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跟著田哥遊蘇州,上篇講了虎丘山千人石,接下來一篇多少還是跟千人石沾點邊。虎丘山上的石頭很有名,我們已經連續講了好幾個了,還有一個就是位於虎丘山白蓮池中的點頭石。這是一塊疊起的方石,長寬高大約是70釐米左右,石頭上刻有“點頭”二字,為啥叫“點頭石”呢?聽我道來。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蘇州虎丘山點頭石

“生公講經,頑石點頭”這句俗語就是出自虎丘山上。

相傳南北朝有個和尚叫生公(俗名叫魏道生,河北平鄉人),喜歡佛經,幼年出家。生性聰慧,跟隨名師講經說法,後隨師姓,叫竺道生,任何佛經在他手裡閱讀一遍,就能登臺講經,不滿十六歲他,弘揚佛法,到處講經,人們尊稱他為“生公”。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虎丘山點頭石

生公苦讀經書,鑽研佛學,在師父指導下,很快成為一個才華橫溢,精通佛典的年輕高僧,在京城講經不僅受到百姓的歡迎,同時還受到皇帝的賞識,人怕出名豬怕壯。出了名容易被妒嫉,怕對自己的前程不利,大臣們就聯起手來在皇帝面前說他是邪教,一派胡言,不許他在京城講經,就這樣生公被趕出了京城。

生公無奈離開了皇城,一路南下雲遊,這日來到蘇州,聽蘇州的百姓說,虎丘山寺的香火非常旺盛,就來到虎丘山上講經說法。人們聽說生公是位得道高僧,就紛紛從四里八鄉趕到虎丘上聽生公講經,人是越來越多,昨天我們說到的大磐石上擠滿了人,足有一千人開外,那塊大磐石也叫“千人坐”。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生公講經說法的事很快傳遍了蘇州城,官府也聽到消息了,這還了得,這生公是被京城趕出來的,任由他在自己的地盤上講經會影響自己的前程,一張告示:任何人等一律不準聽生公說法,若是前往,將重責!這樣一來,還有誰敢去聽生公講經。

沒人聽經,生公還是照講不誤。天天坐在大磐石開講,沒人聽,把地上的石頭搬到面前,排好就對著石頭講經,日復一日,天天不停的講……

到後來奇怪的事發生了,鳥兒不叫了,聽生公講經;山上的樹木不動了,聽生公講經;池中的白蓮花盛開了,聽生公講經;最令人驚訝的是前面提到的那塊頑石聽的也是頻頻的點頭。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虎丘山點頭石

這生公講的是太好了,連頑石都聽的點頭,這真是應了那句“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話了。

現在的這塊“點頭石”,就是當年留下來唯一的一塊最大的頑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