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俄羅斯否決了一項很不尋常的協議


關鍵時刻,俄羅斯否決了一項很不尋常的協議

又是“心驚肉跳”的一夜。

因OPEC+談判無果,美油創下5年新低,WTI原油收盤跌10.07%,為2016年8月來最低水平,並創下2014年11月來最大跌幅;布倫特原油跌近10%,盤中低點為45.18%,為2017年來最低價。10%的跌幅,意味著來不及平倉的10倍槓桿多頭近乎爆倉。

此前,OPEC建議從下個月初至年底再額外減產150晚桶/日。

該提案以包括俄羅斯在內的非OPEC生產國的支持為條件,但俄羅斯6日拒絕了該提議,僅願意延長將於3月底到期的OPCE+減產協議,減產210萬桶/日。OPEC則通過取消其自身生產的所有限制作出回應。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Alexander Novak)週五說:“從4月1日起,OPEC和非OPEC都沒有產量限制。”

克里姆林宮表示,總統普京沒有立即與沙特阿拉伯領導人對話的計劃。這一消息使最高層達成協議的希望破滅了。

這令市場大失所望。

OPEC+的石油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40%以上,在2016年首次承諾集體減產。2019年12月,沙特與俄羅斯牽頭達成延長減產協議,OPEC+同意每日減產約170萬桶。沙特繼續在其產量配額的基礎上再減產40萬桶/日。此次擴大減產會議談崩是OPEC+聯盟組建三年多以來遭遇的最大危機,沙特與俄羅斯一度鼓吹的聯姻關係正在瓦解。

如今的拉鋸戰讓市場回想起2014年油價暴跌時兩者與美國頁岩油為爭奪市場上演的“三國殺”。這一次,俄羅斯打的算盤是自身對低油價的承受力較中東盟友更強,押注油價疲軟有助於擊敗更多美國頁岩油競爭對手,以及對美國前期制裁其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子公司的報復性行為。

油價暴跌,最大的受益方顯然是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亞太地區各大原油消費國,對沙特等主要依靠原油出口創收來維持運行的國家來說將遭受重擊。但是,全球經濟運行與油價已經高度融合,過低的油價也將進一步衝擊經濟,對就遭疫情衝擊的全球經濟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如果俄羅斯短期不改變主意,市場信心很難恢復,油價繼續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談判是否還有轉機?

歐佩克秘書長在OPEC+會議後表示,相信俄羅斯將重回談判桌。阿聯酋能源部長馬茲魯伊則稱,雖然下一次OPEC會議將於6月舉行,只要俄羅斯同意,OPEC會議完全可以提前召開。

事實上,俄羅斯在減產問題上態度模糊:

一方面,該國大型油企認為疫情對石油需求的影響極小,單獨減產治標不治本;另一方面,開採成本的緩衝區依然充足,普京月初曾表示,對於俄羅斯的經濟,目前的油價水平是可以接受的。俄羅斯擁有5600億美元的儲備,在本財年預算中設定的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為每桶42.40美元,因此能夠應對由疫情造成的油價下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一月將沙特經濟增速下調至1.9%,由於超額完成OPEC+的減產計劃,沙特今年需要油價達到83.60美元/桶才能平衡其預算。

很明顯,面對低油價,沙特要麻煩的多。

OPEC+還不會解體,考慮到特朗普的美國優先策略對全球政治環境的影響以及頁岩油的衝擊。美國在沙特的戰略伙伴地位正受到俄羅斯在中東影響力的衝擊。兩國合作領域越來越廣,能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這種戰略關係將會持續,因為,未來雙份在原油問題上會尋求一種平衡。

但即便如此,油價未來下跌趨勢不可逆,因為有些東西是沒法改變,油價跌破30美的聲音餘音繞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