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反對你使用花唄

首發:就就有錢途(id:yojiu2020)

問大家一個扎心問題,你們的存款有多少了?每個月能存下工資的一半嗎?

可能有的人會說,我每個月的工資才幾千塊,遠遠不夠買房買車,倒不如拿去吃吃喝喝算了。

千萬不要這樣想噢,哪怕你月薪3000,每個月存1500,假如是放進微信的工資理財中年利率為3.0550%的產品,你一年就存下18245.40元了。

不要小看金錢的力量,還有時間的複利,越早有理財意識,不管工資高不高,你也能存到錢噢。

大家要是對理財一竅不通的話,就就推薦大家看《工作前5年,決定你一生的財富》這本書噢,是一本專門為小白打造的良心理財大作。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們建立理財意識。


01

收入高,未必就能存到錢


疫情期間,不僅是對愛情的考驗,也是對友情的考驗。

前兩天,朋友小月在群裡問我們借1w,度過這次疫情便還錢。

她的公司還沒有復工,莫得工資,但是她得按時交房租,得還信用卡和花唄,加起來得還8000,還得留下2000左右當伙食。

小月在廣州工作,月薪1.2w,每個月房租和水電費加起來2000左右。


只要一發工資她還完花唄信用卡就去吃吃喝喝買買買,無論是衣服包包化妝品還是香水,都追求頂尖靚。

到了月尾花光了錢,不是四處蹭飯和借錢,就是哭窮吃泡麵,要是逛街看上了喜歡的東西,哪怕得幾千塊,她照樣刷信用卡買買買。

重點是,很多東西她買回來就算了,有些衣服甚至包裝都沒拆過。

所以她的生活兩極分化,月初光鮮亮麗,月末落魄無比,還養著一堆嗷嗷待哺的信用卡。

她的工資收入不低,可以勉強維持她這兩極生活的運轉,但是疫情一來,工資銳減,而那些房租和信用卡欠的費卻不銳減,瞬間讓她的生活崩盤。

我和老蔡早就提醒過她,這麼高工資應該存點錢,但是她每次都不聽勸,依舊我行我素。

小月一直在群裡哀求我施以援手,我無動於衷,結果老蔡這廝立馬打了1w給她。

我和小月都驚呆了,老蔡的工資才6k,在廣州還要房租水電費伙食費,而且她的生活質量並不差,她哪來這麼多錢???

結果老蔡說自己每個月都會把一半的工資存起來,畢業兩年,加上年終獎存了8萬,也有點小利息。

小月這次借錢,根本原因不是因為她缺錢,而是因為她過著一種失控的生活。

可見,收入高的人,未必就能存到錢,因為她們會因為收入高自然而言地提高消費。

而收入低的人,未必就不能存到錢,因為她們有存款意識,會想辦法存錢。

很多人都會覺得,我工資那麼低,還存什麼錢。

其實能不能存到錢,和工資高低沒有必然關係,主要是看你有沒有存錢意識,有沒有控制金錢的慾望。

當你能做好金錢管理,理財規劃,把生活變得井然有序,你會對生活有一種可控感,哪怕風雨來襲,你也能有一絲底氣。

還是那句老話:10000元月薪有10000元月薪的存錢方式,3000元月薪也有3000元月薪的存錢方式。


02

為什麼要存錢?

及時行樂,享受當下不香嗎?

我們社會發展得太快了,一切事物觀念都瞬息萬變,導致很多95後和父母的消費觀大相徑庭。

我師弟是我老鄉,他的消費觀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哪怕兜裡沒什麼錢,也要追求最新款的手機和球鞋,衣服穿搭必須是名牌,保持光鮮亮麗的形象。

他還大放闕詞地說,花錢都要束手束腳的,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他爸媽的消費觀則是能省則省,省到極致。


他們工資不高,上得養父母,下得養孩子,卻硬是能存下一大筆錢在老家蓋了一棟裡外裝修的房子。

所以師弟老是被他媽教育:“要不是我和你老爸當年節衣縮食,你和你姐現在的日子能活得那麼滋潤?能住上大房子?”

