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和上海有何區別?

十二年前我經羅湖去香港,短暫停留一天。十年後,去深圳工作,像是完成了當年的伏筆。

先從歷史角度看產業和宏觀面:

上海在改革開放前近百年一直保持著Gdp第一,改革開放後漸漸被其他省份超過,當時的類比項還都是省份,可見當時中國內部差距有多大。同時引《上海財務稅務志》,1949年到1990年,上海財務收入上交中央部分佔83.94%,而上海當地財務開銷僅佔全國1.65%。說是國家奶媽一點不為過,賺的多付出的也多。

但是改革開放後的這10年上海是迷茫的,雖然人均工業產值,勞動生產率,繳稅還是第一,但人均住房和道路面積、三廢汙染倒數第一,上層領導不會允許這種情況持續,於是90年初啟動了浦東開發。

1976年文革結束,3年後的1979年鄧公在蛇口給袁庚批了一塊地,這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之後特區從寶安擴大到整個深圳。1980年到1990年這十年相繼又批了幾個經濟特區並對外開放,上海在這方面走在了後面是事實,但還好不晚。

1980年,蛇口開發區開啟了深圳的發展史

1992年,浦東新區開啟了上海的新發展史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發展軌跡,同樣的是讓我們熱血沸騰的時代

改開40週年期間我訪問了兩次改革開放蛇口博物館,可惜第一次閉館,第二次取消。。。後來在廣東40週年改開展覽上實現了願望,一睹蛇口成立期間令人神往的各種歷史物件。這些政策,後來全都被各地沿用。這樣看來蛇口工業區成立後,在經濟效益上的失敗並不值得一提,制度上的探索和樹立比短期效益重要得多。


深圳和上海有何區別?


我們來看看浦東,成立伊始就有除了”開發區10條“和”特區9條“政策還擁有了”浦東5條”

一、允許外資開辦百貨商店、超市等

二、外資可以開辦銀行、財務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

三、上海設立證券交易所

四、設立了中國開放度最大的保稅區

五、擴大浦東新區項目審批權限

全是對引進外資,擴大開放的利好政策,顯示了中央定位上海為中國窗口的期望,也為外資扎堆定下了基調。

深圳開發的前十年(80-90):探索和樹立新的制度模式,產業以“三來一補”為主,為經濟發展打基礎。

浦東開發和上海新發展階段的前十年(90-00):浦西舊改大搞基建,浦東大力招引外資。(99年我小學組織黃浦江郵輪郊遊,當時的陸家嘴還是一片灘塗)


1993年深圳徹底廢除高能耗、高汙染的“三來一補”模式,並在兩年後的1995年確定以信息產業、新材料、生物技術為三大支柱產業,這次產業轉型比其他城市快了近10年,特區就應該這樣不是嘛。90年代國際電子產業向外轉移,深圳完美承接,無數青年南下進廠打工,華強北電子市場聞名全國,深圳也積累了整個電子產業的產業鏈(前幾年許多電子廠外遷到深圳周邊區域),中國70%相關供應鏈在深圳和其周邊城市。在這第二個10年的末尾,騰訊在1998年成立了。

本世紀初的上海,開始推進總部經濟建設。到目前在上海有700多家跨國公司總部,外資提供了五分之一的就業和四分之一的Gdp。同時作為國企聚集地,國有企業也提供了四分之一的Gdp。可見上海滿地國資和外資並不是老百姓的片面印象,而是真實佔據上海一半的Gdp。

從產業上來講,作為近150年來中國第一工業城市,工業始終佔比Gdp的三分之一,加上金融,批發和零售業,又佔據了一半多的Gdp。從本世紀初到如今的20年裡,上海的產業結構是清晰的,基本貫徹了自上而下的發展方向。

但是事物總在發展,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城市經濟發展中,新產業總是出現在建立新次序的城市裡,本世紀初的第一個十年,BAT已經名聲在外,08年上海俞素記曾高呼:“上海為什麼沒有馬雲?”這個問題有勁了,做大做強國資和外資,大力發展工業的這種自上而下全方位的意識形態,導致當時新興產業---互聯網在上海的產業環境裡,說是受歧視也不為過。牽頭政策沒有任何補助,搭邊的補助政策各委各局橫加障礙,員工也招不到(下面會講到原因),也難怪當時馬雲從淮海路跑回杭州去了。

BAT以及新興互聯網行業的成功超出了信息行業本身,眼看就要點燃新的產業轉型,上海急了,第二個10年開始逐步調整政策,將世紀初總部經濟的扶持力度漸漸轉移到互聯相關產業,如今市值前十的互聯網企業有四家總部位於上海:拼多多、攜程、美團、嗶哩嗶哩,數量僅次於北京。所以說上海不僅不是互聯網沙漠,還位列第一梯隊

