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成家後,部分父母對兒女其實是區別對待的。

沒有不疼愛自己孩子的父母,孩子小的時候都是在父母的悉心照顧下長大的,並且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父母也能夠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是在兒女成家之後,父母對他們的態度可能會發生一些改變,主要表現在下面幾件事情上面。

兒女成家後,部分父母對兒女其實是區別對待的。


對女兒像客人

有的父母在女兒嫁人之後態度會發生改變,每次女兒回孃家都會把女兒當做客人,尤其是當女兒和女婿一起回來的時候。有的女兒和自己的婆婆關係不好,總想帶著孩子回孃家住幾天,但是住不了兩天媽媽就會勸女兒回自己家,認為女兒一直在孃家住著不合適,容易被別人說三道四。其實這主要還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老人們都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女兒有了自己的家之後就會成為外人。

更多為兒子著想

雖然小的時候,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很公平,但是在兒女成家之後,父母則會更多地為兒子考慮,比如給兒子買房買車,女兒卻沒有,老人有什麼財產都想著以後留給自己的兒子。老人之所以這樣做主要還是和養兒防老的思想有關,他們會認為自己老的時候兒子會在自己身邊,能更多地照顧自己。其實只要父母教育地好,兒子女兒都是同樣孝順的,在老人生病的時候,他們都會給與同樣的關心和照顧,甚至女兒照顧的會更多,因為女兒更加細心,也會更有耐心。

更疼愛兒子的後代

在對待孫子和外孫這件事情上有的老人態度是截然相反的。如果女兒和兒子同時有了孩子,老人一定是先照顧自己的孫子,並且孩子長大後老人對待他們也會有不同的態度。前幾天逛街的時候朋友璐璐就向我吐槽,她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和弟弟的孩子差別很大,弟弟家的孩子各種花銷幾乎都是父母出的錢,而自己的孩子不僅什麼都沒有,在吃零食、玩玩具的時候還要讓著弟弟家的孩子,明明兩個孩子差不多大。

都說女人嫁人後,在婆家是外人,在孃家是客人。為什會這樣?因為又有一句話說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回到孃家後,女兒總被父母客客氣氣的對待,話裡話外父母總會談論你們家怎麼樣,我們家怎麼樣,覺得自己是飄忽在空中的,回家也沒有以前的歸屬感了,自然也就不願意在回去了。

兒女成家後,部分父母對兒女其實是區別對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