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縣吳城鎮:田間地頭忙種茶

河南經濟報記者 張治中 通訊員 楊玉紅 馮珍

陽春三月,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淮源大地寒意漸退,春種備耕正當時,在桐柏縣吳城鎮王灣村的山山崗崗上,到處可見茶農們戴著口罩,手拿鋤把忙碌的身影。

霜降到驚蟄前後是茶籽適宜播種期,俗話說:“過了驚蜇節,春耕不能歇”“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疫情之下,如何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作為桐柏縣茶葉主產區之一的吳城鎮,主動作為,靠前服務,確保疫情防控和茶葉春耕生產“兩不誤”。

桐柏县吴城镇:田间地头忙种茶

圖為茶農在點種茶籽

“栽種前,群眾要先將土地平整到位,茶籽購回後,我們組織村組幹部再分別把茶籽、化肥等農資拉到每家每戶的地頭上,既能搶抓農時、及時安種,還可方便生產,減少人員聚集,幹部雖然辛苦點,但很值!”正在地頭忙著搬運茶籽的王灣村黨支部書記郭進軍說。

正在田間點種茶籽的王灣村茶農王家勤說:“現在不僅黨的政策好!幹部更好!支書親自開車,茶籽送到地頭上,還指導著種植,我一定把這10畝茶種好,要不然,對不起黨的政策,對不起幹部”。

桐柏县吴城镇:田间地头忙种茶

圖為給群眾送茶籽到地頭

桐柏縣吳城鎮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溫度、降水、光照、土壤等因素,適宜茶葉種植,該地群眾歷來有種茶、飲茶的習慣。郭進軍所在的王灣村屬該鎮的茶葉生產核心區,毗鄰丁莊水庫,三面環山,生態環境優美,因獨特的地理、氣候和土壤特徵,加之周邊松樹林的松花粉是茶園害蟲的天然剋星,其茶葉品質優良、質量安全,是小有名氣的“茶葉村”,該村種植茶葉面積1.2萬畝,90%的家庭有茶園、會製茶,所生產的“王灣茶葉”採用信陽茶的攤晾方法,西湖龍井的製作方法,外形扁平光直,湯色綠透明亮,香氣清高,回味甘甜,口中生津。一年到頭,王灣人圍著茶葉“轉”,種茶、採茶、製茶、品茶、銷茶,話茶事,論茶道......茶葉,已融入王灣村人的生命中。截止目前,在王灣村的帶領下,全鎮茶園總面積2萬畝,年產幹茶26萬斤,產值5000萬元,成為當地帶動能力最強、從業人員最多的富民產業。

今年以來,為了儘可能減少疫情對茶葉生產的影響,吳城鎮統籌兼顧疫情防控和茶葉生產,綜合運用支農補貼、科技資助、以獎代補等措施,以“政府引導、市場拉動、企業帶動、貧困戶受惠”的模式,採取統一採購茶籽、統一配送至田間地頭、統一技術指導”的辦法,服務茶產業發展不停步。

吳城鎮黨委書記張長鴿說道:“山中種茶樹,不愁吃穿住。最近,全鎮共發放茶籽6.7萬斤,新種茶葉1300畝。下一步,我們將把茶農組織起來、把資源集中起來、把集體經濟壯大起來,順應時代潮流,走茶旅一體化發展之路,著力打造‘生態旅遊’和“有機茶葉’兩大品牌,在建設“中原茶鄉”、實現鄉村振興的進程中更加出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