回到本世紀初的深圳,互聯網企業的飛速發展得益於創業的草根文化,和新一批南下知識青年創造財富的熱情,同時點燃了深圳的創新基因。騰訊、華為從草根到現在的產業支柱,帶動一批上下游企業和就業,創造了新的城市經濟生態,同時第一批創新型科技企業比如大疆,已經佔據國際消費級無人機市場70%的份額。新的一批獨角獸企業也在變身行業中堅的進程中等待一飛沖天。

深圳政府的企業扶持力度,是創業文化的基調。我去柔宇考察時,讓第一次聽說“孔雀計劃”這個名詞的區長連連感慨:“在上海不可能給的出啊”,既好笑又無奈。孔雀計劃是一個“打錢計劃”,企業符合要求後,直接打在監管賬戶且可用來發工資,這個計劃正好適用於美國回來的劉自鴻,在奧比光電,聽說深圳政府人員三天兩頭問企業需不需要XX資金補助,好像錢用不掉一樣。類似言論讓我直冒冷汗,當然這些獨角獸企業被厚愛也很正常,前海世界總部中心的地就是為他們留的。

深圳政府扶持企業不僅力度大,而且走在前面,我去過許多發展中的中型企業,許多都需要政府參股的產業基金投資,或是一些靈活的扶持來引導他們下一步的投資方向,吸引企業投資的往往是靠各地政府在政策細節上的角力。其他省市政府會根據自身情況,給出超出當地的優越條件來吸引企業,從而完成自身發展定位,比如合肥的京東方,現在可以說整個城市的產業佈局都圍繞著它。

關於這方面的競爭,上海連門票都拿不到,首先上海的政策不論產業總是偏向成熟的大型企業,其次因為某些扶持政策不靈活也不敢靈活,這可以解釋為上海政府對市場講究規則的固有邏輯。龍崗的一家平板顯示企業讓我印象深刻,他們副總爽快的羅列出上海投資現狀:

1、地價成本和運營成本高

2、電子行業供應鏈主要在廣東

3、員工幸福指數低,普通員工感覺排外和深圳沒法比

深圳和上海有何區別?

他們幾年前在上海設立過分公司,並在總結出以上幾點後打消了在上海發展的計劃,後來我就知趣地減少類似企業的考察了。

在此我要說清楚,互聯網企業和互聯網科技企業本質是不一樣的,前者沒有實體,只做基於網站和app的線上線下服務,後者是基於互聯網生態的高科技企業。深圳只有一家市值前十的互聯網企業:騰訊,但是感覺互聯網產業遍佈全城,除了騰訊的牽頭效應,導致上下游中小型扎堆,還因為以互聯網為底層邏輯的高科技企業扎堆,而且都是被老百姓熟知的消費產品。

世紀初上海互聯網沙漠言論,讓大家印象裡感覺如今的上海仍沒有互聯網企業,甚至是高科技企業,但事實是現在上海不僅位於國內互聯網產業第一梯隊,還始終是國內科研力量前二的存在:航空航天、生物科技、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與國家命運相關的高科技企業一直是上海的底子,和消費品相比當然不被普通人熟知。甚至基於互聯網生態的互聯網科技企業,如今都有了蔚來汽車和特斯拉,這兩家公司讓人覺得上海真的逃不開工業。

深圳的發展從改革開放元年開始,上海發展的新時期從90年開放浦東開始,經濟的發展軌跡完全不同,產業形態也大不相同,但是不斷求新求發展的初衷是一樣的。只不過深圳這四十年從無到有,上海還有改革開放前的深厚家底。上海Gdp第一的位置按現在的增長速度,被深圳超過只是時間問題,深圳超了40年來到第三的位置,猶如中國在國際上的飛躍,你如果為中國自豪你肯定也會為深圳自豪。

深圳在80、90年代,經歷“三來一補”模式和電子廠打工這類勞動密集型工作留下來的農村青年不多,他們應該被我們記住而不是被當作發展的炮灰,奈何當時沒有足夠的條件讓他們留下,建設完深圳後只能回老家,有些退休後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這是讓人痛心的。

本世紀初隨著深圳民營企業的發展又一批高知青年來到了深圳,和之前尋找生存機遇的青年不同,他們是因為深圳本身而來。彼時的深圳沒有盤根交錯的人際關係,沒有歷史負擔,有的是肯幹就會成功和因飛速發展產生的各種機遇。

如果是兩座城市對比,醫療和教育等民生問題是逃不過去的,當年畢業就來打拼的青年如今上有老下有小,醫療和教育是兩個逃不過的問題。注重經濟發展而怠慢民生建設的確有無奈的地方,大力發展經濟期間,青年對公共資源的佔有沒有依賴性,政府將大量資金放在了經濟建設上。這導致了深圳不只是和上海相比,和北京廣州都差了幾檔,具體數據網上都有,也有親身體驗的,我這裡不羅列了。

