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會說,90%的項目都無意義

區塊鏈是一個革命性的技術,雖然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大規模落地的情形出現。



為什麼有人會說,90%的項目都無意義


但其實它就是一架飛機的一個組件,一旦成型。甚至於其他一些技術相結合,比方說,物聯網、5G、VR,就能真正組裝成一架飛機,真正實現將技術帶到現實的躍遷。


當前這個階段是什麼,就是不斷的有人在造這個零配件。五花八門,各種形狀、各種功能的組件被生產出來。這些組件出來之後,就會吸引人來購買,購買者就是廣大投資者。


至於哪一個配件是多餘的,很難在現在這個階段得出一個明確的答案。這裡面有兩個原因。


一是作為投資者,很難看清楚,區塊鏈它到底是來解決什麼問題的。


二是造配件的,不僅懂技術,還會講故事。


區塊鏈到底解決什麼問題,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區塊鏈它的誕生是由於比特幣,但比特幣是來解決效率問題的嗎?轉賬速度很慢。是來降低交易成本的嗎?挖礦消耗大量電力,甚至還很不環保。


這說明比特幣,壓根就不是來解決這兩個方面的問題。效率,信息互聯網早已經解決了。傳統銀行幾秒內就能完成一筆大額轉賬,這速度已經絕對滿足我們日常生活的使用,接近了一個飽和點。


為什麼有人會說,90%的項目都無意義


甚至,還相反的,這幾年銀行還支持了櫃檯轉賬24小時以內可以撤銷(沒記錯的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新規呢?因為速度過快了,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人不是機器,容易出錯,速度過快會導致沒有一絲決策修改的機會,這是不人性化的。


包括5G技術很多地方都已經可以使用了,下載速度那麼快,不小心點到一個廣告,便開始下載流氓應用。3G時代,還可以慢悠悠的點擊取消下載。以後呢,還沒反應過來,就給你安裝好了。


這說明什麼?


1、不是越快越好;


2、效率的問題,互聯網已經早已解決了,這不是區塊鏈該乾的事。


常聽到護城河這個詞,關於區塊鏈的護城河,一定不是關於互聯網的任何一個特性。


拿mixin來說,mixin一定不會去對標騰訊的微信。談使用體驗、談應用生態、談規模效應,mixin都遠遠不是對手。那它的護城河可以是什麼?


可以是基於區塊鏈的信任的衍化。比方說,聊天加密,亦或是用戶信息的去中介化,以及資產的自有化。


這才是護城河。哪一天,微信爆發一起大規模洩露事件,mixin就會有大躍遷的機會。


為什麼有人會說,90%的項目都無意義


比特幣解決了什麼問題?也是安全感的問題。很多其他國家政府發行的貨幣,當地的百姓都不信任,貶值的厲害,他們拿比特幣來避險,這就是強信任的一種體現。


任何一個應用的出現,以及爆發,背後都是市場需求的力量。也正是說,到底解決什麼還未被解決的問題,以及是否把已有問題解決的更好。這決定了一個應用是否有人用,以及是否不斷有人買單,終而形成商業模式。


從這個角度來講,現在90%的項目跟傳統市場的互聯網公司解決的問題是沒有優勢的,很難跟它們競爭。


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應當重新審視一個項目是否具備這種潛力

。當然,投機的話不需要看這些。


有人說區塊鏈90%以上的項目都沒有意義。


為什麼有人會說,90%的項目都無意義


任何一個新市場,都會帶來泡沫

。因為這裡面有很多機會,有造富的可能。做項目的,希望自己的項目能最終脫穎而出。做投資的,希望自己的錢能翻N倍。


所以,有人愛講故事。有人,也愛聽故事。最終泡沫是怎麼產生的,其實就是人產生的。但我們往往會把這個罪過歸結到技術上,說區塊鏈是泡沫。


講故事的人越多,信以為真的人越多,泡沫才越大。區塊鏈在往大眾化的趨勢走,這導致的是,這種認知偏差會越來越小。而故事,也會越來越難講。


從技術創新的角度來看,過多的泡沫和資金集中在非優項目上,投機情緒過高,會導致真正踏實做事的項目發展緩慢,這會阻礙創新的腳步。


為什麼要管,有一部分原因應該就在這裡。


當然,90%的項目消失並不可怕,對於做項目的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成為剩下的那10%。


蛋糕能不斷持續吃下去,才是最後的勝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