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閹雞”,我可是專業的——記十二次俄土戰爭

熟悉Paradox出品的歷史策略遊戲

歐陸風雲4的朋友,可能會對這遊戲的“閹雞”梗不陌生。

這裡的“雞”指的是土耳其,尤指在遊戲前期幾乎所向無敵的奧斯曼帝國。(這是個諧音梗,因為土耳其的英文名Turkey同時有“火雞”的意思。)

為了模擬15世紀到17世紀奧斯曼的迅速崛起,Paradox為奧斯曼添加了很多增強機制,使得“閹雞”(肢解奧斯曼帝國)成為一項富有挑戰性的遊戲樂趣。

其實歷史上確實有一個土耳其的剋星——“閹雞”大神,那就是北方的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黑海的霸權,歷史上雙方進行了十二次大戰,這就是“俄土戰爭”。因為最近敘利亞局勢,有不少吃瓜群眾都擔心可能會爆發第十三次。

我們先來看看俄羅斯跟土耳其在歷史上的宿怨——


“閹雞”,我可是專業的——記十二次俄土戰爭

歐陸風雲4中的俄羅斯和土耳其

歷史上奧斯曼和沙俄掐架的最主要原因,早期是因為俄羅斯侵犯克里米亞汗國——當時克里米亞汗國是奧斯曼帝國的附屬國(雖然是非常不忠誠的附屬國)。俄羅斯的歷任沙皇都對海洋有種某種執著的熱情,比如彼得大帝就曾說過:“俄羅斯需要的是水域”。所以消滅克里米亞汗國,趕走奧斯曼,控制黑海甚至地中海,一直是俄羅斯的夢想。除了現實利益之外,從宗教上來看,沙皇俄國信仰東正教,自稱第三羅馬,所以屢屢以土雞壓迫其東正教同胞為名挑起戰爭。雙方的矛盾不可調和。

一言不合就開打,俄羅斯的伊凡四世在1556年消滅了阿斯特拉罕汗國,控制了伏爾加河,阻斷了穆斯林從中亞前往麥加朝聖的道路。於是奧斯曼蘇丹在1568年對俄不宣而戰。奧斯曼勞師遠征遠征深入伏爾加流域,但是仍然被打敗,最終奧斯曼戰敗,不得不承認了俄羅斯對阿斯特拉罕的佔領。


“閹雞”,我可是專業的——記十二次俄土戰爭

阿斯特拉罕的地理位置

第二次俄土戰爭發生大洪水導致波蘭立陶宛衰退時期,奧斯曼趁其虛弱強勢介入烏克蘭局勢,波蘭乃與俄羅斯結成反對奧斯曼的聯盟,頓河哥薩克在這次俄土戰爭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他們四處出擊襲擊土耳其的後勤補給線,打的奧斯曼軍事佔領的烏克蘭地區滿地冒煙,最後奧斯曼不得不戰敗求和,俄羅斯領土進一步擴大。


“閹雞”,我可是專業的——記十二次俄土戰爭

哥薩克,俄羅斯對外擴張殖民的主要力量

第三次俄土戰爭發生在著名的維也納之戰奧斯曼戰敗之後,俄國背刺土耳其,攻入亞速海周邊地區和克里米亞,但是此時彼得大帝跟瑞典打起了大北方戰爭,俄土雙方都不想大打,於是握手言和,俄羅斯獲得了亞速海的出海口。

1709年,瑞典的卡爾十二國王被俄羅斯揍得不行了,退入奧斯曼境內避難,請求奧斯曼蘇丹“拉兄弟一把”。彼得大帝要求奧斯曼交出卡爾十二,但是被拒絕,於是第四次俄土戰爭爆發。雖然彼得大帝發動親征,但奧斯曼打贏了,此戰之後,奧斯曼帝國重新奪回亞速港。


“閹雞”,我可是專業的——記十二次俄土戰爭

大北方戰爭時期的瑞典軍隊

第五次俄土戰爭,俄羅斯和奧地利組成反土同盟,俄羅斯本來準備擴大在黑海地區的戰果,奈何奧地利非常不給力,被土雞打爆了,於是三方恢復和平。

1768年俄羅斯介入波蘭內戰,奧斯曼眼看著俄羅斯又要坐大,趕緊向其宣戰,這場戰爭中,俄羅斯傑出的將領蘇沃洛夫大顯神威,把奧斯曼打的七竅生煙,俄羅斯對黑海地區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閹雞”,我可是專業的——記十二次俄土戰爭

俄羅斯紀念蘇沃洛夫的郵票

很快,在克里米亞的衝突就導致了第七次俄土戰爭,奧斯曼再次戰敗,割地求和。

第八次俄土戰爭在拿破崙戰爭之中。1806年,隨著拿破崙在三皇會戰中獲勝,看到希望的奧斯曼馬上跳出來跟俄國開戰,結果還丟了比薩拉比亞。


“閹雞”,我可是專業的——記十二次俄土戰爭

在黑海沿岸卻不靠海的比薩拉比亞


1827年,奧斯曼內部炸鍋了,希臘獨立戰爭打響,英國、法國和俄國援助其獨立,俄羅斯佔領了奧斯曼大片領土,獲得了黑海和高加索部分領土,附庸了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

1853年到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也就是第十次俄土戰爭。這次土耳其在英法等國的支持下獲勝了,重新奪回了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這倆附庸。

第十一次俄土戰爭的起因是巴爾幹半島諸小國的獨立戰爭,沙俄以解放巴爾幹信仰東正教的斯拉夫各族同胞為藉口,向奧斯曼帝國宣戰。俄軍和巴爾幹聯軍攻勢迅猛,兵臨君堡城下,土耳其面對敗局不得不大出血,承認巴爾幹諸國獨立,割地求和。

如果把第一次世界大戰算在內的話,那麼還有第十二次俄土戰爭,奧斯曼被吊打,作為戰敗國,幾乎被肢解。

總結:

在拉鋸戰一樣的俄土戰爭中,土耳其絕大多數時候都被打爆了,在“閹雞”這方面,俄羅斯對得起戰鬥民族的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