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創投晒20年成績單:從差點倒閉,到管理基金達3472億元

8月25日,深創投召開了以“雄關漫道二十載,揚帆破浪再啟航”為主題的2019年投資年會。

2019年是深創投成立二十週年,已經發展成為中國規模最大、最成功的投資機構之一。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在年會上曬出了深創投二十年來的成績單:管理基金達到了3472億元,累計投資了投資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1016個,累計投資額452億元,151個項目上市,所投資企業的市值佔A股創業板總市值的12.4%。目前科創板的28家上市企業中,深創投投資了5家。

如今深創投已經超出了單純的創業投資,從2018年開始探索平臺化戰略,目前已初具規模。深創投現有管理基金囊括了公募基金、不動產基金、併購基金、母基金等。倪澤望透露,深創投目前正在募集母基金和S基金。

作為深圳市政府下屬的國有企業,深創投的成功離不開深圳這片改革沃土。深圳市原副市長、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管學院教授唐傑在演講中表示,深圳市為深創投提供了充分市場化的發展環境,“如果投資決策需要財經委、發改委投票,對深圳產業沒有扶持作用的項目不投,就沒有今天的深創投了。”

倪澤望表示,深創投取得這樣的成績是來之不易的,經歷過因投資無法退出導致公司差點關門倒閉的低谷,也經歷過年度上市26家企業的高光時刻;經歷過多次IPO暫停的陣痛,也經歷過創業板、科創板開板的喜悅。

對於未來,倪澤望表示依然堅定看多中國,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才剛剛起步,憑藉勤勞的人民、齊全的產業鏈,未來中國產業升級、消費升級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2019年國家以空前的力度開通了科創板,《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又進一步明確提出創造條件推動創業板註冊制改革,這對創投行業是又一重大利好,對科技創新企業也是巨大機遇。

以下為倪澤望發言全文,略有刪減:

去年我們舉辦了首次深創投投資年會,效果很好,大家都有收穫。今年是我們第二次舉辦投資年會,今後我們將年年舉辦這樣的活動。大家通過我們的投資年會聚一聚、聊一聊,溝通感情,對接資源,瞭解最新動態,希望大家能夠激發出合作火花,產生出協同效應。

過去我們也有舉辦投資年會,但都是小範圍的,都是以片區投資經理團隊為主導的,在座的企業、LP可能也有感受。那我們現在為什麼集全公司力量組織這麼大規模的投資年會呢?我把它叫做服務體系的升級。深創投自成立以來就一直踐行“三分投資,七分服務”的理念,但過去的服務是分散的、局部的、不成體系的。我們希望通過投資年會的抓手,打造一個全面的、系統化的、有深創投特色的服務體系。企業在我們的服務體系中,可以一站式得到產業對接、融資對接、資本運作、市場開拓等全方位的服務。

我們今年重新梳理並明確了深創投的使命:“發現併成就偉大企業”。“發現”更多的體現在投資,而“成就”更多的體現在服務,這與我們一直踐行的“三分投資,七分服務”理念不謀而合。成就企業就是在企業困難的時候幫一把,再扶上馬;在企業順利的時候推一把,再送一程。

今年我們投資年會定的主題是“雄關漫道二十載,揚帆破浪再起航”。今年是深創投成立二十週年。二十年的發展,深創投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

二十週年成績單

截至今年7月底,集團的基金管理規模達到3472億元,基金結構不斷完善,由最初的政府引導子基金單一業態逐漸發展成為涵蓋創投基金、母基金、公募基金、併購基金、不動產基金的一體化基金群。

投資項目方面,20年來,集團共接洽項目數萬個,投資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1016個,累計投資額452億元,投資地域覆蓋國內28個省級行政區及美國、以色列、日本、德國、英國等國。

項目退出方面,集團所投企業在境內外公開資本市場上市數量達到151家,包括國內A股市場111家和美國、香港等境外市場40家。投資的A股創業板上市企業數量佔A股創業板總量的6%,市值佔A股創業板總市值的12.4%。國內科創板28家上市企業中,集團投資的企業數量達到5家,數量佔比近18%。除此之外,我們還有7家企業已被科創板受理,20家企業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等待過會。