事實上,很多90後基本沒吃過什麼苦,很多人的消費觀和我師弟一毛一樣,網上稱之為——

“新窮人”

堅決反對你使用花唄

他們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事實上已經負債累累了。

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可謂折射現實:“ 70後忙著存錢,80後忙著投資,90後忙著負債, 60後在忙著替自己的子女90後還債。”

根據新浪2019年11月的研究數據顯示:


近6成的90後擁有實質性負債,95後的負債率最高,甚至達到了9成以上,而參加工作的90後中,實質負債人群達到了57%。

堅決反對你使用花唄

90後這一代人揹負的債務這麼多,難不成都是在還房貸?

非也。

根據數據顯示:90後中,只有12%的人有房貸,工作的90後也僅有25%的人有房貸。

所以大家可以想想,畢業五年後買房的目標,你還差多遠?

堅決反對你使用花唄

可以看出,房貸並不是90後負債的主要原因,除房貸外,90後的信貸資金主要使用在生活與休閒方面。

堅決反對你使用花唄

根據《2019中國“90後”消費金融發展現狀監測報告》顯示,


超5成“90後”將消費金融用於網購,超五成“90後”選擇消費金融是為滿足超前消費。

而且,超七成“90後”未來還將繼續超前消費。其中,旅遊、裝修是“90後”期望值高的消費金融應用場景。

堅決反對你使用花唄

對於90後來說,不是錢太太太容易花出去了,而是錢太太太容易借到手了。

為什麼90後花錢如流水?

有部分原因是很多人自身自制力的問題,但更多的是市場機制問題。


如今金融行業快速發展,市面上的“貸款工具”層出不窮,設滿坑坑窪窪的陷阱,讓年輕人一踩一個準。

當然還會伴隨著各種加油吶喊的聲音:

“喜歡的人得不到就很難受了,如果喜歡的東西還不能買買買,那得多憋屈啊?”

“年輕人就應該立即擁有你們熱愛的東西。”

“會花錢才能賺錢,錢不是攢出來的,是賺出來的。”

“生活不只有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90後被毒雞湯和“各種貸款工具”牽著鼻子走,總是負債超前消費,透支消費,只為了及時享樂。

但是從來沒有人告訴過她們,如果她們沒有存款意識,身上沒有現金流,當洪流來時,他們將被淹沒。


03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的故事。

農夫的鵝會生金蛋,他每天都會把金蛋拿去賣,一段時間下來,他變得很富有。

但是後來農夫覺得一天只有一個金蛋太少了,覺得是鵝太懶惰了,他把鵝劈成兩半,想把裡面的金蛋全部拿出來。

結果鵝死了,再也沒有金蛋能讓他拿去賣了。

大家是不是覺得農夫很傻,貪了芝麻,丟了西瓜。

其實,現實中我們很多人的做法和農夫一樣,殺鵝取卵。

金鵝就是本金,金蛋就是本金所帶來的利息和投資收益。

很多人花完自己所有的錢,卻從未養大過一隻鵝。

因為他們還沒等到鵝能夠生蛋,就匆匆忙忙把鵝殺掉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不會有意識把鵝養大,卻會有意識地用小鵝去消費自己喜歡的物品。

事實上,這真的是得不償失。

我舉個例子。

假如你有1萬,拿來買包包了。

剛買回來,你很開心,自己的虛榮心也得到了滿足。

然而,不用多久,你可能就不喜歡包包了。

包包這種物品,只要一買回來就貶值了,無論你什麼時候想要賣出去,都是貶值價。

但是呢,如果你把手頭上這1萬塊買入一些便宜的基金產品,哪怕是不懂基金,你放進餘額寶,它都可以一直為你帶來收益。

從長遠來看,是不是更划算?

這個道理和買房買車是一樣的。

買房除了可以自住,還可以投資,放幾年還可能會升值。

買車的話,只要一入手,就立刻貶值,哪怕第二天立刻轉手,也是二手車,馬上被壓價。

所以就就一直強調一個觀點,除非車是你的必需品,或者是你真的有閒錢,不然就就不建議你們先買車。

手頭上有點餘錢的話,還不如去學學理財,搗鼓一下基金,把你的小鵝好好養大,讓鵝生蛋給你帶來更大的回報,不香嗎?

