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普洱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多軌並行 振興鄉村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古人的智慧傳承千古,為世人展現出鄉村的魅力。而如今,鄉村成為閉塞、凋零的代名詞,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空心化……諸多問題頻現。因而,在十九大報告中,將鄉村振興作為政府工作的重點,以鄉村發展的潛力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以鄉村大發展大繁榮推動全面小康的實現。


2020普洱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多軌並行 振興鄉村

農業管理智能化是鄉村振興的基石。農業、農村、農民的“三農問題”是每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注的重點,這突顯出其 重要性。其中,農業居首。以往農業的豐收與否,取決於天氣,而今,反季節的蔬菜、水果常年供應,“靠天吃飯”在很多地方成為歷史。農業產業鏈不斷延長,鄉村旅遊成為熱點,生態農業成為現實,這一切都歸功於科技的進步。溫室大棚種植、手機控制、綠色防控……“互聯網+農業”讓農業管理更加智能,這不僅解放了勞動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可以說,農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與科技的融合,走智能化、專業化、現代化之路。

農村治理科學化是鄉村振興的重點。城鎮化轟轟烈烈的同時,“城鄉一樣化”的誤區也不斷加深。一些地方政府將“城鄉一體化”簡單粗暴地理解為“城鄉一樣化”,大肆拆除鄉村建築,實行統一化、標準化的建設,導致不少鄉村失去特色,鄉土氣息蕩然無存。如若不加制止,那麼鄉村將會成為歷史,鄉愁無處安放,文明的根基也將倒塌。正因如此,中央將鄉村振興作為發展的重中之中,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政策上的支持助推農業的發展繁榮。可以說,鄉村的發展有賴於治理的科學有效,政策的保障。

農村社會文明化是鄉村振興的保障。一直以來,“髒亂差”成為農村的標籤。但作為文明的根基,農村的發展進步不容忽視。農家書屋、文化禮堂、文化廣場等等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讓農村的文化基因逐漸活躍;舞龍舞獅、窗花剪紙、戲曲秧歌等傳統技藝的傳承,讓農民的業餘生活逐漸豐富;人才引進與培養,“輸血”與“造血”並行,讓農村的文化發展逐漸有力。如今的農村不再是以往“被嫌棄”的角色,變成“香餑餑”,這無不歸功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正是這樣的政策,讓農民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鄉村的文明程度也隨之不斷得到提升。

鄉村振興不僅在於實現農業管理的智能化,還在於農村社會的文明化,更在於農村治理科學化。只有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我們才能實現“城鄉一體化”,從而在城、鄉之間自由遊走,享受理想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