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強化海外“支點”建設

中國國防報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為鞏固在敘利亞的行動成果,俄軍正在該國關鍵地區選址建設新機場和基地。分析人士指出,面對國際戰略格局重塑和地緣安全環境變化,近年來,俄不斷完善駐獨聯體國家基地設施建設、輪換兵力部署機制,並在其他地緣利益區拓展影響力,為穩定地區安全形勢、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發揮重要作用。

家門口構築安全“籬笆”

報道稱,俄在中亞、高加索和東歐地區擁有多個空天軍和陸軍基地。特別是在獨聯體國家一體化聯合防空任務框架下,俄在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亞美尼亞設有6處航空兵基地和雷達樞紐站。

這些基地為俄與上述國家開展聯合訓練、加強技術合作提供良好平臺。目前俄白兩國聯合空天防禦體系基本構建完成,白俄羅斯巴拉諾維奇市的第474雷達站成為其關鍵支撐點;俄白哈塔四國也建立空天防禦情報共享機制,其中塔吉克斯坦第1109電子偵察站、哈薩克斯坦第49雷達站成為獲取和傳遞信息的重要節點;駐白俄羅斯博布魯伊斯克市的第757航空兵基地被稱為俄境外“最先迎擊西方空中侵擾之地”,俄總統普京、防長紹伊古多次前往視察,俄白兩軍多次在此開展聯合防空演練;俄設在吉爾吉斯斯坦的坎特空軍基地還曾在俄美中亞地緣博弈中“身價翻倍”,併成為俄鞏固中亞地緣安全的“壓艙石”。

陸軍基地方面,駐塔吉克斯坦的第201軍事基地和亞美尼亞第102軍事基地,以及駐摩爾多瓦的維和部隊集群,成為俄在邊境外圍抵禦來自中亞和高加索地區恐怖勢力、分裂分子的安全屏障。此外,俄在哈薩克斯坦租用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被稱為國家第5航天發射試驗場,重要性不言而喻。

利益區佈設關鍵“支點”

在穩固“基本盤”同時,俄通過合法維權和境外軍事行動,在利益攸關區設置海外軍事“支點”。俄格衝突後,俄在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設立第4和第7軍事基地,每個基地規模超過4000人,配備S-300防空系統、無人機和電子戰分隊,成為反制北約東擴的“橋頭堡”。在克里米亞“迴歸”後,塞瓦斯托波爾基地的“轉正”,也被俄媒體稱為“光彩的一筆”。

通過持續逾4年的中東反恐戰事,俄不僅在戰略層面提振國際影響力,也從戰術層面依託海外基地強化在敘軍事存在。其中,塔爾圖斯物資技術保障基地“升格”為海軍基地,進一步完善升級後可停靠包括航母和戰略核潛艇在內的大型戰艦,為在地中海行動的俄軍編隊艦船駐紮靠泊提供保障;赫梅米姆空天軍第25航空兵基地修築有武器庫、機庫和機場跑道等設施,具備停靠俄軍現役主要機型的能力;去年底租借的卡米什利空軍基地,將主要部署戰鬥直升機,與戰鬥機和轟炸機駐地赫梅米姆相互搭配,優化俄軍指揮調度、任務分配和資源保障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