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出身,吸過鴉片,有過婚外情,他就是一代詠春宗師葉問

隨著《葉問4》上映,甄子丹將一代詠春宗師葉問的故事推向高潮,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從2008年的《葉問》上映,到這次《葉問4》,詠春宗師葉問的故事被搬上銀幕,成為觀眾心目中高山仰止的大英雄。那麼,一代詠春宗師葉問果真如電影裡甄子丹所飾演的那樣嗎?出身富貴之家,個子雖然不高,卻很精壯,對妻子又愛又敬,打過日本高手、美國拳王,甚至直接打到美國軍營裡去了。這些讓觀眾熱血沸騰的故事中塑造的形象是真實葉問的再現嗎?

答案是否定的,真實的葉問和電影中的葉問並不能劃等號。那麼,真實的葉問到底是怎樣的呢?真實的葉問是富二代出身,吸過鴉片,有過婚外情,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一代詠春宗師,讓我們揭開這位詠春宗師的神秘面紗吧。

富二代出身,吸過鴉片,有過婚外情,他就是一代詠春宗師葉問

一代詠春宗師葉問

富家子弟

葉問出身於廣東佛山的一個大戶人家,在南海縣佛山桑園居住。說是大戶人家,其實還略微低調了一些,按照其實力,應該稱之為鉅富人家。據說,當時他家被人稱為“培德里葉”,意思是整個“培德里”都是他們葉家的。

葉問7歲那年,拜入陳華順門下。陳華順何許人?他是“詠春拳王”梁贊的得意門生,深得梁贊真傳,他39歲拜師學藝,52歲開館收徒,他親自傳授技藝的時間是7年,在第6年的時候,7歲的葉問拜入其門下,成為陳華順的關門弟子。

葉問是1899年出生的,1949年輾轉香港時改名葉溢,並將1899年的出生年份改為1893年。那個時代的傳統是“窮文富武”,武術講究的是言傳身教,一位名師一輩子最多帶出數位子弟。

葉問是那個時代的世家子弟,他拜師學藝則顯得尤為隆重。據葉問的關門弟子梁挺口述,當年葉問拜陳華順為師求學詠春拳的學費是十二兩黃金(換算成如今的人民幣大約相當於50到70萬元

)。

葉問說起來是陳華順的關門弟子,實際上只教了葉問一年,他就中風回鄉下去了,葉問的詠春技藝基本上是陳華順的二弟子吳仲素所授。

富家子弟學習武術,儘管在大多數時候看來不過是玩玩票而已,但葉問卻不同,他經過數年的歷練和修煉,壯年時期就成為詠春拳的高手,箇中緣由容後細說。

富二代出身,吸過鴉片,有過婚外情,他就是一代詠春宗師葉問

甄子丹主演的《葉問4》

人非聖賢

在甄子丹主演的《葉問》系列電影中,葉問的形象是光輝的、高大的,甚至可以說是完美無瑕的。尤其是在個人生活習性、愛好和個人生活作風方面,堪稱完美的正人君子。

實際上並非如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都有多面性,即便是名人,他也具有普通人的一面,葉問作為普通人的一面,體現在個人喜好和生活習性上,就是有一個並不光彩的喜好:吸食鴉片;而體現在個人生活作風方面,則是他有一個婚外的上海女人。

葉問有兩個時期曾經吸食鴉片。第一個吸食鴉片的時期是他在佛山時,葉問作為佛山有影響的人物,過著上層社會人士的生活,而這些上層社會人士普遍有一個喜好就是吸食鴉片,葉問與他們為伍,也跟著染上了吸食鴉片的惡習。所不同的是,葉問並沒有以吸食鴉片為人生唯一樂趣,而是把這當成了偶爾過過癮。他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瞭如何提高詠春拳技上面。

葉問吸食鴉片的第二個時期是他在香港時,在這一時期與吸食鴉片同時發生的,就是葉問有一個婚外的女人。電影中的葉問對妻子張永成全心全意、呵護有加,甚至有些時候顯出“妻管嚴”的作派來。實際上,葉問來港之後,妻子和孩子都留在佛山老家,他孤身一人在香港,和這個上海女人同居並生下孩子。

這個和葉問同居並生下孩子的上海女人吸食鴉片,葉問也跟著吸食鴉片,即便是眾多弟子聯名上書勸諫他戒掉鴉片也無濟於事,葉問反倒一怒之下搬到上海女人住處一起生活。這一時期的葉問之所以如此,或許是意志消沉所致吧。

富二代出身,吸過鴉片,有過婚外情,他就是一代詠春宗師葉問

李小龍在草坪上飛踢

身負絕學

從葉問留下來的影像資料來看,他的身材比年輕時的李小龍還要瘦小一個碼子。李小龍身高1米7、體重120斤左右,已經算是比較瘦削,但葉問和他相比,明顯還是小了一號。按照官方說法,葉問大約1米63的個頭。

