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地,不能停!武漢或仍是全國“熱土”

​​「 開欄語 」


疫情正得到全面控制,武漢市確診病例從千位數、百位數,大幅縮減到當前的個位數,武漢市被按下的暫停鍵即將復位;


殺敵一千自殘八百,新冠疫情的防控舉措也刺傷了武漢的國民經濟,作為經濟支柱產業,樓市在全面恢復正常化之後,該如何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素?


在採訪了學者、房企高管、從業人員之後,峰哥更加堅定了“疫情的影響是暫時的,寒冬之後是暖春”的信念;本系列文章也試圖通過土地、房源供給、客戶需求等觀察角度,對武漢樓市做出審慎樂觀的研判。


武漢2019年的土拍市場,創歷史新高;

328宗地塊,規劃建面4387萬平米,土地出讓金總額1766億元,高居全國第五名。


土拍市場的火熱,不僅體現在總量上,就論單個地塊的拍賣過程也堪稱火爆;

2019年4月,某地塊拍賣過程中出現了189輪的報價,最終成交樓面地價10643元/平,溢價率高達85.08%


拿地,不能停!武漢或仍是全國“熱土”|2020重啟武漢樓市①


業內在年末時做出預測,普遍認為武漢市在2020年將刷新土拍的記錄,很可能突破2000億元的規模。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卻打消了業內的心理預期,原定春節後進行的網上招拍掛,面對疫情週期的不確定性要被迫推遲很長一段時間;


參照以往不可抗力對樓市的衝擊,此次疫情完全結束後,武漢這樣發展勢頭強勁的城市,土地市場反彈仍會表現的比較強烈,許多房企仍在為一塊“好地”擠破腦袋;雖說樓市被按下暫停鍵,但再過數月仍舊會是人聲鼎沸,武漢市土地交易中心也終將門庭若市;


峰哥有理由相信,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撲不滅武漢土拍之“火”。


火爆的2019


2019年,在全國土地出讓整體收縮的態勢下,武漢市刷新了土地出讓的新高,在各種政策利好的推動下,TOP房企持續佔位武漢樓市,土地儲備超百萬平米的15家房企的土地儲備總面積超過4624萬平米,遠大於武漢年均銷售總面積,呈現出強者恆強的態勢;


其中保利經過20餘年的深耕,在武漢的土地儲備接近800萬平米,綠地緊隨其後高達741萬平米,像武漢樓市新人美的置業,土地儲備面積在極端時間內便達到了100萬平米。

拿地,不能停!武漢或仍是全國“熱土”|2020重啟武漢樓市①


以“重倉”武漢樓市的融創為例,2019年在武漢激進拿地13塊,土地出讓金總額達到216.4億元,佔其全國土拍金額的三成,目前融創在武漢儲備超過540萬平米,可見巨頭對武漢樓市是長期看好。


而像龍湖、正榮、弘陽等後來者,拿地意願更為強烈,誰都不願缺席武漢的樓市份額,甚至激進如美的,2019年拿地總額就達到39.79億元。


就在各大TOP房企準備春節後參與武漢的土地拍賣時,卻因為疫情被按下了暫停鍵;不僅是武漢,春節後全國土地市場成交大幅下滑,節後 25 天全國300城土地成交建面 0.48 億平,同比下降 50.0%。


春節後25天300城土地供應成交建面變化

拿地,不能停!武漢或仍是全國“熱土”|2020重啟武漢樓市①

資料來源 :中指院, 平安證券研究所


疫情阻斷武漢土地市場的正常交易,帶給樓市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但疫情對土地市場的影響是暫時的,對房企,只要有需求消化,房企拿地的胃口一如往常;


樓市中短期看需求,長期看供給,在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兩極分化現實之下,房企只有握有充足的土地儲備,才能在樓市的下一個十年當中佔有一席之地。


希望政府給個“大禮包”


3月小陽春已不復存在,中國多數城市流傳著“救市”的傳言,只不過目前武漢市尚全力在防控疫情,爭取早日解封的努力之中,尚未出臺刺激性的土地市場政策;

拿地,不能停!武漢或仍是全國“熱土”|2020重啟武漢樓市①


“疫情只是短期事件,今年我們會繼續拿地”,

武漢一家前十強房企品牌負責人坦陳,公司依舊看好武漢,新一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出展勢頭不可阻擋,目前困難只是暫時的,武漢房地產依舊是黃金期,但是希望政府能出臺一系列救市舉措,讓市場快速復甦。


一家全國頭部房企武漢公司營養負責人說,公司仍然看好武漢,今年在武漢肯定繼續拿地。他認為,因軍運會及疫情影響,政府會加大土地供應解決財政需要,但溢價不會太高。


他呼籲,政府要趕快針對武漢現狀,出臺相關救市政策,給個“大禮包”,讓疫情後的市場快速啟動,讓企業日子好過一點。


按照武漢政府2019年確定的工作基調,2020年將進入新一輪的基建高潮,作為固定資產投資領域的兩大法寶,基建和房地產,通常是城市發展的AB面,拉動基建投資,就必然會“刺激”房地產,而這一次的“刺激”,自然少不了土地端的發力。


拿地,不能停!武漢或仍是全國“熱土”|2020重啟武漢樓市①


目前樓市政策的支點仍是“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但因為疫情原因,土拍政策及預售條件調整等政策將趨於寬鬆;對於受影響最大的武漢市,繼軍運會之後,地方財政壓力空前巨大,通過推出優質地塊、加大基建和遠城區土地供給,通過土地出讓金緩解財政壓力將勢在必行。


“在鉅額負債壓力之下,武漢政府的供地意願很足”,

湖北省房地產經濟學會專家委員、武漢買房首席內容官陳珂的預期很樂觀,他認為武漢市正處於房地產高依賴的城市發展階段,城市因基建投資而負債累累,財政收入高度依賴於土地出讓,面對軍運會和新冠抗疫的財政投入,政府的供地意願顯得十分強烈;


