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的扶貧工廠復工了

疫情防控不放鬆,扶貧工廠不歇腳。2月27日,臨武縣西瑤鄉村頭村扶貧工廠舜移針織廠,30多名工人戴著口罩,正在生產線上趕製新年後的首批手套訂單。

“在家沒事幹,有這有加工手套的活兒,不僅掙了錢,在村裡還能有時間陪家人!”建檔立卡貧困戶鄺桂平高興地說。自從村裡建起了扶貧工廠,鄺桂平就被安排到工廠裡上班,不僅有了月均1200餘元的穩定收入,脫了貧,還不耽誤家務活。

這個去年投產的扶貧工廠能夠順利復工,凝結了扶貧工作隊一幫人的心血。“接到可以復工的通知時,我心裡還是很著急的,相關的防控物資還沒有到位,廠裡要復工如何做好防疫措施心裡沒個底!”該扶貧工廠負責人段柏盛說。

當年,段柏盛本打算到臨近縣城的地方辦廠,經過扶貧工作隊多次聯繫,併為該廠招工做宣傳,積極爭取扶貧工廠獎補相關政策,2019年10月,這家生產手套的工廠最終在西瑤大山中正式建產。如今,該廠共擁有51臺手套加工電車,廠裡聘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2人,失地農民和下崗失業人員20餘人,每月可生產手套3萬餘副,每人每月可實現1200—1500餘元的收入。

2月22日,得到臨武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調度指揮工廠復工復產的通知後,臨武縣紀委縣監委幹部兼西瑤鄉村頭村扶貧隊長陶學群第一時間趕到扶貧工廠進行檢查,發現由於準備不足,很多方面存在隱患。考慮到村民的安全,他叫停了復產,要求迅速整改,並積極向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反映情況。

2月25日,臨武縣被確認為低風險防疫縣後,扶貧隊再次來到工廠,針對隱患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復查,確保疫情防護到位。同時全力為其聯繫口罩、消毒液等物資,加強防疫物資儲備。經過多方努力,2月27日,該針織廠終於有序復工復產。在工廠入口處的一張辦公桌上,整齊擺放著口罩、消毒液、電子測溫儀、員工出入登記表等疫情防控用品,車間內,生產井然有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