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與其成就別人,不如成就自己

最近,國產劇《安家》的狗血劇情引發網友熱議。

電視劇《安家》翻拍自高口碑日劇原作《賣房子的女人。

原作講述的是賣房子的女主角總是以各種讓人難以想象的方式賣房,她明白,她賣的不只是房子,賣房子換來的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未來。

女主角三軒家萬智如劇名,是一個拼命工作,把“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當成口頭禪的職業女性。她的銷售戰績令同行瞠目結舌。

日本電視臺NTV製作播出的10集電視劇,每一集都圍繞賣房子展開,平均一集要解決掉一兩個賣房子難題,女主展示的是各種工作技巧和職業理念,她不對任何客人諂媚,卻通過幫助客人實實在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賣出房子。

可以說《賣房子的女人》是部真正的職場劇。

自2009年《蝸居》之後,時隔十一年,編劇六六根據國情對日劇原作進行本土化改編的《安家》又開始說“房事”了。把10集日劇原作延伸成50多集,職場戲不夠,狗血劇來湊,吸睛的重點就在“女人”和“房子”。

同樣,劇中也有一個孫儷扮演的女主角房似錦,工作非常拼命,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咆哮如雷的也是那句:“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

房似錦一出場就把賣不出去的“鬼宅“立馬賣出去了,魔鬼般的業績令同行瞠目結舌。

安家:與其成就別人,不如成就自己


國產劇

《安家》的大背景是講述一群賣房子的年輕人在當前中國超一線城市上海生活,演繹著紮根上海奮鬥不易,孫儷飾演的房似錦是職業女性的典型代表。

房似錦的身世坎坷屢屢成為熱搜話題,原生家庭比《歡樂頌》裡的樊勝美還慘,她出生重男輕女家庭,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從小被父母欺凌,長大後還要養全家,被逼債給弟弟還房貸,掙得錢全被原生家庭掏空,她赤手空拳來到大城市打拼全靠自己,成了一個拼命工作的職業女性。

安家:與其成就別人,不如成就自己


另一個上熱搜的角色是全職主婦闞太太終於離婚了,她和房似錦的經歷大相徑庭,闞太太一畢業就嫁給了闞先生,情願選擇放棄事業當全職家庭主婦,在家裡不僅要照顧四個孩子,還要管兩位老人。女人放棄自己成就男人的橋段就是,男人發跡之後成了有錢人變心出軌。

劇情中,闞太太展現了她無腦撒潑的一面,自己的老公找房似錦買房子送給情人知否小姐,闞太太知道後不去找老公算賬,不去找小三說理,竟然去門店鬧事,扇了房似錦耳光。打人的理由是:房屋中介把房子賣給小三,就是破壞她家庭幸福,幫助她老公出軌。似乎整個世界的運行規則都要為她老公出軌這點破事埋單讓道。

本來闞太太的遭遇令人同情,但是她這一行為更加顯示了家庭主婦脫離社會的愚蠢和自私,房似錦只是個賣房子的中介,就算她丈夫闞文濤不找這個房中介買房,也會有其他中介接這個單子,不管打哪個中介都不能挽回她丈夫闞文濤出軌的事實。

而這位全職主婦闞太太更狗血的操作是,為了讓出軌的丈夫迴歸家庭,委屈求全的答應丈夫給情人知否小姐買房分手,她覺得這筆錢對他們的家底來說九牛一毛。

當丈夫和情人分手迴歸家庭之後,闞太太立馬變臉反擊出軌老公,霸氣要求:“孩子都歸我,財產分一半。”並給知否小姐送去法院傳票,拿回贈與房產。否則讓老公淨身出戶。

引得一些女性網友表示闞太太痛快霸氣,替家庭主婦們出了一口惡氣,狠狠的扇了小三一耳光。

也有網友表示:女人最可悲就是放棄自己成就男人,把自己的終身幸福押在男人身上最終失望。

《安家》共53集,可以說前一階段的劇情是積極向上的職業劇,但後一階段的劇情搖身一變就成了狗血劇。劇情前後矛盾飽受爭議。

中國式價值觀硬拉反差人設的騷操作,一哭二鬧扇耳光,把好好的一部職場劇變成了土味大婆教國產劇,毫無契約精神,以立牌坊的道德說教,吸引了一群‘’一畢業就想嫁人做闊太太‘’的大房粉。

安家:與其成就別人,不如成就自己

大背景

日版《賣房子的女人》用一段旁白交代了和國劇不一樣的大背景:“在經濟觸底時就業的二三十歲年輕人他們沒有理想,瞭解泡沫時期的四五十歲人,他們的人生信條就是放棄,這些男人們都喜歡錶面的平和和表面功夫,但是從根基上撼動他們價值觀的女人出現了……”

在經濟大蕭條後的日本,人們都對工作失去了信心,“賣房子的女人”出現了,她身上有舊時代的奮鬥精神,打雞血似地努力工作。在她身上,同事們漸漸重拾信心,並開始面對自己最真實的渴望和夢想,這些自我發現和成長都是在職場打拼中完成的。

三聯生活週刊的一篇文章指出:《安家》的價值觀,很中國了

從兩部劇裡,反映出不同的價值觀。同樣是出軌,《安家》裡男主角遮遮掩掩,撕破臉皮。《賣房子的女人》裡,買房子的男人開門見山,我愛老婆,但也愛情人,麻煩您幫忙找房子。接手這樁買賣的房屋中介替幸福家庭的轉變惋惜,但沒有在道德層面譴責客人。

《安家》裡有明確的價值觀取向,《賣房子的女人》裡沒有,前者依然是人情社會里,以關係和道德來維繫和開展工作的,後者裡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職業屬性就是最重要的。

日劇原作遵守契約精神。劇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職業屬性就是最重要的。

原作《賣房子的女人》和國產劇《安家》折射出兩國不同的價值觀,房似錦和闞太太的經歷告訴你:與其成就別人,不如成就自己。

為了事業拼命的職業女性三軒家萬智的口號是為了工作“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而中國式家庭主婦闞太太的行動是為了男人“沒有我不能扇的耳光”。中國版夾縫中生存的職業女性房似錦靠自己苦盡甘來,贏得了事業,也收穫了愛情。

闞太太原本也是一個優秀的職場人士,想當初,她肚子裡懷著孩子,拿錢投資一家店一家店跑生意,足以看出這個女人是有本事的,只是她犯了一個錯誤,放棄自己去扶持丈夫,選擇了退出。最終丈夫變心,只有靠離婚撕逼分財產保障自己利益。

安家:與其成就別人,不如成就自己


現實中,大部分家庭主婦的命運並不是像電視劇裡的一樣還能全身而退,多半結局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如果她從一開始就投資自己,想必以她的起點不比任何人做的差。可惜她的價值觀使得她一開始就放棄了自己,把一手好牌打成爛牌。

NHK等日媒曾經做過《300萬日本女性的貧困》紀錄片以及系列報道,日本在八十年代曾經提倡婦女回家成為全職太太,不料日本結婚率因此大降,日本女性因此不婚也要工作,相當一部分職業婦女選擇了獨身,因而出臺了“婦女年金制度”,以此保障婦女的權益。

我國家庭主婦沒有任何經濟保障,沒工作的話,就意味著沒有退休金。

職業女性很清楚經濟地位和人格獨立、人身自由的關係,她們是聰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