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前一波牛市相比,本輪行情現眾多積極變化

近期A股不僅填上了疫情砸出的坑,更走出了牛市的氣勢——創業板迭創新高,熱點板塊精彩紛呈,交易量持續放大。

現如今,無論是機構資金還是零售投資者,大家已經紛紛換上了牛市思維。

不過說起牛市,就不能不提2014-15年那一輪波瀾壯闊的行情。如今的市場,究竟是今非昔比,還是歷史重演?

我們分析了當下市場和2014-15年牛市的同與不同,以及近期基金銷售火爆的背後,市場情緒是否已經過熱等問題。

他們的核心結論包括:時隔五年,“監管放鬆+降息”環境再現,這是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的關鍵。但沒有了配資加槓桿,2020年股票市場的流動性增長不會像2014-2015年那麼迅速,而當年的“快漲快跌”也不會再現。

時隔五年,“監管放鬆+降息”重出江湖

回顧2014-2015年,“監管放鬆+貨幣寬鬆”曾經是刺激市場上漲的核心驅動。

2014年5月,國務院正式發佈新“國九條”,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強調拓寬企業和居民投融資渠道、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標誌著資本市場重要性的提升和監管的放鬆。

由於流動性投放不及預期,貨幣政策在2015年轉為全面、多次降準,政策力度大、節奏急,全面降準幅度達250BP,估算2年間因降準釋放流動性超過3萬億元。

這一流動性經過配資的再次放大,實實在在的傳導到了股票市場上。因此,監管放鬆與貨幣寬鬆的雙重組合從分母端推升了股票市場。

▼ 2015年之後持續收緊的監管

在2019-2020年略見鬆動

與前一波牛市相比,本輪行情現眾多積極變化

但從結構上看,本輪科技股行情是有盈利支撐的。

如果說2014-2015年科技板塊盈利增速是“外延併購帶來的泡沫”,那麼2020年之後,科技板塊盈利增速將會重歸“內生性增長”。

對比EPS增速來看,2014-2015年科技板塊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別上升56%、26%,但是每股盈利增速僅-2%和0%,反映出增發稀釋了所有的利潤增長,因此本質上是外延併購的虛擬繁榮。

2020年,我們預計科技板塊歸母淨利潤增速將上升至24%,EPS增速將達到17%左右,真正從分子端支撐此輪科技行情。

▼ 迴歸EPS增速看

2020年科技將進入“內生性高速增長期”

綜合而言,科技是合力最大的方向。

在美股映射+科技增長紅利背景下,當前的科技股不僅僅是分母端有催化,還有分子端支撐。風險偏好抬升、增量資金入場疊加科技板塊的盈利修復,我們看好電子、通信、計算機、軍工、傳媒方向的投資機會。

建議配置高景氣的科技行業,及低估值的超跌傳統行業優質標的。

低估值維度,建議關注龍頭公司優勢顯著,估值處於較低位置且超跌嚴重,後續基本面回升彈性較大的板塊,如中游週期、航空、酒店。

中游週期

從絕對收益的角度來說,高ROE、低PE、市場格局良好的中游週期行業具備較強的投資吸引力。

2月10日開始各地方政府全面推動企業復工,同時逆週期政策維持較強力度,年初以來財政部提前下達1.85萬億元專項債,大部分投向基建。

中游週期相關水泥、工程機械等細分行業有望收益。短期看不可庫存的屬性使需求恢復時水泥彈性較大,中長期看礦山治理使水泥面臨進一步供給收縮。

此外,三大工程機械龍頭已經有序復工,作為投資品,隨著開工恢復,工程機械需求只會遲到,不會缺席。

航空

我國三大航空公司南方航空、中國國航、東方航空2018年營收均超過1000億元,領先於國內競爭對手。受到2019年波音客機事故影響,航空行業供給受限,2020年機隊規模將維持低速增長。

2018年以來,在油價上升、人民幣匯率波動、貿易摩擦、航空事故、疫情等衝擊下,航空板塊PB接近1倍,處於近幾年估值底部區域。春運前13日航空客運量同比增長8.6%,行業需求較好。若暑假不會明顯縮短,則暑運期行業基本面有望超預期。

酒店

我國每千人擁有酒店客房較美國、加拿大、中國香港等經濟發達地區差距較大,我國酒店行業發展空間巨大。近年來酒店龍頭公司積極佈局中端酒店,有望受益於消費升級。

從行業格局看,我國三大酒店集團錦江股份、華住酒店、首旅酒店在酒店數和房間數上,明顯領先於其他競爭對手,行業龍頭地位穩固。

2019年末酒店行業景氣度已經處於底部區域,且2020年以來受到疫情衝擊嚴重。酒店需求中60%-70%為商旅,疫情得到控制後,在我國經濟復甦趨勢下,商旅需求將拉動酒店行業景氣度明顯回升。

目前酒店行業龍頭的估值處於歷史底部,龍頭公司從總市值看,安全邊際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