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過心理學會有哪些習慣?

接著上篇我給大家分享的【你在教師路上必不可少的21個資源網站】

這次我想先說點其它的。

我相信大家都讀過心理學,但是這個概念,不知道題主具體是指讀過大學的心理學專業還是讀過相關書籍,事實上,大部分讀過心理學專業的人可能都不會同意加上日常行為分析這個標籤。

這恰恰是心理學尷尬的地方——日常人們喜歡的心理學在心理學專業中並不是主流,甚至根本不屬於心理學。

心理學專業中的主流是什麼,可能更接近於自然科學研究,是研究大腦的工作機制,更多與認知神經科學相關,並不是大家以為的是在學習分析別人的動作和表情,學習解夢和催眠。

在我讀心理學之前,我本來是想去學心理諮詢的,我覺得可以去治癒別人的心靈,是一件很神聖很美好的事,而僅僅靠語言和交流就可以帶給別人慰藉和安寧,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

可惜在我讀心理學之後,這個願望破滅了。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教材上寫道。

科學,意味著客觀。為了科學,所以很多“不科學”的心理學的東西是不被重視的。

所以現在市面上很多心理學的知識其實是不靠譜的,就比如說解夢,你有你的解法,我有我的解法,誰解的好解的準,這個是沒法判斷的。還有各種動作分析,有很多原因可能會做出某種動作,你也不能一概而論說明做出某個動作就代表了什麼心理狀態。

所以心理學專業不是很喜歡不科學的東西,不科學的東西不能發好文章,對於心理諮詢來說亦是如此,心理諮詢偏應用,各種療法流派紛雜,而這其中許多療法的提出並不是基於嚴格的科學研究,更多是臨床的經驗積累,還有很多方法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理論,這些東西都無法進入權威的教材。

於是我學了普通心理學,學了心理學史,學瞭解剖,學了統計測量,直到大三才開始正式接觸心理諮詢的課程。

在大一時,我問過很多同學,你們覺得心理學怎麼樣?

這不是我想象中的心理學,他們說。

是的,心理學專業不是你們想象中的心理學。

我調查了一下關注度最高的一些心理類公眾號,無一例外都是自我提升、心理成長類的內容,而對心理學進行科普的內容很少見到。

這讓許多人產生了誤解,認為學習心理學就是學習情緒調節、個人成長方面的東西,然而實際上並不是。然而其實我自己也更喜歡閱讀這一類內容,因為真實的心理學專業課程,對大部分人來說,真的是枯燥乏味,國內的一些教材對此也是功不可沒。

所以題主要問哪些是讀過心理學的人的習慣,那我想說,可能更多是養成了一種追求科學的習慣。

可能他們仍然不能很好地處理自己的人際關係情感困擾個人缺陷,但至少他們知道了許多小測試不能信,可能沒有信效度。

知道平均數有差異不代表真的有差異。

知道相關不一定是因果。

知道很多話要有依據,要有證據支持。

以上。

~~~~~~這是一條神奇的分割線~~~~~~~

看到有小夥伴在評論裡希望推薦書籍,我就推薦幾本,當然僅僅是我個人的推薦,不是什麼權威的書單,僅供參考。

心理學科普類

1、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學與生活》。這幾乎是心理學入門的必備書目,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系多年來使用的教材,此書幾乎涵蓋了心理學的方方面面,讀完這本書你對心理學的全貌就會有大致的瞭解。重要的是文筆好,通俗易懂,讀起來不會乏味,國內的《普通心理學》教材是真的能把人讀睡著,有心的童鞋可以去對比一下哈哈。


學過心理學會有哪些習慣?


2、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這本書也是很經典的教材,在美國大學心理學專業中廣泛使用,有一個特點就是把基礎研究與實踐應用結合的比較好,可以說是社會心理學的入門讀物。可以結合《烏合之眾》一起看。

3、羅傑•霍克:《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這書也是很出名的,選了心理學史上極具影響力的40項研究進行介紹,還有研究的後續進展和相關研究以及批評之類的,看完你大致就能知道心理學會研究哪些問題、怎麼進行研究的,研究結果也是很有意思很有啟發性的。

4、基思·斯坦諾維奇:《對"偽心理學"說不》。這書算是《實驗心理學》的通俗版,在實驗心理學的課堂上老師推薦的。書裡結合例子介紹了可證偽性、操作主義、實證主義、安慰劑效應、相關和因果等概念和理論,文字寫的挺幽默的,也挺好懂。讀完這本書,你就可以知道其實市面上很多心理學書籍都屬於偽心理學。

5、羅蘭·米勒:《親密關係》。這書非常受推崇,算是親密關係中的權威之作,裡面用科學的研究來總結出人們在交往與溝通、愛情與承諾、婚姻與性愛、嫉妒與背叛等方面的行為特點和規律。文字也很具可讀性,看完會對親密關係有更深刻的認識(雖然我看了也找不著女朋友),有一段話我覺得非常經典——親密關係滿足的秘訣:1、欣賞你的伴侶;2、表達你的感激;3、重複上述兩步。

大家喜愛的自我成長類書籍推薦

1、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寫的真的好,它的主題是愛,但又不是雞湯文,作者用簡潔細膩的文字來講如何自律,來探索愛的本質,如何成長等,啟發很大。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的最主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即是出自本書。

2、艾·弗洛姆:《愛的藝術》。這本書不長,但是讀完真的是很有啟發,弗洛姆提倡“成熟的愛”,他認為,愛情與人的成熟程度有關,不是一種偶然出現的一種令人愉悅的感受。我們首先應該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讓自己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發展出這種能力,那麼在愛情生活中也會遭遇挫折。

3、阿德勒:《自卑與超越》。這算是阿德勒的巔峰之作,個人覺得也算是心理學的巔峰之作之一,核心還是他的個體心理學理念。阿德勒認為自卑感是行為的動力,我們不斷追求卓越是為了克服自己的自卑感。書裡面寫了教育、家庭、婚姻、倫理、社交等多個領域,對理解社會現象追尋人生意義的真諦很有啟發。

4、史奈德·羅森《催眠之聲伴隨你》。米爾頓·艾瑞克森是我最佩服的心理學家,此人可以說是天才中的天才。這本書記錄了他進行催眠治療的故事,艾瑞克森催眠技術出神入化,談笑之間就能改變來訪者的行為與態度,重點是,這些都是真實的故事,艾瑞克森也是美國臨床催眠學會的創辦人。看了書你可能會對人生有一種更幽默更積極的態度。

5、泰勒·本·沙哈爾《幸福的方法》。作者就是之前非常流行的哈佛大學幸福課的那位老師,我強烈推薦可以去看視頻。積極心理學算是最致力於提升自我的流派,本書可以算是積極心理學的一本經典之作,這本書探討了人們為什麼會感覺不幸福,並提出了一些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實踐性很強。

……

N、放出我的大殺器——巴特勒-鮑登《心理們:50位大師的50本書》,本書介紹了50本書,有作者介紹、書的介紹、還有書的節選閱讀,質量都很不錯,我上面講的書挺多也在裡面,所以大家可以先去看這本書,看看哪些書適合自己,自己最想提升哪方面或者瞭解哪方面的知識,再去有針對性地閱讀。



看在我給大家辛辛苦苦介紹的份上,比如說某一天你再想看這個答案卻找不到了,在你主頁就能看到,因為你點了贊,喜歡就關注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