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年南京各高中指標生計劃完成情況彙總表!附指標生政策詳解~

距離中考只剩下一個多月啦,孩子們全力衝刺中!這時候家長們能做的,除了做好後勤支持以外,還要著手瞭解中招政策啦!

今天我們先來看一組"指標生"數據~

17-18年南京各高中指標生計劃完成情況彙總表!附指標生政策詳解~

上表是17-18年各大高中的指標生計劃及完成情況,家長們可以做個參考!

17-18年南京各高中指標生計劃完成情況彙總表!附指標生政策詳解~

2018年中招——指標生招生計劃數:9212人;指標生錄取人數:5759名;未完成數:3453名;2018年指標生“浪費”3453個名額。

2017年中招——指標生招生計劃數:8016名;指標生實際預錄取人數5952名,未完成數2058名。2017指標生“浪費”2064個名額!

結論:排名靠後的四星級高中,“指標生”成了雞肋。比如某一年,南京的四星級高中投檔控制線為575分,指標生分數線則是587分。比四星級的線,竟然還要高出了12分。

因此,排名越靠前的四星級高中,指標生的報考才越有意義。對於二類、三類初中學校的孩子來說,“指標生”是唯一一次低分上好學校的機會,錯過了就不會再有。

指標生有什麼要求呢?

只要考生同時符合下列4個條件,就取得指標生志願填報資格:

1、在本市就讀的應屆初中畢業生。

2、在報名的初中學校讀滿三年(為了防止有些好學校成績優秀學生,臨近中考之前突然轉學到差校,佔有差校的指標生名額)

3、綜合素質評價: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均為合格等等,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均在B級以上

4、生物和地理考察成績均為合格等。

除了以上條件之外,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指標生的控制線不得低於全市中考成績排名前30%在此分數線上從高到低擇優錄取,若此控制線上無法完成指標生計劃,則收回指標生納入統招計劃。

指標生如何分配呢?

①目前,普通高中指標生比例要求,不低於本校統招生計劃的50%

(延伸閱讀:)

②具體分配,指標生計劃中的70%以初中校具備指標生報考資格的學生數(基本等同於畢業生人數)為基數向所有初中校(含民辦初中)分配指標生計劃中的30%再次向公辦初中分配,適當向經市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的小班化實驗初中傾斜。

實際從指標生分配明細表來看,各初中校分配到的指標生多少,主要依據為“學校畢業生人數”,公辦、民辦影響幾乎可忽略。

指標生怎麼填?

指標生填報和錄取屬於提前批次,具有指標生填報資格的學生可以自行填報。和第一批次志願不衝突,可以填不同的學校。

大多數情況下考生指標生和第一志願填報同一所學校;也有部分考生指標生填報比自己第一志願稍好的學校衝一衝。如果考生和某些學校簽約的話,不少學校會要求籤約學生指標生和第一志願都填報該校。

南京各區名詞解釋

1、江南六區:鼓樓、玄武、建鄴、秦淮、棲霞、雨花臺

2、江北新區:江北新區直管區、浦口區和六合區

3、原市區:玄武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棲霞區、雨花臺區、江北新區直管區統稱原市區

4、全市

包括原市區和其他區

此前中考報名,附中江寧的“考生身份”引起普遍關注

江寧的考生需要注意:考生身份如果選擇填報“南京”身份,那麼就意味著,你家孩子會以南京市區考生參加中考,考分也計入原市區考生行列。如果選擇填報“江寧”區,那麼考分不會計算到“原市區”分數行列,只是計入到“全市”考生行列

選擇填報南京市的考生,在中考分數出來之後,填報擇校志願時,可以選擇市區內任意一家高中填報志願,但不能選擇針對某個區招生的學校填報

而選擇填報“江寧”區的考生,也可以報名市區內的學校,不過範圍有了限制,只能填報“七大”高中學校的志願,七大學校包括南京外國語學校(部分計劃)、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金陵中學、第一中學、中華中學、第十三中學、第二十九中學等7所普通高中統招生。

其他市區內的高中學校“江寧”學生不能填報,但是可以填報只對江寧區招生的學校,比如東外。而選擇市區的學生則不能填報東外。還有江寧區秦淮中學只是面向江寧區招生,並不面向市區招生。

2019普通高中招生範圍有何調整?

至2018年,南京外校(部分計劃)、南師大附中、金陵中學、一中、中華中學、第十三中學、第二十九中學7所普通高中統招生已面向全市招生;江浦高級中學、江寧高級中學、六合高級中學、溧水高級中學、高淳高級中學5所區屬普通高中統招生已面向本區和原市區招生。

南師大附中、金陵中學、一中、中華中學等4所市屬普通高中的指標生,已按一定比例面向全市所有初中校分配。2019年新增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秦淮科技高中其統招生招生範圍面向全市

關於指標生,就分享這麼多!還有疑問或不理解的地方,歡迎留言或文末添加輕輕俠微信諮詢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