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7,《許三觀賣血記》-中國萬千平凡家庭的跌宕起伏

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是他九十年代以後轉型的力作,藉助這部“賣血”的故事,他理解世界,並與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得到隱喻式的表達。


餘華用原初的形式,原初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原初的生命故事。這個故事幹瘦到質樸,質樸到雄渾,彷彿一首從洪荒綿延到當下,又從這裡飄蕩向遠方的歌。餘華也說過, “這本書其實是一首很長的民歌,它的節奏是回憶的速度,旋律溫和地跳躍著,休止符被韻腳隱藏了起來。”


豆瓣評分8.7,《許三觀賣血記》-中國萬千平凡家庭的跌宕起伏


這本書入選了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響的十部作品”之一。

而《許三觀賣血記》也能讓我們窺探到作家餘華內心一二。

敘事風格的直白簡單卻震撼人心

餘華的作品中《許三觀賣血記》的敘事風格是最易讀的,很少有拗口的剖析,是一本易讀性很強的書。文中的對話也好,描寫也好,大部分的接近於白描。但白描用在餘華手中,就似境界極高的中國山水畫,寥寥幾筆,濃墨輕掃,意蘊無窮。


在這本書中,餘華讓人物自己開口說話。我們可以在第一視角去體會人物的所見所聞,從來來達到情感的共鳴,而不是寫心理,寫感情,讓我們去讀他們的想法。


豆瓣評分8.7,《許三觀賣血記》-中國萬千平凡家庭的跌宕起伏


用人物的視線來寫內心

文中並不會直接寫人物想到了,而是直接陳述人物看到了什麼。“她看到許三觀正幫著他們把吃飯和孩子做作業的桌子搬出去、搬到板車上。然後可能因為剛才過於用力,許三觀站在那裡呼呼地喘著粗氣,伸手擦著臉上的汗”

這些細節的描寫可以直接讓我們感受到許玉蘭的心疼和痛苦心酸。


用人物的動作來寫內心

他看到林浦的河東在碗裡有些發綠,他喝了一口,冰冷刺骨的河水進入胃裡時,使他渾身哆嗦。他用袖子抹了抹嘴巴後,仰起脖子一口將碗裡的水全部喝了下去,然後他雙手抱住自己猛烈地抖動了幾下。

許三觀賣完血在一個叫林浦的地方找了一條河來喝水。

餘華只是直接的描寫他喝到冰河刺骨的喝水時的動作,以及堅持了喝了一瓢又一瓢的行為,我們卻彷彿已經感受到了許三觀的無奈和辛酸。


用人物的語言來寫內心

文中用了很多粗俗又直接的對話,許玉蘭和許三觀之間的對白尤其多。

“許三觀為什麼給你女人送東西,一送就送了這麼多,這肉骨頭有十來斤,黃豆有四五斤,綠豆也有兩斤,還有一斤菊花,他送這麼多東西給你女人。”

“他跟你的女人睡了!”

在那個貧困的年代,我們僅僅通過許玉蘭對物質的描述就能清楚的知道許三觀做了愧對良心的事情。而這直接得描述帶來的震撼遠比第三人稱的描述來的多。


餘華很清楚地知道自己長於細節描寫,於是用不斷重複的細節描寫一次又一次的加強要表現的內容。小說一共寫了許三觀的十二次賣血,一次用在娶妻,七次為一樂,一次為二樂,一次為全家,一次為私情,最後一次未賣成的是為自己。

雖然寫了十二次的賣血,卻幾乎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原因、不同的場景設置、不同的結果。表面看起來重複,暗中卻步步加強的推進中,小說的主題得到空前的強化,人物也越來越立體地出現在讀者面前。

兩面性是人類的本質

許三觀這個主人公是一個貼近大眾的主人公。


他一開始讓人討厭,不僅不心疼還嫌棄被強姦的妻子,還因為無法剋制慾望並且想要報復妻子而出軌。

同時他對待自己的大兒子一樂也非常“可惡”,因為一樂可能不是他的孩子,不僅在各種場合下羞辱過一樂,甚至飯都不給一樂吃飽。


就是這樣的一個有著舊社會惡習的男人,卻在一樂離家出走後,找到了他,在昏黃的燈光下罵罵咧咧一通,把流浪的一樂帶到了勝利飯店並“溫和的說”要帶他去吃麵。甚至到後來他為給一樂治病賣了七次血。