但誰也想象不到,這個看上去瘦小到帶點病態的老頭,竟然會是一代詠春宗師。葉問並不像大多數富家子弟一般,把習武當作玩票,而是的確喜歡上了詠春拳。因為詠春拳法極其吻合葉問的外形條件和氣質。葉問是個瘦瘦弱弱的斯文書生,詠春拳法講究連消帶打,適用於貼身近戰,是攻守合一的武功,其動作和發力非常適合葉問這樣的身材;與此同時,詠春拳法不講究蠻打,而是融合了力學、人體結構學等等學科的技法,這又吻合了葉問這種受教育程度頗高的書生。

因為葉問的的確確是有真功夫的。他的習武之路並非一馬平川,也是有些曲折的。先是得到陳華順和吳仲素師徒的精心教導。後在香港讀書時又巧遇師公梁贊的兒子梁璧,並得其真傳。

相比之下,葉問的師父陳華順39歲跟隨梁贊學藝,而梁璧比陳華順早20年跟隨父親梁贊學藝,早20年就意味著比陳華順多有20年的功力。不但如此,據說梁璧還得到過紅船上黃華寶(詠春拳系的關鍵人物)的指點,所以,他所精通的詠春,比起只學幾年的吳仲素,更為系統完整,包括三套拳、木人樁、八斬刀、六點半棍。

葉問有了此番經歷,他的詠春拳技法得到了質的提升和飛躍,回到佛山後成家立業,做著一份閒散的工作,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結交朋友和切磋技藝上面,與頗多高手動過不少次武,葉問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練武之人,他有著深厚的中西方文化修養做基礎,對詠春拳的領悟遠非常人能及,同時兼收幷蓄各家之長,終於讓他在佛山的名氣越來越大,時人稱其為“詠春三雄”之一。

富二代出身,吸過鴉片,有過婚外情,他就是一代詠春宗師葉問

梁挺

名師範兒

一個武功出色的武術家並不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師父,師父不但要求自己技藝精湛,更要求有寬闊的胸懷和深遠的見識,更要有獨樹一幟的教育之法。也就是說,出色的師父不但要求自身武藝高強,更要有出色的教授能力。毫無疑問,葉問在這方面獨樹一幟,遠遠超過同時代的那些傳武師父們。

傳統的師父授徒是這樣的:一般是師父教育子弟從架子到意境一個或一整套動作後,才傳授心法,這個“心法”包含了對這個動作的總結和核心要點提示,一整套武術從上到下從外至內,修習過程淺則十年八載,深則三五十年,為常數。往往一套近乎完美的武術,須經歷幾代甚至十幾代人摯誠傳承,才得以成就。

葉問授徒的做法則和傳統完全不同,首先體現在他革新傳統的授徒方式。葉問將詠春拳以原本秘而不傳的教授方式,調整為簡單通俗、顯淺明瞭的教授方式,比如,他將原來博大精深的“心法”(譬如雙龍奪珠、神龍擺尾、白鶴亮翅、餓虎擒羊、燕子抽水等)拆改成一個個簡單通俗的動作名稱,如攤、掌、膀、伏、抌、捶等,讓詠春拳以最顯淺明瞭、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徒弟易記、好學。

葉問授徒的做法和傳統完全不同,其次體現在他不藏私。傳統授徒一個潛規則就是有保留地傳授技藝給徒弟,一定要有自己壓箱底的本事藏著掖著。這麼一來,就導致了傳武一代不如一代。而葉問則敢於打破這種傳統,他會根據每個徒弟的能力和特點量才施教,如果你吃得下3碗,他絕不會只給你2碗。

葉問授徒的做法和傳統完全不同,最後體現他的授徒方式非常科學。一方面是葉問對徒弟因人施教,不作時間限制,只要徒弟能達到他的要求,他就會進而教授新的課程;另一方面是葉問會運用現代科學來演繹、示範教學,比如運用力學、幾何學和人體構造學等現代學科知識教授學生,比起大多數傳武師父故弄玄虛那一套來,不知道高明瞭多少倍。

葉問這種獨樹一幟的教學方法,讓他培育出了一批出色的弟子,除了梁相、駱耀、徐尚田、黃淳梁這“四大弟子”外,還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李小龍和梁挺。李小龍以其自創的“截拳道”和四部半功夫片而名揚世界,梁挺則以“詠春起於嚴詠春,衍於梁贊,傳於葉問,盛於梁挺”這句業內行話而載入詠春拳發展史冊。徒弟如此威名赫赫,葉問“一代詠春宗師”則可以算得上是名副其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