在年初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提到,應對國民經濟週期的下行風險,適時進行反週期調節,武漢市將集中開建一大批工程,其中部分項目已獲批即將開建,如盤龍城的武漢會展新城、武漢西高鐵站(原新漢陽站)、白沙洲公鐵大橋、第四次軌道交通部分線路等重大工程項目。


基建投資大行其道的年份,往往緊跟著土拍的高峰;其中的邏輯顯而易見,基建的投資只有通過土拍才能實現短平快的回收,同時也完成了通過房地產開發、填充人口,實現基建服務於城市的目的。


繼軍運會之後,此次疫情防控讓武漢市的財政雪上加霜,軍運會“高光時刻”的背後是負債搞城建的結果。僅2018年底,武漢市政府債務餘額便超過2650億元;而此次疫情防控又將為武漢背上沉重的財政負擔,按照財政部對疫情經費的保障政策,40%的部分由武漢市級財政承擔。


目前武漢市政府債務規模大,佔比高;在一方面救援中小企業,為其實施減稅政策的當下,政府短時間能瞄準的“稅基”,自然也就是土地出讓金這塊蛋糕。


土地財政依賴應適度降低,不能只算經濟帳


疫情過後,武漢市可能會通過加大土地出讓,提升土地出讓金的規模,平衡因疫情日益沉重的財政負擔;受融資持續收緊和疊加疫情影響,部分房企在銷售端受阻嚴重,短期現金流會受到明顯影響,尤其是高週轉房企正在面臨資金鍊的考驗,也影響了拿地的預期;


“土拍應該會收緊,當前主要任務還是去庫存”

湖北省社科院經濟所所長葉學平則認為,因為2019年的市場存量再加上今年一季度的銷售停滯所新增的庫存,市場存量很大,拍地和新項目入市的節奏會放緩;經過這次疫情的教訓,對未來的土地市場和項目開發應該優先落地市政配套,再開發住宅項目。


“土地財政依賴應適度降低,不能只算經濟帳”

對此,湖北省經濟學會專家委員殷躍建也對土地財政表達了看法:高容積率導致了主城區超高的人口密度,當超過公共設施承載力時便埋下了巨大的公共安全隱患;提高容積率必須以公共設施保障能力為前提,土地財政依賴應適度降低,土地出讓不能只算經濟帳。


受疫情影響,目前包括武漢市在內,已有多個重點城市宣佈近期出讓地塊延期或中止出讓;但受土地財政的現實支配下,隨著疫情結束,土地市場必定會穩步復甦。


拿地,不能停!武漢或仍是全國“熱土”|2020重啟武漢樓市①


目前,部分城市已經推出疫情期間的土拍優惠政策;以西安為例,新出讓土地原則上可按起始價的20%確定競買保證金,出讓合同簽訂後一個月內繳納土地出讓價款的50%,用地單位出具承諾書後,餘款可按合同約定分期繳納,繳款期限最長不超過一年。


“如果兩成保證金拿地,對房企很有吸引力;但土地收儲需要時間,供地計劃會延後”,陳珂認為如果實施兩成保證金政策,會激發許多房企的拿地熱情,但土地有別於普通商品,沒有那麼大的騰挪空間,政府供地需要時間對土地進行整理,完成收儲過程後才能向市場進行招拍掛;因此今年供地計劃會大幅延後,無論是交易量還是總額,較去年會有所下滑。


有業內人士表示房企不會因疫情減少拿地意願,因為土地是房企的根本,所以無法停止拿地的節奏,只是不太會像以前那樣高溢價拿地。


你們今年拿地嗎?

拿,必須拿!


“你們今年拿地嗎?” ,“拿,必須拿!”。

一家頭部房企的營銷人員認為,拿地依舊是今年的重中之重,疫情不會影響公司的拿地計劃。


TOP級房企愈發集中於武漢樓市,表明資本對於武漢城市發展的持續看好,在四環線等基建工程持續建成的背景之下,東西湖、漢陽、東湖高新、洪山等區域取代中心城區,成為房企拿地的熱門板塊;受重大基礎設施的利好因素影響,長江新城、黃家湖——大橋新區、青菱新城、臨空港新城等板塊有大量儲備用地,可能會成為土地出讓的重點區域;


預計武漢市土拍上半年交易相對緩慢,將集中於下半年,土地市場上冷下熱,全年整體交易量、溢價率、流拍率將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同時,政府在財政壓力下,會對地價、溢價、流拍等維度進行平衡,會適時推出優質土地。


土地交易的窗口期將集中於下半年,最樂觀的情況是6月迎來一波土拍高峰,預計政府出讓土地質量會有所提升,降低土拍門檻,從而提振房企參與熱度;


“疫情有一定影響,可能不會瘋搶,但基本盤面,武漢今年,開發商拿地還是會比較積極。”

長期從事投資一位業內人士說,全國房企前50強扎堆武漢,大部分手頭缺地,要想紮根下來,別無選擇,拿地,再拿地,這樣才不會快速出局。


像龍湖、正榮、禹洲、弘陽這類試圖有更大作為的房企,在武漢的土地儲備捉襟見肘,長期在尋求合適的地塊;同時對於央企、國企及資金充足的房企,都將迎來較好的拿地窗口期。


預計土地交易大幅延後,在各種刺激政策的疊加影響下,土地市場呈現出先抑後揚的態勢,但因土地計劃的後延,年內的土地交易量和出讓金總規模會較2019年有所下滑。


新冠疫情的黑天鵝,撲不滅樓市的火熱,武漢的土拍之“熱”必然將重啟它應有的溫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