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刷《穿普拉達的女王》,我發現了職場小白進階的三個關鍵


再刷《穿普拉達的女王》,我發現了職場小白進階的三個關鍵

《穿普拉達的女王》是2006年在美國上映的一部電影。初看它時,與其說是一部職場片,不如說是一部快節奏的時尚片。裡面大量好看的穿搭,比劇情本身更吸引我。

如今再刷,我終於從中看到了一個職場菜鳥是如何在跌跌撞撞中,成長進階。而其中的關鍵,有這麼三點。

再刷《穿普拉達的女王》,我發現了職場小白進階的三個關鍵


一、身份認同,是職場快速破局的第一步

安妮海瑟薇飾演的女主角安迪想當一名記者,但一直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據說,只要在大魔頭米蘭達的手下工作滿三個月,就能去任何一家雜誌社。

於是她去應聘了時尚助理的崗位。但她自己對時尚可謂是一竅不通,也不在意公司每天做的事到底有多麼重要。

心理學中有一個詞叫證實偏見,意思是說,當我們在主觀上支持某一觀點時,就會傾向於尋找能論證這一觀點的信息,而對那些證偽的信息則常常忽視不見。

安迪最開始時,覺得他們的固執、執拗都是沒有意義的。當某一次米蘭達為選擇哪一條合適的腰帶時,安迪露出了覺得不解甚至覺得他們可笑的表情。

這個時候,別說身份認同,安迪完全是鄙夷的態度。職場新人剛入職時,一旦對公司或者職位不是自己滿意的,很容易對公司產生懷疑。

琳琳是一家公司的銷售,但她一直覺得銷售崗沒有前途,對每天的電話任務更是難以接受。其實,身份認同,才能在職場快速破局。換句話說,如果都不認同公司的理念,崗位的職責,怎麼可能把工作做好。

在電影中,安迪的身份認同經歷了三個階段。

  • 鄙夷:面試時,她說的是自己西北大學的學歷,自己曝光的那些不公的事,那時候,在她眼裡,也只有這些大事情。對於穿六號衣服還是五號衣服,衣服搭配什麼腰帶,是不在意,甚至是鄙夷的。
  • 接受:當道格為女主挑選一套適合她的服裝後,慢慢地,她已經接受了米蘭達及公司同事工作的意義,也漸漸懂得了時尚的重要性。
  • 捍衛:一開始,安迪和朋友吐槽公司的無聊,後來,當她一次次在與他們的相處中接起電話,並試圖告訴男友她的工作有多麼重要,就開始了捍衛。也是從這裡開始,她表現得不再像個職場小白。

她開始自如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也能順利完成米蘭達給她佈置的任務,甚至讓人眼前一亮。

只有從內心深處真正接受自己的工作,才能快速破局。而想做到身份認同,需要放下自己的偏見,從零開始,以空杯的姿態去學習,去接觸,去感受。

再刷《穿普拉達的女王》,我發現了職場小白進階的三個關鍵


二、具體可視化的目標,幫助度過新人蘑菇期

心理學中,有一個現象叫蘑菇定律。意思是說,初入職場的新人就像在角落裡的蘑菇,不受重視,常被派去幹些雜活。

步入職場卻不受重視,一方面,難免有心理落差,另一方面,雜活、累活,也讓人不禁迷失方向,甚至打退堂鼓。

安迪也是如此。自己有著高學歷,也有過硬的本領,每天的任務卻是幫米蘭達買咖啡、送衣服乾洗、帶寵物去洗澡等等小事。若不是想著撐過三個月,就能去自己喜歡的報社,她一定早早打了退堂鼓。

三個月,是個具體且可視化的目標。也是因為如此,安迪一次次地完成自己的任務。

那麼,在職場中,我們如何找到這樣一個符合要求的目標呢,從而幫助自己度過蘑菇期?

