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外向喧鬧的世界裡,內向安靜的你,是該堅持還是妥協?

01 世界變得越來越外向?

早前,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健康經濟學教授克里斯托弗·奧爾特,進行了一項有關飲酒與收入的調查。

研究結果令人驚訝:中度飲酒者的收入比不飲酒者高10%;即使重度飲酒者的收入也比滴酒不沾的人高6%。

無獨有偶,斯坦福大學商學院也曾對其20年以來的MBA學生做了一個統計,發現絕大部分人都是外向的,而且,喝酒的人比滴酒不沾的人收入高17%,也更適合做領導。

在這個外向喧鬧的世界裡,內向安靜的你,是該堅持還是妥協?

這個結果並不是說,酒量越大,就越能掙錢。

而是說,喝酒的人更擅長社交,更容易建立社會關係,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也就更容易成功。

有人說,整個世界,都屬於外向者,而且,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外向。

熱情、奔放、個性成了這個時代的主旋律——越來越追求主動,越來越強調人際關係,越來越提倡表現自我……

而那些安靜、靦腆、謹慎、不愛出風頭、默默努力的內向者,似乎與這個世界越來越格格不入。

在這個外向喧鬧的世界裡,內向安靜的你,是該堅持還是妥協?

“如果改變不了世界,那就改變你自己。”

也許每一名內向者,在生活中碰壁時,都曾經這樣告誡自己。

作為一名內向者,每當我默唸一遍這話語時,心底就會生出多一點的無奈與困惑——

難道“性格內向”就是缺陷和原罪嗎?就應該承受更多的困難和挫折嗎?

如果你和我也有同樣的感受,那麼,建議你讀一讀西爾維亞·洛肯博士的新書,《內向高敏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的生活》。

在這個外向喧鬧的世界裡,內向安靜的你,是該堅持還是妥協?

(德)西爾維亞·洛肯《內向高敏者》

西爾維亞·洛肯,語言學博士,德國知名的性格諮詢專家,語言學家和權威訓練師。

事實上,洛肯博士自己就是一名典型的內向者,自2003年起,她開始專為性格內向者這一特定的人群做諮詢工作,並陪伴周圍的內向者一步步邁向成功。

多年來,洛肯博士致力於研究性格內向者和外向者的差異,探討二者如何提高合作和深化關係。

她的這些研究成果最後集結成“性格心理學”系列作品,出版後廣受媒體好評,非常暢銷。

《內向高敏者》是這個系列其中的一本,這是一本針對內向性格人群的幸福生活指南。

《內向高敏者》一書裡,洛肯博士花了大量的筆墨,詳細闡述了內向性格的10大優勢,以及優勢背後潛在的10大缺陷,並且列舉了大量的案例,教讀者如何克服這些缺陷,從而擁有更真實、自在和幸福的生活。

在這個外向的世界裡,內向者的幸福自由之路其實並不太難——首先,定義幸福;然後,接納自我;最後,建立自信和行動的正向反饋系統。

02 內向者更不容易幸福嗎?

常常聽人說,內向敏感的人不太容易感受幸福,真的是這樣嗎?

在這個外向喧鬧的世界裡,內向安靜的你,是該堅持還是妥協?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先明白,幸福是什麼?

幸福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種是享樂的愉悅感,一種是生活的意義感。

愉悅感一般是由事件激發,猶如相機的“瞬時抓拍”,短暫易逝。

比如,獲得愛情、加薪、孩子出生、中彩票等等,這些美好的事情都會令人幸福感爆棚。

這種美好的感覺,主要是血清素、去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在人體內綜合作用的結果,來得快,去得也快。

在這個外向喧鬧的世界裡,內向安靜的你,是該堅持還是妥協?

意義感則來源於我們所選擇的、合適的生活方式和正確的行為,這種愉悅和滿足,可以伴隨和激勵我們長長的一生。

比如,德國學者阿爾貝特·施韋澤(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1913年來到非洲原始森林蓋起醫院,從事醫療援助工作,直到去世。

在這個外向喧鬧的世界裡,內向安靜的你,是該堅持還是妥協?

德國學者阿爾貝特·施韋澤

再比如,奧地利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即使身處堪比“人間煉獄”的奧斯維辛集中營,仍然鍥而不捨地思索生命的意義,最終寫出了著作《活出生命的意義》。

這部作品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們,累計銷量千萬,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十本著作之一。

在這個外向喧鬧的世界裡,內向安靜的你,是該堅持還是妥協?

