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強大的巡洋艦之一!雷擊能力達到了重巡的極致!

高雄級重巡洋艦是20世紀20~30年代日本海軍建造的一級新式重巡洋艦。

高雄級重巡洋艦在妙高級的基礎上改進設計,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巡洋艦之一。由日本海軍造船軍官藤本喜久雄主持設計。本級共4艘。在太平洋戰爭中此級4艘全部戰沉。

世界上最強大的巡洋艦之一!雷擊能力達到了重巡的極致!

金剛型戰列巡洋艦一直因擁有高航速而擔任夜戰部隊旗艦一職,而新設計的四艘巡洋艦將接替其旗艦職務,這也是高雄級的設計理念,高雄級的設計由喜好魚雷武備的一代鬼才藤本喜久雄擔任。

藤本喜久雄一向是以各種新奇設計來不斷滿足軍令部各種腦洞奇大要求的鬼才,立刻就交出了以前的重巡洋艦所從未嘗試過的兩樣創新:其一便是這異常高大雄偉的艦橋;其二是之前在驅逐艦上實裝並實驗的魚雷再裝填裝置。

世界上最強大的巡洋艦之一!雷擊能力達到了重巡的極致!

高雄級的碩大艦橋使得她擁有了更為寬敞的內部空間,也更有利於觀測和射擊指揮。在容納了旗艦設施之後依舊擁有相比妙高型大三倍的內部空間。

然而,碩大的艦橋也帶來了不少問題:因為艦橋的正面過大,使其成為了敵艦的靶子。會引發氣流紊亂、艦體復原性不佳;以及自妙高便遺留下來的三號炮臺射界因朝向艦橋而射界不良的問題。

世界上最強大的巡洋艦之一!雷擊能力達到了重巡的極致!

魚雷再裝填裝置,使得作為夜戰部隊旗艦的高雄級擁有了不俗的雷擊能力。 在之前型號的重巡洋艦上,大多是使用6座雙聯裝固定式魚雷發射管,雷擊範圍極其有限。 而到了高雄級,艦政本部為她量身定製了一型魚雷發射管:八九式雙聯裝610mm魚雷發射管。單舷備有2座,並得益於快速再裝填技術,使得她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單舷連射八發魚雷。

世界上最強大的巡洋艦之一!雷擊能力達到了重巡的極致!

1938年高雄、愛宕在舞鶴工廠進行現代化改裝,艦體增加水下隔艙,加強穩定性和對魚雷的防護;大型化艦橋縮小工程,使艦體重心下降。用四聯裝魚雷發射管替代雙聯裝發射管,使得她雷擊能力達到了日本重巡的極致。

後煙囪與第4炮塔之間的上層建築拆除,原位於後煙囪之後的桅杆向後移到第4炮塔前,上甲板增設遮蔽甲板作為航空甲板供水上飛機停放;改裝高射炮,提高防空能力,改進指揮設施。鳥海號、摩耶號因戰爭形勢未進行現代化改裝,僅進行了少量改進。

世界上最強大的巡洋艦之一!雷擊能力達到了重巡的極致!

在太平洋戰爭中,高雄級各艦進行加裝高射炮以及雷達等的改進。 摩耶號在修理過程中進行了大改裝,拆除了第三主炮塔(位於艦橋前),強化防空火力,艦體增設防魚雷隔艙,並加裝了雷達等電子設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