再刷《穿普拉達的女王》,我發現了職場小白進階的三個關鍵


在《拖延心理學》一書中,作者提出一個具體可操作的目標,應具備以下要點:

  • 1.可觀察性
  • 2.具體性和特殊性
  • 3.能被分成幾個小步驟
  • 4.第一步可在五分鐘完成

舉個例子。小玉今年的目標是成為明星員工,但這個目標既不能及時地被觀察到,也不具備具體性。如果知道明星員工的評定標準,再以此為目標,是否更加簡單呢?

公司評選明星員工,一般有這三個因素。第一,工作能力強,即業績排名領先。其次,與同事相處融洽。其三,領導滿意。其中,第一項所佔的比重最大。小玉作為新員工,在業績上,自然也有所落後。

所以,她可以依此重新設定自己的目標,如每個月拿下三個訂單。

再刷《穿普拉達的女王》,我發現了職場小白進階的三個關鍵

訂單有沒有簽約成功,這個可觀察,數據化也夠具體。拿下訂單,也能分為若干個小步驟,如與客戶接洽,做出方案供客戶選擇,雙方敲定細節等等。

第一步也能迅速完成,比如主動跟客戶聯繫,撥出電話,預約對方的時間。

因為目標具體可操作,小玉很快就能自如應對自己的工作。也在前幾個月如願地完成了自己的目標。

初入職場,若是沒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很容易就迷失自己的方向,更別提順利度過蘑菇期,健康成長。

再刷《穿普拉達的女王》,我發現了職場小白進階的三個關鍵

三、拒做職場待命族,想在老闆前面

有很多人,剛步入工作時,常常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能做什麼,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是,老闆安排了工作,井井有條,要是老闆沒有安排,就手足無措。

有人將“沒有上司指令就什麼也不做的人”稱為待命族,深以為然。

安迪一開始也是如此,她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所以總是米蘭達吩咐什麼,她就做什麼。但這樣一來,不僅容易打亂自己的節奏,還常常事與願違,並不能很好地完成上司交代的工作。

只有想在老闆前面,才能讓老闆眼前一亮。

一次,米蘭達讓安迪給自己的孩子找未出版的《哈利波特》手稿,安迪好不容易才找到,但老闆卻覺得理所應當。

直到她說,此時書已經在雙胞胎的手中,讀著了,米蘭達才抬起頭,看了她一眼。那眼神有驚喜、有意外,也有欣賞與肯定。

聽話照做不難,但這隻能代表自己是一個合格的員工,而非優秀員工。只有想在老闆前面,提前做好準備,才能讓老闆刮目相看,也能更快地進階職場,達到升職加薪的目的。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多看多思考,即考慮每一個任務背後的原因,有何目的,老闆為何這樣安排,唯有如此,方能遊刃有餘。

再刷《穿普拉達的女王》,我發現了職場小白進階的三個關鍵

有一個流傳甚廣的事例。老闆讓員工甲乙分別去看市場上有沒有土豆。甲的表現是這樣的:

  • 甲:有土豆
  • 老闆:有多少?
  • 甲:(又跑去市場)有40袋土豆,
  • 老闆:價格是?
  • 甲:(覺得委屈)您沒有讓我打聽價格。

而當老闆將同樣的任務交給乙時,乙的回答是這樣的:

我去看了一下,市場上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數量有40袋,價格是一塊錢一斤。我覺得這土豆質量不錯,價格也合理,就帶了一個回來給您看。另外,我分析了一下,今年土豆銷量應該不會差,我們要是賣,肯定能賺錢,所以我把那個農民也帶過來了。

甲乙兩人誰能更快得到老闆重用,顯而易見。如果只聽從老闆的命令行事,這無疑是自我設限,禁錮自身的發展。

拒做職場待命族,想在老闆前面,方能更好地把握時機,抓住機會。

再刷《穿普拉達的女王》,我發現了職場小白進階的三個關鍵

重溫《穿普拉達的女王》,不僅各個角色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安迪的經歷,更是讓人有了可參考的職場寶典。這包括身份認同的重要性、學會想在老闆前面,當然,更少不了一個具體可操作的目標。

總之,電影角色的成功由他們塑造,但我們在職場中的角色反響如何,只能由自己書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