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測試面試官給求職者的一些建議


作為測試面試官給求職者的一些建議


最近公司業務快速發展,整個研發團隊都在加緊招聘人員,我主要負責測試和運維的初面,偶爾參與二面。從年前到今天為止,陸陸續續收到簡歷僅百人(測試佔大多數),進入初面的大概50%,初面通過的不到30%,進入二面就更少了,還有在面試通過後被 HR 幹掉的。

企業招聘基本上都是找最“合適”的人,而不是找技術最牛或最優秀的人。主要原因:一是崗位匹配度;二是性價比問題。

簡歷篩選

以測試工程師的招聘來說說簡歷篩選過程。

HR 篩選

HR一般會按照招聘要求中的關鍵字來搜索簡歷,比如接口自動化測試、性能測試、某些編程語言及工具、行業領域、專業證書等。

前期簡歷基本是海選+投遞。

中後期面試官根據簡歷的質量,會適時調整招聘要求(針對投遞)和篩選簡歷的關鍵字(針對海選)。

在招聘中高級測試人員時,我通常會讓 HR 搜索的關鍵字:軟件評測師(軟考中級)、PMP、特定技術棧工具

選擇特定技術棧工具原因很簡單:匹配度高,入職稍加培訓即可進入工作狀態。

至於為什麼選擇軟件評測師和 PMP證書呢?

  1. 證件本身就可以證明一個人的能力。
  2. 我自己考過了,知道其中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以及這學習過程中的收穫。 軟件評測師我考過2次。第一次是12年,匆忙準備2周左右,上午題過了,下午題差10分;第二次是14年,準備1個月左右考過了。 PMP 是15年帶著幾個同事一起考過的,準備了3個月左右,每天不少於2小時,我基本都是在上下班地鐵上學習的,書研讀不少於3遍。

強烈推薦大家也去學習和考取這2個證書。

面試官篩選

我一般根據崗位職責和技術要求,篩選簡歷時會有一些硬性條件。比如:

  • 技能匹配度
  • 業務匹配度
  • 技術棧:特定編程語言或工具

其他非硬性條件,但也可能會被 Pass 掉。比如:

  • 工作穩定性:如果少於一年甚至是3-4個月換一個公司的,基本都不會考慮;
  • 簡歷排版、錯別字、專業性,更嚴重的是簡歷與面試崗位不符合,曾經碰見過拿著產品經理的簡歷來面試測試工程師(他也確實做過測試工作)。

面試考察點

在面試時,通常會考察如下幾點:

  • 測試理論
    :主要考察有沒有紮實的測試理論基礎,以及成體系的測試思想和理念。再強的能力也要建立在牢固的理論基礎上。軟件評測師的知識體系會有所幫助;
  • 測試技術:考察對用到的技術有沒有足夠的經驗和深入的理解,比如:測試設計、操作系統、系統架構、數據庫、linux、測試工具等相關技術;
  • 代碼能力:最基本的編碼能力,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於高級性能測試工程師,還要考慮算法效率方面;
  • 管理能力:初級崗位一般沒有很高的要求。對於中高級崗位,通常考察團隊管理、項目管理相關知識。PMP 體系知識會有所幫助;
  • 業務能力:領域知識和產品相關經驗;
  • 軟技能:自我學習意識、溝通能力、團隊合作、執行力、時間觀念、抗壓能力等。

我個人重點關注的如下:

  • 測試理論
  • 自主學習
  • 執行力
  • 溝通表達
  • 代碼能力

面試過程

我面試的基本原則是:所有的細節交流一定是基於對方簡歷和交流過程中所提及的;經驗較少或未做過測試的主要看思路和自主學習意識。

自我介紹

時間1分鐘以內,重點放在自己擔任的角色和工作職責,突出自己的能力和成績,項目情況佔20%左右即可。若曾經的業務領域和項目與崗位相匹配,可以重點介紹一些。注意語言要簡明扼要。

切忌冗長漫無目的的表述。

考察點
規劃和表達能力。

離職原因

合理的理由,正能量的表達。


考察點
判斷求職者的穩定性,挖掘隱性問題。

職業規劃

誠實表達,合理規劃。通常我會追問為了這個目標做過哪些學習和努力。

考察點
考察求職者的規劃能力,景願,以及工作動力。自我學習意識。

測試理論及技能

問測試理論廣度和深度
針對登錄功能設計下測試用例?

