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口紅、學化妝",小小年紀,孩子開始臭美了,怎麼辦?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個人都有追求美的權利。從古至今,從小到大,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追求美麗,尤其是女孩。

追求美是好事。愛美,是天生的。

基本上每個女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都有偷穿過媽媽的高跟鞋,漂亮的裙子,偷塗過媽媽的口紅。如果孩子過早使用化妝品,對於孩子身心發育未必是一件好事。

小文是一個時尚的辣媽對於服裝搭配、時尚彩妝都是頗有自己的見解,每天上班她又要早早起來畫出精緻的妝容。

這一點看在5歲女兒眼裡漸漸地得開始模仿媽媽的樣子,偷偷地拿著口紅往小嘴上塗,拿著眼影往自己眼睛上塗,然後自己畫完嘟著小嘴說:"媽媽你看我是不是像娃娃一樣漂亮"。

媽媽看著化妝得像"小妖精"一樣的女兒哭笑不得,從那次以後,每到週末媽媽帶她出去玩她都會央求媽媽讓她化一化妝。

媽媽不想讓女兒過早的接觸化妝品,因為,她聽說化妝品會致使兒童性早熟。

所以,她就對女兒說:"寶貝乖你還小不應該化妝那是大人用的哦"孩子生氣到媽媽可以我為什麼不可以,小文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像女兒解釋。

從幼兒園開始女孩們會對化妝很好奇。

她們渴望擁有自己的梳妝檯,或者為芭比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然後化上她們認為"漂亮的妝"。

她們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一旦父母不認同,就會開始出現"你們都不懂我"的小傲嬌心理。

家長們不知道原來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已經開始有"審美",即使作為大人視角可能會覺得孩子喜歡的東西並不好看,但是在孩子眼裡卻是很美的。

有些媽媽就會擔心,小小年紀就開始臭美,是不是有些"早熟"其實,媽媽們不必過分緊張,這是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嘗試和選擇,逐漸形成對美的理解,我們身為父母應該正確地去引導孩子對於美的認識。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做了這樣一次社會實驗,6歲女孩變裝"小公主"與"小乞丐"街頭迷路,結局大不相同。

把6歲的女孩放在一個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測試不同的裝扮下其他人是否會留意關係迷路的孩子,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小女孩先是穿著精緻漂亮的小裙子與外套,看上去幹乾淨淨地站在大街上,不一會兒馬上有好心人想要幫助小女孩。

可是,當小女孩穿的破舊的衣裳灰頭土臉地站在原地,街上沒有一個去幫助她。

後來,他們把實驗的地方換成一家餐廳,當女孩穿著光鮮亮麗時,餐廳裡面的客人紛紛詢問小女孩是否需要幫助。

當小女孩穿的髒兮兮時,一桌客人投來警惕的目光並把自己包向內挪了挪,明顯地排斥小女孩的靠近更為幫助。

6歲的女孩顯然被大人反應刺痛了幼小的心靈。同樣的小女孩因為穿著不同路人的表現截然相反。這說明,人們從內心深處還是對於美好的事物有憐惜,對於醜惡的事物表現出漠然的態度。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對美的理解?

1.美不至於外貌

孩子愛美不應該被壓制,也不等於放任不管,告訴孩子不要過多關注外表上,應該把心思側重與對內涵的積澱,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這個道理。

美的定義是多重的,善良樸實是美,友愛他人也是美,乾淨整潔也是美。

2.父母的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媽媽應該打破對美的認知侷限,除了物質上的給予,在精神上培養同樣重要,讓孩子明白自信與熱愛生活同樣是美。

如果媽媽每天穿著乾淨整潔的衣服去工作,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空閒時讀幾本好書,久而久之女兒也會耳濡目染。

3.尊重與信任不可缺

孩子的自身有對於美的理解,同樣也是他逐漸成長與認知的過程。

作為父母學會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相信父母是懂得她們,要告訴孩子為什麼不想讓她過早的化妝?

第一, 過早的接觸化妝品影響她成長髮育,孩子的肌膚嬌嫩,化妝品含有刺激性成分有可能導致過敏。

第二,孩子現在還小太過於注重外表肯能影響學習,社會很複雜萬一被壞人盯上了隨時可以出現危險。

第三,化妝有肯能助長同學之間的攀比心理,如果孩子想收穫一份良好的友誼最好的狀態就是真誠、樸實的不要過度在意外貌。

老話常說:"窮養兒富養女",家有女兒富養不只是為她多花錢,讓她吃好的,穿好的,打扮漂漂亮亮的,真正的富養要孩子內外兼修,這樣長大後才能更加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