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南京造幣廠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兩江總督劉坤一,按照戶部的議案“沿江沿海各省自行仿辦”,即開始在南京下浮橋籌建“江南鑄銀元制錢總局”,下設南京、蘇州兩個鑄幣廠,並令籌防局借銀8萬兩,勘定江寧(南京)西水關雲臺閘南岸,建設鑄造銀元的東廠和鑄造銅錢的西廠。次年秋,兩廠建設告竣。

清代南京造幣廠


1897年鑄造的大小銀元有五種,正面為“光緒元寶”四字,中間為滿文,下鑄幣值(即幣重)“庫平七錢二分”,上為“江南省造”四字。背面珠圈飛龍,製作精細、清晰。此幣未鑄年代,但為南京最早正式開局鑄造的“龍洋”,俗稱“老江南”。

清代南京造幣廠


1898年鑄造“戊戌”干支年份龍洋。

清代南京造幣廠


1899年鑄造“乙亥”干支年份龍洋。

清代南京造幣廠


1900年鑄造“庚子”干支年份龍洋。

清代南京造幣廠


1901年鑄造“辛丑”干支年份龍洋。

清代南京造幣廠


1902年,為提高龍洋的質量,延請外國化學專家霍氏到廠,任配合成色教習,此年鑄的銀元上面除鑄有“壬寅”干支年份外還鑄有“HAH”(霍氏姓名縮寫)。

清代南京造幣廠


1903年鑄造“癸卯”干支年份龍洋。

清代南京造幣廠


1904年改廠名為“江南戶部造幣分廠”,並將上海、揚州兩局納入麾下。

1905年鑄造“甲辰”干支年份龍洋,同時又增設鑄銅元分廠,復改名“江南銀銅元總局”。

清代南京造幣廠


清代南京造幣廠


清代南京造幣廠


1906年又改名“江蘇江寧戶部造幣分廠”。

1909年(宣統元年),試鑄一元銀幣,這是我國第一套以“元”為單位的計值幣。

清代南京造幣廠


晚清江南鑄銀元制錢總局大門

清代南京造幣廠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財政部長令改南京廠名為“中華民國財政部造幣總廠”。

1912年5月,南京造幣總廠開鑄孫中山像開國紀念一元銀幣,正面為孫像,上鑄“中華民國”四字。

清代南京造幣廠


1912年8月,開鑄“二角金幣和二角銀幣,以銀幣一千枚、金幣十枚呈財政部”。金質開國紀念幣,重量為9.6克,直徑為23毫米。在南京開鑄的紀念金幣,是我國造幣史上的第一次。

清代南京造幣廠


清代南京造幣廠


1913年改名為“財政部江南造幣廠”。5月始鑄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俗稱“大頭”)。

清代南京造幣廠


1919年江南造幣廠曾毀於一場火災,後修復。

1927年國民政府將南京定為首都後,南京造幣廠遂改鑄孫中山像的銀元。同時在上海建立中央造幣廠,為統一幣制,令各地造幣廠停止鑄幣。

清代南京造幣廠


1929年6月,南京造幣廠由中央造幣廠監理委員會接收,就此完成歷史使命。該廠造幣32年來,共鑄銀元5.41億餘枚,佔全國鑄造銀元總數的30%,所鑄造銅元約48億枚。

民國時期南京造幣廠全景

清代南京造幣廠


1929年後造幣廠一直空置。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在此建度量衡廠。

1952年改為南京第一機械廠。

1958年改為南京第二機床廠。

南京第二機床廠廠內購貨券

清代南京造幣廠


1985年整合東河印製公司、國營五O三廠的機械製造部分搬遷至江寧與國營九四O廠以及當地小五金廠合併組建成立南京造幣有限公司。

清代南京造幣廠


清代南京造幣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