大家要明白一個道理,現在對自己摳摳搜搜,是為了未來的瀟瀟灑灑,快快活活。延遲滿足,是更能成就人生的方式。


04

關於存錢,我有幾點小建議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如果我有200萬,把錢存在餘額寶裡,每天有100多塊的收入,是不是不用幹活了?”

有一個回覆很有趣:有這種思維的人,根本不會有200萬。

雖然是一個段子,但還是有它存在的道理。

很多人都會有個錯誤的思維,就是說錢會越來越不值錢,一直在貶值,最好儘早花光最划算。

其實這和享樂主義沒什麼區別。

你要是把錢花光了,那你就是鵝剛出生,你又把它賣掉,一直吃不到鵝蛋。而且越來越窮。

理財理財,你得先有財,才可以理。

只有把小鵝養大,你才有資格去說什麼抵抗通貨膨脹。

只要把小鵝養大,存好了本金,你才可以錢生錢。

那麼應該如何存錢呢?

我有幾個小建議。

①消費時分清哪些是必需品,哪些是非必需品,只允許自己買必需品。

一些非必需品,能不買就不買,更別為了貪便宜而去買。

大家會不會經常出現一種情況,用用貪小便宜的心態去讓自己花更多的錢,買了一堆根本用不上的東西。

很多淘寶店家要求你加她微信,她會給你發個小紅包。

然後這些店家每天都在你的朋友圈發優惠券,一些東西你明明不需要,但是因為便宜,驅使你去買了。

還是那句經典老話:常用的東西,再貴也是便宜的;買了不用的東西,再便宜也是貴的。

我強烈建議,不是你需要的東西,再便宜也別要,買了就是浪費錢,說句不愛聽的話,沒事少看那些淘寶優惠券,這樣可以省下不少錢。

②不建議“理財新手”使用花唄和信用卡。

很多人都認為用花唄和信用卡,賊好!

一是有積分可以兌換很多東西,二是可以把錢放到理財裡面攢多30天的收益。

大家還記得支付寶年度賬單出來的時候,每個人都在感嘆:“我哪來這麼多錢?”

我朋友說她用花唄買買買,就好像不是自己的錢一樣,刷的時候特爽,毫無疼痛感,還錢的時候鬼哭狼嚎。

有研究表明,花紙幣的時候會比較容易讓人止得住消費的慾望;當消費的時候使用電子貨幣,會產生闊綽的心理。


很多人在淘寶付款的時候,都會潛意識認為,花唄額度就是自己的存款餘額。

所以,我不建議“新手”使用信用卡和花唄。


真正能把這些運用好的人,要麼是有資金需求,可以利用多張信用卡和花唄進行“短期融資”的人,要麼是經常幫公司採購的人,可以獲得大量信用卡積分和資金時差。

“新手”的問題在於,定力不足和理財渠道不足,只會形成超前消費的習慣,很難剎車。

別為了一時快感,把自己的小金鵝都賣了。

③如何逼自己強制存錢?

可以根據你自己的情況,把日常消費、應急、定期分成三個比例存錢。


剛畢業不久,工資還算可以的讀者們可以把你的工資分成三個比例:日常消費30%,應急20%,定期50%。

當然,也可以使用網上廣為流傳的十二存單法。

假如你每個月固定購買一筆一年期的理財,每筆理財2500元,一年後,你每個月都可以獲得一筆到期的理財本金和收益了。

假設年利率為4%,5年後你就擁有162489.7元本息。

我簡單地研究了一下支付寶和微信的理財產品,發現裡面的理財產品非常適合剛畢業出來的小朋友。

我個人建議,把你自己每個月一半的工資,買定期1年的理財產品,當是一年內的不動產。

然後把自己的應急資金放進微信的理財通——工資理財或者支付寶的攢錢計劃。


堅決反對你使用花唄


堅決反對你使用花唄


年利率既比餘額寶和零錢通多,急用也可以隨時取出來。

日常消費的資金則可以放在支付寶的餘額寶或者微信的零錢通,相當於是你行走的錢包,每日還有點小錢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