美麗。”關志潔說。如今的玉皇新村,已經形成集特色種養、農產品加工貯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於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產業,成為省級田園綜合體試點村。

近年來,山東人才返鄉創業環境持續優化,2019年發放鄉村人才創業貸款近25億元。鄉村人才隊伍不斷壯大,鄉村田野更芬芳。

“既然選擇農業,就要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做事,用我們的創新成果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力量。”郭笑彤,是魯東大學農林作物遺傳改良創新團隊的一員,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號召,投身地方農業經濟發展建設,走進基層和群眾打成一片,把鄉村當做孕育夢想的沃土,用所學知識澆灌鄉村振興新希望。

論文寫在鄉間大地上。截至2019年8月,魯東大學農林作物遺傳改良創新團隊先後承擔國家重大研發計劃、國家基金等40餘項,經費總量1800餘萬元,發表SCI論文30餘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4項。

有山水田園的芬芳,更有“詩和遠方”

鄉村振興,不僅是經濟的振興,還有鄉村文化的振興。

上合峰會上,一幅長15.5米,高4.2米的《花開盛世》牡丹工筆畫亮相青島國際會議中心。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它的主創者竟是菏澤鉅野縣的5位農民。

绘就“富春山居图”——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行动纪实

作為中國工筆畫之鄉,全國知名畫店出售的工筆牡丹畫,80%出自鉅野。但就在幾年前,這裡的畫作還面臨著銷路難的問題。

為改變這一局面,鉅野縣成立了縣書畫院,作為書畫產業基地,外接市場,內連分散的畫師。有了龍頭帶動,一些農民也開始嘗試拿起畫筆。縣裡趁機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幫助村裡成立農民繪畫合作社,建起繪畫扶貧車間,免費提供培訓和畫具。

“忙時農耕、閒時繪畫”成了不少農民的新的生活方式。目前,鉅野縣擁有4個繪畫專業鎮,50個專業村,36家基層畫院,從業人員多達15000人。每年出售畫作120多萬幅,產品賣到美國、法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由點到面,“村歌”“村晚”成為富有鄉村韻味的文化品牌被打響,遍佈在齊魯大地的文化禮堂成為老百姓精神安放的樂園。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鄉村不僅是“物的新農村”,更是“人的新農村”,“物的美麗”必須與“人的美麗”並重。

促進文化興盛,提振農村精氣神,山東正加快形成齊魯鄉村文明新風尚。以培育時代新農民為著力點,大力實施“鑄魂強農”工程,山東省力爭到2022年,縣級及以上文明村鎮達標率達到80%以上,同時推進鄉村文化產業精品工程,培育一批特色文化品牌。

在山東,鄉村如斯美麗,生活如此美好。

當然,鄉村振興並非一套模具一個樣子,有的鄉村經濟強,有的鄉村環境優,有的鄉村文化味濃。根據當地特色和基礎,多開展試點,百花齊放,才能建好留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山東將以不斷髮展和積極進取的精神,繼續描繪美麗鄉村新圖景,繼續走好鄉村振興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