與經濟不匹配的民生問題,深圳政府當然看在眼裡,教育和醫療硬件投資力度每年都在增加,學校可以短時間建造,教師可以從名校高薪挖來,但是醫療水平和醫學院掛鉤,不能靠光造醫院大樓解決,需要持續投入和時間積累。我有次打球被肘鬆了牙齒,去港大醫院看牙,發現每天都有門診人數限額,近中午就沒號了,在港大醫院如豪華酒店般的大廳裡,享受慣共產主義優越性的我只能捂著嘴巴生氣。港大醫院的情況大家可以查一下,是比較典型的存在,這裡不說

兩座城市的產業形態和城市特點在歷史中都有跡可循,今年畢業的朋友選擇哪座城市,還是要看當下大環境適不適合自己,以下我將結合自己的獨特經歷對比這兩座城市的社會和人文。

先說上海,清末民國時期開始繁榮,是最早對外開放城市之一。解放前被瓜分期間租界裡出現的不僅是西式建築和各種仿西方城市規劃,還有向西方學習的由頭,這給上海埋下了走國際化路線的種子。

解放後,上海在變身計劃經濟重鎮的同時,大力發展工業製造,當時時興的消費品基本是上海產,與現在互聯網網紅城市類似。當時擁有一輛鳳凰牌自行車和當今你有一架大疆無人機感覺是差不多的。

計劃經濟時期,全國工資都差不多,憑糧票吃飯,生活水平差不大多。在進入市場經濟的同時浦東開始開發,工業底子和外資引入漸漸讓普通百姓生活有了質的飛躍,基本邏輯是,上海能生產出別人沒的產品,能提供別人沒的服務,大家都只能向上海掏錢,自然企業效益就好,效益好老百姓荷包也相對鼓一點。龐大的企業數量也讓大部分人有工作的機會,不用冒多餘的風險求生存就可以溫飽。

上海在開埠後一直是最開放的典型移民城市,其中有兩個時期的人口增長階段,一是開埠後到解放前,因社會環境變遷,這群人和原來的土著是近代上海的人口基礎,是典型意義的上海人,二是改革開放後到現在,因經濟增長導致的就業機會增多而來到上海的人群。

和每個城市一樣,上海也是有底層,普通,中產和富裕之分,差別因素無外乎三個1、學歷高低獲得的工作和認知上的差距 2、趕上房子上漲時的買賣行為和老房拆遷的幸運差異 3、自己做生意。 上海人自己做生意比較少,這和城市歷史有關我前文有提到。

深圳和上海有何區別?

山西有煤,潮汕、溫州的經商,廣東出國創匯,每個地方流行風氣不一樣,但不管在哪個層次,在上海想的都是老實上班,守規矩別出頭。有出息的就奔著國內外的投行或者金融工作,次一點的進知名外企、央企、壟斷國企,還有律師、醫生、公務員,讀書一般的也想擠進地鐵系統等低門檻國企,實在沒出息但是衣食無憂的也會被父母塞進一個月兩千多的鐵飯碗單位吃社保,有去外面闖一闖的想法的人,會在搖籃裡被扼殺掉想法,最後找個”好“單位老實上班,前面提到馬雲招不到人就是這個原因,新興行業的公司對於上海人來說就是“野路子”,這和現在老一輩認為除了公務員,事業單位,學校,銀行以外都不是正經工作有著相似的邏輯。

生來就在升學,民生福利,就業機會,生活便利優勢的城市出生的人,不用冒風險辦廠經商、出國打工,自然把心思放在生活質量和情趣上,對於冒險奮鬥而成功的案例和人不會很推崇,潛意識想法是這樣的人被生活所迫,對於自己是沒必要的,還是安安穩穩的最好。

因為近代歷史背景加持和現實經濟依據,沒見過世面的普通人會認為上海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這種站在優越感頂端的想法本質上其實是無知,每個地方都有認知水平低的人,只不過上海人處在風口浪尖,所以出現的小部分被網絡無限放大出來,大部分人還是包容友善的。

上海現今的入戶壁壘對普通人非常不友好,但也要尊重城市發展的階段性舉措,社會基建和民生無法再容納更多人口,所以提高了壁壘,深圳的階段類似上海開埠後到解放前的人口流入階段,需要對外開放大門讓大家一起來建設深圳,這方面總結就是深圳是成長期,上海是成熟期。上海實行積分制擇優入戶,深圳實行本科以上入戶獎勵,本科打錢1.5萬,根據學歷階梯上升。我眼看著深圳民企的同事從操作申請到入戶,沒幾天錢就到賬了,心裡著實佩服這個效率。同時05年以前拿到深戶還可以申請經濟適用房。對於高階人才比如國家千人計劃的,院士等,深圳政府和相關企業對於這類人給錢又給房,前提是在某單位待滿一段期限,不能拿了好處就跑,具體政策諮詢相關機構,這裡不說。