經營業績方面,截至2019年7月底,集團總資產34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0%,淨資產近2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9%。

社會榮譽方面,公司在各類權威榜單連續多年名列前茅,在最近10年的清科內外資機構綜合排名榜單中,集團有5次名列榜首,4次排名前三。我們前幾年全面開啟國際化戰略,在全球範圍內投資尖端科技領域的優秀企業,通過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提高自身的投資能力和企業服務水平,目前,我們已成立中美基金、中韓基金、中以基金等六支國際化基金,投資網絡從覆蓋全國逐步升級到遍佈全球。

可以說,取得這樣的成績是來之不易的。我們經歷過因投資無法退出導致公司差點關門倒閉的低谷,也經歷過年度上市26家企業的高光時刻,我們經歷過多次IPO暫停的陣痛,也經歷過創業板、科創板開板的喜悅。為了應對宏觀、微觀等層面的各種挑戰,我們從去年開始探索平臺化戰略。我們正在募集母基金和S基金,未來希望能成為創業企業的服務中心、創投資金的聚集中心、創投行業的知識中心、創投人才的培訓中心、創投項目的信息分享和交易達成中心,讓創投行業的所有參與方都能實現合作共贏。

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

二十年我們看雲捲雲舒,二十年我們看潮起潮落,而今,我們又趕上了百年不遇之大變局。全球經濟發展面臨巨大不確定性;國內經濟形勢也不容樂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結構調整轉型週期漫長,無疑給我們所有企業和投資機構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幸運的是,我們正處於新一輪科技革命歷史機遇期,5G、人工智能等正在全面顛覆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很多顛覆可能超出我們的想象。凱文凱利曾說,航空公司的顛覆者來自無人機,現在無人機可以搭載人,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發展;銀行的顛覆來自比特幣、支付寶等外部公司;電信行業的顛覆不是來自手機、移動通訊網絡,而是來自無線網;汽車的顛覆不是來自汽車,而是特斯拉,帶輪子的計算機。我們有幸親身經歷、甚至親自參與這一偉大進程,在座的各位企業也許正在顛覆現在,創造未來,未來的某個場景應用可能就是建立在我們在座各位企業的技術或產品之上。

更幸運的是,我們國家堅定改革開放的決心。雖然現在經濟下行壓力很大,但國家堅持穩中求進,堅持“不刺激+強改革”,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例如,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新型產品和消費方式提供底層支持;放開市場準入、通過改革解決醫療、養老等高端服務的供給不足,拓展擴大最終需求;通過減稅降費、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製造業、民營企業中長期融資,恢復企業家信心,穩定製造業投資。在資本市場方面,今年國家以空前的力度開通了科創板,《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又進一步明確提出創造條件推動創業板註冊制改革,這對我們創投行業是又一重大利好,對我們的科技創新企業也是巨大機遇。

從天時、地利、人和的角度來看,我們目前已基本具備了天時和地利的優勢。天時的優勢就是科技革命、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時代機遇;地利的優勢,就是我們依然堅定看多中國,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才剛剛起步,憑藉勤勞的人民、齊全的產業鏈,未來中國產業升級、消費升級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進一步強化人和的優勢。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從單體的角度來看,我們的企業、投資機構乃至我們每個個人,都需要持續不斷的進化,我們要善於擁抱新技術、勇於接受市場環境變化。正如前面講的跨界顛覆,如果我們沒有及時調整業務形態,可能將不可避免被變化所淘汰。從群體的角度來看,當今的社會早已不是一個單打獨鬥的時代。我們需要有開放的心態,需要與外界建立連接,甚至需要跨界融合。我們希望在深創投的大平臺上,我們的企業、我們的投資人、我們的合作伙伴能夠建立深度連接和融合,產生化學反應,攜手共進,共創新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