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四言詩《明恥篇》題志書法賞析

毛主席在青年時書寫的“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十六字時,不難看出該幅書作成方陣排列,顯得莊嚴肅穆、稜角崢嶸,溢陽剛之遒勁,少柔媚之妍美。在字裡行間顯露出慷慨激昂、誓報國恥的忠氣,字字“金剛澈目、力士揮拳”。其用筆豎粗橫細,誇張地吸收了顏真卿《自書告身》的痕跡和張裕釗外方內圓的筆法。結體上橫筆極細且向右上欹斜取勢,加上斷筆和重連筆,形成獨特的風格,加強了字體形重的凝重、沉鬱、渾厚、倔強的視覺感,也使字的結體出現了奇險,加上橫筆向右上傾斜,增添了字體的動態。“怒則氣粗而字險”,這種用筆、結體所產生的氣勢,正好反映了書家書寫時不可遏止的憤怒激情。

毛主席四言詩《明恥篇》題志書法賞析


另外,毛主席還有一幅楷書是一九一八年剛踏入社會時所書的“夜學日誌”,此四字帶有明顯的隸意和魏風,其中“夜”字長捺大足,又帶有《鄭文公碑》的風格,而“誌”字則與《張黑女墓誌》中的“誌”在結體和用筆上相近。由此可見,毛主席早期的書法作品也吸收了諸多名家的技法而融會貫通,這期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當屬我在上一篇賞析文章中提到的《致蕭子昇》信稿。

毛主席四言詩《明恥篇》題志書法賞析


今天我們從賞析毛主席書法藝術角度來說,也體現了偉人精深的造詣。毛主席的書法多為草書,他汲取了漢草的精華,然後自成一體,字體飄逸通達,宛若行雲流水,拙中見智,無愧於一代書法名家,總的來說,毛主席詩詞、書法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文學與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對現代青年一代來講特別是青年學生應該用它來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陶冶藝術情操和豐富藝術與文藝修養。

毛主席四言詩《明恥篇》題志書法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