(美)維克多·弗蘭克爾《活出生命的意義》

追尋生命的意義,時常會伴隨著苦難和挫折,然而,正是這種逆境中的成長經歷,才能賦予生命更厚重的意義。

這種意義感,遠遠超越了由事件激發的,短暫的享樂和愉悅。

所以,早在2300多年前,先哲亞里士多德就告訴人們,享樂是可以有的,但是,真正的幸福,是做好的、有價值的、有意義的事情。

在這個外向喧鬧的世界裡,內向安靜的你,是該堅持還是妥協?

總的說來,幸福就是人們內心體會到的,對生活、對生命的滿足感。

相對於內向高敏者,外向活躍者具有較高的多巴胺水平,所以他們內心的情感更外化,也更具感染力。

而內向敏感者的情緒比較慢熱,也不顯著,即使內心狂喜,表現出來的,也僅僅只有一個淡淡的微笑而已。

人們總是信奉“眼見為實”,所以理所當然地以為,外向者更幸福。

這其實是個誤會。事實上,幸福面前,人人平等。

03 你可以,也值得擁有幸福

真正的幸福,是以合適的生活方式和正確的行為,去追尋生活的意義。

那麼,什麼才是“合適的生活方式”和“正確的行為”呢?

心理學界的兩項著名的追蹤研究——特爾曼研究和格蘭特研究,或許可以給我們提供重要參考。

特爾曼研究是心理學界歷史最悠久的追蹤研究,是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劉易斯·特爾曼發起和主持的。

在這個外向喧鬧的世界裡,內向安靜的你,是該堅持還是妥協?

美國斯坦福大學

特爾曼教授對美國加利福利亞州的1500位天才兒童進行了長達35年的跟蹤研究,在他去世以後,其他科學家又將研究繼續了下去。

拋開天賦和家境的問題,這個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能夠讓一個人獲得長久幸福的個性是,認真謹慎的態度。

而美國哈佛大學的格蘭特研究則更是長達75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為期最長的研究之一,至今仍未結束。

在這個外向喧鬧的世界裡,內向安靜的你,是該堅持還是妥協?

美國哈佛大學

科學家們對1939—1944年畢業的268位哈佛畢業生進行了長期跟蹤研究,從畢業直到退休,目前根據數據總結出的觀點是——

幸福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紐帶,這不僅包括和伴侶的關係,也包括了和周邊所有人的關係。

換句話說,幸福的關鍵,是與人建立並保持親密關係。

總結起來,獲取幸福生活的“合適的生活方式”和“正確的行為”就是兩點:認真的態度,以及親密的關係。

在這個外向喧鬧的世界裡,內向安靜的你,是該堅持還是妥協?

對於內向高敏者而言,認真負責、小心謹慎、堅忍不拔,這是許多人與生俱來的性格特點和行動習慣;

至於親密關係,不擅長社交的內向者,往往安靜、專注、善於傾聽、同理心強,這些品質,反而在親密關係的經營中至關重要。

由此可見,在尋找幸福的人生旅途上,內向者的品質和能力並不比外向者差。

當內向敏感者不再用外向者對幸福的定義和體驗感來要求自己,我們就能堅信,自己完全有能力通過努力得到成功和幸福,也相信自己值得擁有這一份幸福和榮耀。

04 自信的人更幸福

亞里士多德說,真正的幸福,就是去做自己喜歡的,並且對自己來說,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那麼,怎樣才能找到對自己來說,有興趣、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並持之以恆地去行動呢?

首先了解自己,接納自己,然後在生活中揚長避短,成就自我。

洛肯博士在《內向敏感者》一書中,總結了內向者的十大優勢:謹慎、專注、自我探索、善於傾聽、安靜、獨立、善於分析、擅長寫作、持之以恆、有同理心。

當然,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每一個優勢,也都有它對應的“陰暗面”——

謹慎過度就是膽小恐懼;

專注太過就會陷入細節,沒有大局觀;

自我探索的反面是自我否定;

傾聽多了就容易受刺激;

安靜過頭了就是被動;

獨立也可能是逃避的藉口;

分析太多就會過分理智忽略情感;

寫作也許會讓人更加孤僻;

持之以恆再往前一步就是固執;

無限度的同理心也許是因為害怕衝突。

每一位內向性格的人,都可以對照洛肯博士的描述,試著為自己的性格特質畫一幅自畫像。

在這個外向喧鬧的世界裡,內向安靜的你,是該堅持還是妥協?