深圳流入人口主要是潮汕、湖南、廣東、湖北、東北、四川這些離深圳近的的省市(東北例外),因為是移民城市,雖然身處廣東但路上聽到講粵語的機會屈指可數,基本是普通話和潮汕普通話,在車公廟走上一路,可以聽到整個中國從北到南的口音,感覺很魔幻。因為平均年齡最低,和上海滿公交車和滿街的老頭老太不一樣,路上和企業裡滿滿的年輕人,晚上cocopark的酒吧裡不管是靜吧還是蹦迪廳,甚至是廣場上跳舞的人群,感覺平均年紀都要比上海小十歲左右。

兩座城市開放早期面臨的情況類似,魚龍混雜等待次序建立,上海以前有各種幫派,深圳以前的關外很亂,但不論經濟還是社會次序,深圳完善的速度遠遠快於上海,原因是時代不同。如今深圳平均人口素質比較高。如出租車前後排必須帶安全帶,路上遇人必須禮讓,如果違反被發現罰款非常高,試錯成本之高關係到每個人切實利益,自然能夠讓人嚴格遵守,習慣養成後就成了個人素質並演化為社會風氣。

因為開始發展時間晚,所以可以吸取各地成熟的先進經驗。現代深圳從羅湖開始,再到福田、南山、寶安,自東向西發展,城市風貌和規劃新舊也按照這個方向,加上龍崗和龍華的中心區域,發展越是晚的地方規劃越好、生活越舒適,從肉眼就可以看出區別。同樣的這也適用於上海,發展越晚,規劃起點越高,整體風貌要比中心老城舒服,比如上海松江新城和深圳龍崗主城兩地都離市區較遠且有一個地鐵站,房價相對不高,適合工作在當地的人買房定居。

深圳自東向西的發展方向,原因在於條狀的可用建設土地現狀,在羅湖、福田、南山、寶安這四個主要條狀區域各節點,設立各個生活配套中心,如果你居住工作在寶安,那就很少會去羅湖,平時出行將集中在周邊的生活半徑,因為每個生活中心配套都很齊全,除非有事要辦,不然去一次羅湖的路程相當於光明新區。

也正是這個原因,你會發現深圳的房價是按照在條狀分佈中,以各生活中心為圓心向外遞減。這和上海有所不同,上海是以市中心向外鋪開的攤大餅模式,內環外的幾個城市副中心如金橋,莘莊等,這些地方房價會高一點,再遠一點像外環外的松江新城和青浦新城等房價又有一個小攀升,其餘大都按以市區為圓心向外遞減。這就導致了深圳的關內房價普遍較高,甚至高於上海,因為深圳的生活中心相近,兩個圓圈疊加的地方離其他中心點都差不多,所以房價不會低很多,上海內環內的老公房可以看到三萬左右均價,但是深圳關內的老房子很少有低於5五萬的。

深圳政府向外打開大門歡迎年輕人,但是房價這個市場化的產物在唱反調,雖然深圳政府已經全力在住房問題上發力,但是土地面積在四個一線城市裡墊底的現狀的確讓政府頭疼。在我看來深圳的民生建設仍處在發展中水平,但經濟環境已經邁向發達水平,一邊打開大門歡迎普通人來深圳發展,一邊房價對應的卻是高端人才的購買力,這是城市快速發展和自身土地面積侷限帶來的矛盾。上海雖然入戶壁壘高,但是隻需連續繳納5年社保就可以買房,個別房型的房價和深圳比也有略微的優勢,其含義是:歡迎高層級人才入戶紮根,並允許來上海長期發展且有積蓄的人來買房,深圳放出的含義是:歡迎所有人來入戶,並允許有積蓄的人來買房。如果想在城市紮根,怎麼去定性還得靠自己選擇。

結語:

深圳、上海是中國各自發展路徑裡最具代表性的兩座城市,來到這裡或是尋求工作機會求一個溫飽,或是尋求個人和家庭更好的發展,或是懷著抱負尋求階層遷越。城市始終是一個多方面因素混合的載體,其特性由裡面的人來決定,也會影響後來的人。國家的真實面不是隻靠大城市體現,而是由無數鄉村和小縣城組成的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現狀。從家鄉離鄉背井來到城市,為了獲得城市提供的平臺,讓下一代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更好的教育乃至定居並完成城市化進程,這是我們這個時代個人發展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