  • 廣度:各種測試類型及相應的測試設計方法和要點。
  • 深度:每個測試類型下的細節。比如:測試用例設計方法有那些?測試用例設計方法分別適用於什麼場景,如何選擇?判定表和因果圖的區別?因果圖設計用例步驟?缺陷能定位到代碼行不?能定位到行的話,之後再問能改不?

性能測試的廣度和深度
簡單介紹下性能測試怎麼做的?

  • 聽過基準測試沒有?聽過湧浪測試沒,作用是什麼?聽過混合場景測試沒?單場景和混合場景的區別,各自側重點是什麼? 聽過,基準測試怎麼做?整個性能測試過程中起到什麼作用?
  • 做過瓶頸定位和性能調優沒? 舉個例子說明
  • 瞭解 sql 調優不? 瞭解,常規調優手段有那些?分析過執行計劃沒?
  • 瞭解 jvm 內存模型不?調優過沒? 如果瞭解,又會有很多深入的問題。比如:如何分析內存洩露,工具和命令用過哪些?Full GC 什麼情況下會出現?看過GC log 沒,GC 算法有哪些?分析過熱點文件沒?怎麼分析的?分析完可以改不?
  • 考察點
    理論是否紮實,技術細節是否瞭解,考察技能的廣度和深度,以及技術能力高低。

發散性問題

一般針對中高級會提問些發散性問題,比如:測試團隊如何建設?不熟悉的業務領域功能怎麼開展測試工作?


考察點
考察知識體系,測試思維和做事思路。

經驗較少的領域

我通常會問他不熟悉的相關模塊是如何工作的?或者他們的開發人員是如何工作的?產品形態以及如何盈利等等?


日常多關注多思考,誠實表達。


切忌回答:不是我負責的,我不太清楚;我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等等此類消極的話。


考察點
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和整體把握能力。

解決問題的經歷

工作中有沒有遇到過什麼難題,你是怎麼解決的?性能測試中有沒有怎麼定位瓶頸和調優的,舉個例子?

儘量將這個問題詮釋出來,說一定比不說要好。


考察點
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以及部分技術細節。

查缺補漏

除了以上我們談到的,還有沒有您覺得做的還不錯的,非測試工作也可以?


考察點
尋找加分項,考察其他知識面,以及主動學習能力;

向面試官提問

從公司,項目,職位,技術等方向進行提問。


考察點
考察求職者的主動思考能力,對公司職位的青睞度。

期望薪資

一般在面試結束時,才問期望薪資。根據市場行情和自身價值評估,說出一個區間值即可。

切忌反問,一方面顯得不自信,另一方面也不會告訴你具體範圍。

考察點
技能和薪資匹配度。

面試技巧

打鐵還需自身硬,多多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要再想什麼技巧了,所有的技巧基本上都沒有什麼用處,再好的技巧都是為了掩飾。


多展現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是非常加分的。


面試通過後,又被 HR 刷掉的一部分就是被所謂的技巧坑害了。

面試官自我反思

對於面試官來說,你能真實考察出應聘者的能力嗎?你判斷的依據又是什麼?


千里馬難尋的背後往往是因為伯樂太少。


面試的過程其實是雙方選擇的過程,可以通過面試瞭解崗位的情況,以便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


面試要坦誠,別裝,即便你騙過了面試官,在之後的工作中你也騙不了。


公司找合適的人,個人選擇適合自己的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