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能讓你放下愛而不得的人

今天突發一個很有意思的設想。我突然覺得戒菸和放下一個人,本質上的機理可能差不多。

抽菸上癮是因為尼古丁會刺激人產生多巴胺,你老是忘不掉“深愛”的人,也是因為那種戀愛的感覺會刺激你產生多巴胺。

之所以深愛要打引號,是因為很多時候這並不一定是愛,或者並不是你想象的那種愛,比如一個女生離不開渣男,她說是因為愛,但是為什麼會愛呢?渣男不是應該人人得以誅之嗎?還有很多人說說很愛,但問她愛什麼又說不上來,只倒是一種感覺。


這篇文章能讓你放下愛而不得的人

這無非是因為大腦先入為主了,這個人刺激自己產生了多巴胺,然後自己依賴上他,這時候就需要個理由來合理化,給自己提供動力,那就是“我愛他”。

這就和抽菸的人,想抽菸的時候老是會想抽菸能放鬆,提神,緩解壓力之類的一樣,純粹是扯淡,給自己找藉口。《這本書能讓你戒菸》裡面的核心論點就是,抽菸本身並不提供任何價值,抽菸只會對人體有害,你抽菸的唯一理由就是因為你上癮了,你內心出現了一個空洞需要靠煙去填補,但實際上如果你能戒掉煙這個洞自然就填補起來了。

這篇文章能讓你放下愛而不得的人

在感情中其實也是一樣的,當你必須要忘掉某個人的時候,說明他對你來說已經是無益的,繼續陷在裡面只會讓自己更痛苦。你放不下他只是因為你對於那種狀態已經上癮了而已,你習慣與他接觸中的那種刺激讓你的大腦處於興奮狀態,所以你忍不住要去想他,去找他聊,去收集一切和他相關的信息,無非是為了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但實際上這個空虛本來就不應存在。

當然你不會承認自己這麼傻逼,所以你給自己找了個藉口說是因為愛。有經驗的人可能會知道,這種所謂的愛,如果能拉長週期,過個兩三年等你完全放下以後再回過頭來看,可能就已經完全無感了,會嘲笑自己當初好傻,那這種愛也未免太過於廉價了。

這篇文章能讓你放下愛而不得的人

當然你如果陷在裡面的話是不會明白這些的,別人來勸你的話你反而會說別人不懂你不懂愛情,這就跟抽菸的人認為自己很憂鬱承擔了生活的壓力,覺得那些不抽菸的都未經世事一樣愚蠢。

戒菸的人都會有類似的經歷,忍不住去買包煙,一根沒抽完就後悔了,這是因為尼古丁滿足了你的即時刺激需求,理智重新佔據高地。很多人感情裡也是一樣,老是忍不住想去聊個一句,見個一面啥的,結束之後罵自己真是犯賤。

這篇文章能讓你放下愛而不得的人

所以拿戒菸來做對比的話,如何去放下一個人其實很清晰,就是熬,就是拼意志。你要和人性本能對於刺激的追求做對抗,始終保持理智,切斷一切和對方的聯繫,刪掉任何和他相關的東西,讓這個人從你的生活中徹底蒸發。

這篇文章能讓你放下愛而不得的人

前期可能會很痛苦,無論生理上或是精神上,但你要知道這並不是你有多愛他,而純粹只是一種戒斷反應而已,儘量讓自己生活充實,沒時間胡思亂想,管住手腳還有嘴巴,熬過前面的一兩個月,之後就會輕鬆很多。可以考慮找些替代品,比如戒菸的會嚼口香糖,那你也可以有機會多接觸些其他異性。當然,最關鍵的是,不要復吸,不要抱僥倖心理,避免觸景傷情,千萬不要再去聯繫。

這篇文章能讓你放下愛而不得的人

事實上,我覺得放下一個人比戒菸還是要輕鬆很多的。戒菸最大的難點在於,你要接觸煙太容易了,路上隨便走個幾百米都能碰到一家小賣部,碰到個熟人就來給你遞根菸。而放下一個人,到最後的結果往往就是人家壓根不搭理你了,你想聯繫也沒渠道也就不得不放下了。

所以,戒菸可能一輩子都戒不掉,但我還沒聽說過誰年輕時候喜歡一個人有一輩子都放不下的。你可以想想,你朝思暮想念念不忘的那個人,其實就和一根香菸那樣噁心,可能會釋懷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