對於內向敏感者而言,真正瞭解自己,從心底裡接納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內向的人總是自我批判意識強烈,常常否定自我,很容易損害自信心。

一個否定自我的人,會忽視、壓制和貶低自己的需求,直到再也感受不到它們的存在。

否定自我就是在自我傷害,如果一直無視自我,就真的沒有自我了。連自己都弄丟了,還有何幸福可言?

在這個外向喧鬧的世界裡,內向安靜的你,是該堅持還是妥協?

如果你已經習慣了否定自我,那麼,問問自己,我到底想要什麼?

如果你一時回答不上來,那麼,下面4個步驟,可以幫助你找到自己心底最深的渴望。

第1步,關注你的直覺想想你最擅長、最喜歡的事情。

哪怕只是想安安靜靜地睡個長長的覺,說出來就好。

第2步,耐著性子去了解直覺背後隱藏著什麼。

為什麼想睡覺呢?很困?還是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想逃避?或者,是想一個人待著,不被打擾?

第3步,問自己,然後呢?

睡醒覺,然後呢?然後我就放鬆了

然後呢?然後我就會有靈感,只要休息好了,我就會有好點子。

然後呢?我可以開一個討論課,把點子收集起來,寫下來。

然後呢?我很想寫點什麼。這樣能一個人不受打擾,安靜地發揮創造力……

第4步,積極起來,圍繞夢想創建自己的生活。

根據夢想,制定清晰的目標和行動計劃,一步一步,改變自己的生活。

在這個外向喧鬧的世界裡,內向安靜的你,是該堅持還是妥協?

其實,上面那個想要美美睡一覺的人,是洛肯博士的一個學生。

她想要成為一名寫作教練,於是她從說出夢想的那天開始,堅持每天都寫,後來她成功了,成了一名作家和寫作教練。

只有肯定自己的內向性格,承認自己不可能什麼都做好,明白自己的優勢,去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才能重新樹立自信心。

更進一步地,也不要把自己的優勢和成績看作理所當然,肯定自己的努力,也相信自己在未來可以做得更好,我們的內心的自我價值感才會越來越穩固。

在這個外向喧鬧的世界裡,內向安靜的你,是該堅持還是妥協?

只有對自己價值深信不疑的人,才能活得更現實,更堅韌,更有創造力,更靈活,也更願意和他人合作,如此,我們的自我價值體系體和外在的行為就能形成良性互動,我們的幸福感才會越來越高。

內向的人們在追求幸福的旅途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試圖去把自己改造成外向者,而是要充分發揮內向者的性格優勢,同時也不迴避自己的弱點,更不要用自己的弱點為難自己,擾亂自己的生活節奏。

05 幸福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在這個外向的世界裡,用自己的方式,活得更安靜、自由、隨性,幸福,是每個內向者最深的心願。

讀過洛肯博士的《內向高敏者》,你就會發現,在堅持和改變的微妙平衡之間,是全新的生機。

同時,我也強烈建議內向的朋友們讀一讀洛肯博士“性格心理學”系列的另外兩本——《性格拼圖》和《內向心理學》。

《性格拼圖》通過對“外向性格”與“內向性格”兩者的參照和比較,向讀者闡明瞭,所謂“外向”和“內向”,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在這個外向喧鬧的世界裡,內向安靜的你,是該堅持還是妥協?

(德)西爾維亞·洛肯《性格拼圖》

《內向心理學》重點闡述了適合內向者的溝通方式,鼓勵內向者發揮“安靜”的優勢,以不一樣的方式發揮影響力,拓展人際關係。

在這個外向喧鬧的世界裡,內向安靜的你,是該堅持還是妥協?

(德)西爾維亞·洛肯《內向心理學》

全系列的3本書搭配起來讀完,相信你會有豁然開朗的感受,甚至會有一份小確幸,因為自己是一名內向者。

“這世界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成功的意義是什麼?不就是為了獲得幸福嗎?

所以,這世界上也只有一種幸福,就是用自己的方式過一生。

無論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惟有這樣活過,才是不負此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