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什麼時候最明白?(深刻)

學佛的人都知道,禪宗講究“頓悟”,意思是頓然領悟生命的真相和本來。


所悟程度雖深淺不同,但其本質和目的卻是一樣的,那就是生命的覺醒。


其實,就算不學佛,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總會有一些經歷,讓人更加清醒,更加通透,也只有在那個時候最明白生命的意義。


1

人在倒黴時最明白


《增廣賢文》裡有個名句:“貧居鬧市無人問 富在深山有遠親”。


意思是說:人窮的時候親戚朋友在身邊也很少來往,富有的時候就算遠在在深山老林親戚都會來找你。


民間俗話也說:“馬瘦別走兵,人窮別走親”。在你貧窮的時候儘量不要去親戚朋友家走動,在這個時候多的是落井下石,冷嘲熱諷,看你笑話的人。


就連有血緣和親情關係的親戚尚且如此,身邊的朋友們更不用說。


下面的場景非常常見:在位高權重、富貴顯耀時,每天都是門庭若市,高朋滿座,許多人見縫插針也要爭著見上一面。


而一旦失勢落魄了,絕大多數稱兄道弟的人就唯恐避之而不及,躲得遠遠的了,這種人叫勢利眼。


勢利眼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落井下石的人,平常與你交好,你也放鬆了警惕,偶爾說點過頭話,他就記在心裡。一旦你倒黴了,你說的話就是他賣友求榮、謀取富貴的憑據。


人在倒黴的時候才能分清,誰是真朋友,誰是真小人。


人在倒黴的時候才明白: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


人在什麼時候最明白?(深刻)


2

人在大病後最明白


有句話說:“健康不代表一切,但沒了健康,就沒了一切。”


這句話雖幾乎人人皆知,但若說真正領悟實踐的,世間寥寥無幾。


世人在匆忙的追求中,常以透支身體來換取金錢、名譽和權力。這是人生最大最愚蠢的錯誤,忽略健康,等於在與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往往得不償失。


當大病來襲,對很多家庭來說,面臨的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辛辛苦苦好多年,以為熬到頭買車買房。卻沒想到,最後為了看病,把房子、車子、積蓄全部搭進去。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倉央嘉措說:“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


平時那些看似重如泰山般的事情,一場大病後就都看輕、看透、看開了。


大病一場後,才會明白只有身體最重要,其他都在其次;才明白以前為了所謂的面子,付出的健康代價是多麼不值。


大病一場後,才會明白,只要身體健康,就有奮鬥的資本;只要全家健康,人生比啥都強。


人在什麼時候最明白?(深刻)


3

人在失去後最明白


歌曲《後來》中有一句耳熟能詳的歌詞:“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這或許是人的通病,總是對自己現在擁有的東西不珍惜,直到失去後才會加倍懷念和惋惜。


長大後,又哀嘆失去的童年;鋃鐺入獄後,才明白自由的可貴;活著時認為死離自己很遠,臨死前又好像從未活夠;明明對未來焦慮不已,卻又無視眼下的幸福;已成定局時,才知道覆水難收。


人生沒有彩排,不是任何事情,做錯了都可以重來,也不是所有感情,在心傷後還能再從頭來過。


人再聰明,科技再高端,但是永遠發明不出兩樣東西:一是忘情水,二是後悔藥。


年輕時不去珍惜,體諒和理解,等到年老時,後悔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任何嘆息和抱怨,都無法逼迫歲月的車輪倒轉。


常言道:“除了死,什麼都不宜遲”。想好的事就趕緊去做,別老是等來日方長。

一切都匆匆,珍惜眼前,活在當下。


人在什麼時候最明白?(深刻)


4

人在臨終時最明白


2015年,曾有機構對美國531位死囚的遺言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在死囚遺言中“Love(愛)”是提及最多的詞,共被提及739次。“家庭(family)”、“感謝(thank)”、“道歉(sorry)”、“原諒(forgive)”、“和平(peace)”是依次提及頻率最高的詞。


曾子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莊子自己在臨死前,心情非常平靜,而弟子們則計劃厚葬老師。


莊子說:“我用天地做棺槨,用日月做雙璧,星辰做珠璣,萬物做殉葬,有什麼比這個更好呢?”


弟子怕莊子死後,屍身被鳥獸破壞,莊子卻說:“在地上會被鳥雀、老鷹吃掉,在地下會被螻蟻吃掉,從鳥雀、老鷹那搶過來給螻蟻吃,你們為什麼這麼偏心呢?”


人在臨死的時候最明白:一切都不可挽回,一切都是過眼雲煙。


人在臨死時最明白:財富、權力、地位、名譽通常都變得不重要了,最讓自己牽掛、不能放下的,往往是留在這個世界上的人。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認真對待人生這短暫而匆忙的幾十年,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


相遇時好好珍惜,離別時好好告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