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邁向優秀學生

孩子的學習總是讓家長很操心,很多家長和孩子會感覺同樣的努力學習,為什麼自己的學習成績還是不好?為什麼一天恨不得24小時都學習,可成績還是上不來?在學校的時候,學生接受的是同樣的教育,但是成績之間的差距卻總是存在的。

其實,同學之間的成績差距,很大原因是學習習慣的差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習慣,但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孩子在學習中省很多力,也讓孩子在學習中更容易吸收知識,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也能穩步提升。於是,小編整理了一些優秀學生的學習習慣,家長和孩子可以參考!

10個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邁向優秀學生

1、 自學預習

很多孩子學習只重視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後完成作業,而忽視了課前預習,其實課前預習是學習中的一大重要環節,課前先預習一遍教材,自己先查找一些相關資料,把不清楚的問題記錄下來,會讓孩子在聽課的時候輕鬆很多,也能加強對教材的理解和記憶。

2、 認真聽課

聽課過程中的知識吸收很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現在很多孩子雖然坐在課堂上,但是卻很不少學生聽不進去,或者是聽課的過程中遇到障礙就不想聽了,想著下課之後再去看書,結果浪費了上課的寶貴時間,也增加了課下的學習負擔。

其實上課認真聽課是非常重要的,上課認真聽課,注意力集中,可以讓知識在腦海中獲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也能更迅速的跟上老師的思路,能更好的吸收課堂的知識。

3、 及時複習

俗話說:溫故而知新,複習過去的知識也能得到很多新的收穫,對於剛學過的知識,及時複習是很有用的,課後及時複習考研加深和鞏固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避免在學習完之後極速忘記。

4、 勤于思考

思考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但是很多時候遇到問題,就會不願意去思考怎麼解決,也就讓很多事情的效果不能達到最好,對於孩子來說,思考是重中之重,聽課、做作業、複習等各個階段都不能少了思考,思考是一方面,同時也要勤于思考,要弄清每個不懂得地方,弄清每一種方法,也要去多思考更多的辦法,舉一反三,讓自己能夠更好的應用每一個知識。

5、 善於提問

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要養成善於提問的習慣,有不懂得地方就要懂得去提問,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能提出問題說明孩子真的在認真思考,也在認真學習。

6、 獨立作業

做作業是為了及時檢查學習成果、鞏固所學知識,而不是為了應付老師,現在很多孩子做作業會直接抄或者馬馬虎虎的完成就可以,其實做作業的過程,也是複習思考的過程,面對作業中出現的問題,要認真思考,總結方法,拓展自己的思維能力,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將新學的知識得到應用,也能很好的鍛鍊自己的思維。

7、 練後反思

在讀書和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會做很多的試題練習,但是做完題目並不是說就大功告成了,,在練完題目之後,很重要的是要將知識引申、擴展、深化,如果有做錯的題更要進行反思,並找出錯誤的根源,避免下次犯錯。

8、 交流學習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優點和缺點,如同做題一樣,每個人也會有不同的解題思路,在生活中要多與別人交流,多吸取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不足的地方,讓自己更完善。

9、 整理錯題

平常的考試或者做作業的時候,會有很多自己做錯的題目,要養成整理錯題的習慣,將自己做錯的題目用本子記下來,並找出同類型的題和相關的知識點去研究題目不同的解題技巧和辦法,這樣有針對性的去解決碰到的問題可以讓自己記憶更深刻。

10、 總結歸納

學習中,我們學的很多知識都是分開學的,不是完整的知識體系,所以,學習的時候要養成對所學知識進行概括,抓住應掌握的重點和關鍵,把所學的知識系統化、規律化、結構化,讓知識能夠更暢通的被運用。

每個孩子從開出生的時候就在開始學習,學習世間萬物,到長大後學習知識,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剛開始的時候都站在同一條線,但是最後卻被人反超,其實無論是學習中還是生活中,做好每一件事便是很大的一個跨步,同樣學習好東西也更能為幫助我們成長。

我是小初,關注"武漢小升初",每天更新你最想知道的升學資訊,為孩子升學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