那一瞬間,生活中的英雄拔地而起。

他不是一個完人,但是他是一個熱氣騰騰真實的人。


豆瓣評分8.7,《許三觀賣血記》-中國萬千平凡家庭的跌宕起伏

電影許三觀賣血記 劇照


他對待一樂的態度,從最喜歡到厭惡再到最後的和解,都是這樣的真實。

他在村口罵許玉蘭是破鞋是真的,在她被批鬥時偷偷給她做好吃的飯也是真的。

我們無法痛恨許三觀,因為他太真實,彷彿生活中的我們。


你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真實,真實的人性,真實的人生。餘華沒有哄抬許三觀的品格,他第一次賣血時還是不捨得把錢給疼愛他的爺爺和四叔,知道了一樂不是自己的孩子後,他也不願意用賣血錢給他買一碗麵條吃,他每次賣完血吃豬肝和黃酒的時候,都會無比神奇地敲著桌子叫喊,就像自己是有錢人一樣。

到底該怎麼界定“好人”,可能是這本書給我的另一個深深的思考。


窘迫的,狼狽的,但是

充滿人情味的,難道不是我們自己的人生麼?

而餘華其實也給了我們答案。


就像王小波里寫到的:生活就是個不斷挨錘的過程,我們最後都會變成挨錘的牛,緩慢衰老。

而認真的面對生活的許三觀,用他自己的方式去挨錘,倔強的衰老。

幽默的背起沉重的人生


在《許三觀賣血記》中最讓人記憶猶新是餘華用直白又口語化的敘述著讓人摸不著頭腦又好笑的理論。


“賣血前喝足八碗水,水喝多了,人身上的血也會跟著多起來。”

“買完血之後一定要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要溫一溫。”

以及在書中的高潮片段,許三觀用嘴給孩子們每人炒一道菜。那一道道菜,那麼仔細,每個步驟放鹽放糖還是放油,以及書中描寫的孩子們聽著爸爸的描述吞口水的樣子。

“今天我過生日,大家都來嚐嚐我的爆炒豬肝吧。”


這是一種在悲傷的表面蓋上詼諧的,獨屬於許三觀的精神。

豆瓣評分8.7,《許三觀賣血記》-中國萬千平凡家庭的跌宕起伏

電影許三觀賣血記 劇照


讓人有種想哭不能哭想笑不能笑的感覺,究其原因便是其中蘊含的黑色幽默。苦難讓幽默變成黑色,幽默使苦難多了一層色彩。

生活只能把我們打倒,卻不能把我們壓垮。

許三觀苦中作樂的心態,悲觀者看,越看越悲觀。樂觀者看,越看越樂觀。

社會的變遷是抵抗不了的洪流

《許三觀賣血記》整本書也記錄著整個中國社會的變化。

許三觀的整個家庭見證了中國社會從建國解放初期一直到改革開放。


許三觀個人經歷被攜卷在整個國家時代的大洪流中,只不過是這場“交響曲”的一個音符而已,他的每一次賣血都對應著社會的變動或時代的變遷。

但對許三觀和他的家庭來說,時代的每個音符就足以壓斷他們的脊背。

個體的悲慘命運和國家的整體浩劫彼此交融,難以分割,許三觀“賣血”的這首進行曲以它落腳點的高度奏響了整首樂曲的最高潮。


豆瓣評分8.7,《許三觀賣血記》-中國萬千平凡家庭的跌宕起伏


從第一次賣血是因為“身體強壯的證明”,需要“走關係”才能頻繁的多次賣血,到最後一次,他去賣血卻被拒絕,走在大街上哭了起來。

甚至連血頭的命運也和時代緊密相關,從一開始賣血者要來討好他,到後來血庫虧空,需要血頭去討好賣血者,以及隨著時代的變遷,制度的改變,血頭又想出了賺差價來繼續他的生存之道。

每個人都是時代洪流裡的被攜眷這的一粒沙,而“時代的一粒灰,落到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結語

《許三觀賣血記》帶給我們的關於社會和人生的反思都讓他的文學價值不可估量。

而許三觀也是萬千中國家庭在特定時代下的一個縮影。

我們不僅可以從這本書中窺探時代的影子,更可以從中學到許三觀在困境中的人生態度一二。

平凡的人生,平凡的生活,不平凡的你和我。


我是 ,關注我,帶你領略內心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