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絕不是“打”出來的,養育男孩的4大誤區,你佔了幾個

現在社會,似乎對於男人來說需要承擔的壓力更大,同時,男人身上也被貼上了“不許哭、不能失敗”等標籤。家裡有男孩子的家長,也會發現男孩子比起女孩子來說更加的難養,男孩子精力更加旺盛,調皮搗蛋,撒潑打諢成了常態,家長想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小男子漢,

卻常常陷入以下誤區。

男孩子絕不是“打”出來的,養育男孩的4大誤區,你佔了幾個

一、“窮養兒,富養女。”

家長對於“窮養兒富養女”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物質方面,認為男孩就應該窮養,不能給他錢,否則就會學壞。但是如果刻意不給男孩子錢花,孩子在跟小朋友玩耍時可能會因為買不起玩具而自卑,從而不樂意跟別人玩,導致社交受阻,對孩子以後的發展也會有壞處。所以在家庭允許的情況下,教給男孩子該花的錢大膽的花,學會理財即可。

男孩子絕不是“打”出來的,養育男孩的4大誤區,你佔了幾個

二、“君子遠庖廚。”

老一輩的家長總是教導男孩子:“男人做飯就是沒出息。”但是做飯是生活能否自理的一個小標誌,很現實的一個問題,比如這次疫情期間,如果不會做飯難道一直吃外賣嗎?暫且不說外賣衛生狀況問題,全封閉了之後外賣也不會送,只能吃方便麵了。

男孩子絕不是“打”出來的,養育男孩的4大誤區,你佔了幾個

三、“棍棒底下出孝子。”

很多家長認為男孩子調皮就得打,不打不成器。但是打孩子,不尊重孩子,會對孩子的心理、智力還有行為認知方面造成嚴重的傷害,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並且長期處在暴力環境下的孩子還會“有樣學樣”,最終也會成長為跟父母一樣的施暴者。

男孩子絕不是“打”出來的,養育男孩的4大誤區,你佔了幾個

四、“男兒有淚不輕彈。”

家長常常教導孩子不能輕易掉眼淚,否則就是懦弱的表現,沒出息。但是孩子還小,有負面情緒的話沒有別的方式發洩,長期積壓在心裡,就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所以,男孩子如果累了,委屈了,也可以哭泣一下,發洩出來。

男孩子絕不是“打”出來的,養育男孩的4大誤區,你佔了幾個

因此,家長要想教導男孩子一定要避開以上四個誤區,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對於如何教導男孩,澳大利亞權威教育家史蒂夫·比達爾夫,在其所著的暢銷書《養育男孩》中給了我們提示。

  • 父親要尊重妻子,因為孩子會在父親的一言一行中學會如何去愛人。

父親應該尊重妻子,日常生活中也不要打罵,蔑視妻子,即使是夫妻吵架的時候。這樣會讓孩子學會如何尊重女性,同時也教會孩子,不管遇到什麼事,男人也可以不使用暴力解決,可以用更溫和的方式。

男孩子絕不是“打”出來的,養育男孩的4大誤區,你佔了幾個

  • 日常生活中可以跟孩子玩打鬧遊戲,但是一定要告訴孩子應該什麼時間結束。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父親似乎更喜歡跟孩子打鬧在一起,而母親卻想方設法的想讓孩子冷靜下來。但是經研究發現,孩子在打鬧中學到的東西會對以後的發展有深遠影響,是男孩子成長為男人的必經之路:這會讓孩子知道應該怎樣玩,怎樣與人相處。但是也一定要告訴孩子該什麼時候結束,要有自控力。

男孩子絕不是“打”出來的,養育男孩的4大誤區,你佔了幾個

  • 媽媽幫助孩子瞭解異性,教會孩子關於生活和愛情的知識。

媽媽是孩子的第一個“情人”,媽媽要學會尊重孩子,並溫柔的對待他,不要試圖控制孩子,當孩子上學後,要鼓勵孩子多交朋友,教會孩子生活自理。在與女孩相處的問題上,媽媽應該給孩子提示:比如女孩子一般喜歡什麼樣的男孩,同時也要教會孩子,有些女孩也是自私並不美好的,要讓孩子以後能夠分辨出什麼樣的女孩子才是能夠攜手共進一生的伴侶,也能讓孩子避免受到愛情的傷害。

男孩子絕不是“打”出來的,養育男孩的4大誤區,你佔了幾個

其實,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在教導孩子方面,我們家長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恆。畢竟孩子是一張白紙,要想在白紙上畫出絢爛多彩的畫,是需要時間的。

培養男孩子成為一個男子漢,需要言傳身教,也有一部分需要孩子自己去經歷和體會。梅梅推薦一本關於如何培養男孩子的書籍《完美男孩成長指南》,書中詳細的介紹了,應該如何培養男孩,讓男孩子更具有責任感,充滿智慧,更加勇敢。

男孩子絕不是“打”出來的,養育男孩的4大誤區,你佔了幾個

購書鏈接如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