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祖師爺"姚玉忠,30年狂盜5個億,被抓後的一言讓專家羞愧


盜墓

歷史是一堆灰燼,但灰燼深處有餘溫。這句話出自於黑格爾,他的字裡行間都表達著歷史的厚重還有價值。雖然歷史已經發生不可能再次回到過去,但是我們卻可以對過去的探索來把握歷史的文明還有祖先的智慧,從而品味其中的價值還有厚重。

這就有著為什麼我們每個城市都會有大大小小的博物館,裡面都是一些價值連城且歷史厚重非常具有探索和研究價值的藏品了,因為我們可以透過每個不同的文物去挖掘當時的歷史還有當時社會的發展,這對我們以後的發展也有著很大的啟迪。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國家對於文物的保護就特別的重視了。對於文物的保護都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也成立了大大小小不同的文物保護有關的組織還有部門。

盜墓

那麼自然也會在加大對破壞文物的行為這方面力度有所提升,那麼這其中對盜墓行為的處罰也是更為嚴肅的。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有很多可恨的盜墓毛賊被警方抓獲。

那麼這些盜墓賊中就不得不提在這些人中非常的出名,整個盜墓界都知道他的大名的這個人。這個人甚至被大家被譽為是"盜墓祖師爺",那麼他又是誰呢?他做了什麼讓整個盜墓界都尊稱他為"祖師爺"呢?

祖師爺的經歷

這個人名叫姚玉忠。出生於內蒙古的一個名叫寧城縣的地方。從小,姚玉忠家裡就非常貧寒,家徒四壁的他甚至剛讀完小學就沒有讀書了。因為家中沒有錢再供他讀書了,可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卻沒有停止學習的步伐。從小就非常喜歡讀書,也喜歡學習。

盜墓

自由貧寒使得他十分謹慎,也不愛說話,時常也就是默默待著很少言語。輟學之後的他跟著父親學習了一些風水還有墓葬的內容。這樣學習之後他也就走上了盜墓的這條不歸路。

因為學習了不少有關墓葬的知識,讓年紀輕輕的姚玉忠就身懷絕技。每天都在白天的時候一個人出去踩點,瞭解了方位還有一些細節之後就在夜幕降臨後帶著團隊去盜墓挖掘。也是因為有備而來讓他每次都基本上可以"有所收穫"。

這樣的技巧還有成果自然久而久之就在周圍的圈子裡有名了起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他的大名,甚至後來關於他的言論傳的是沸沸揚揚。人們還說他可以觀察天象,只要根據他手上的星斗還有羅盤,只要到一個開闊的位置就能夠確定墓穴具體的位置。

盜墓

也是因為他有這樣一個絕技才使得每次出去盜墓都能夠收穫一二。而他這個行當一做就是三十年,而大家都尊稱他為"祖師爺"還有"關外第一高手"。

罪行累累

他的作案頻率可以說是相當的高,從輟學到最後被捕一共幹了三十多年這個行當。而三十年間,他盜的墓中文物竟然達千件之多。很多重大失竊的盜墓案都和他脫不了干係。

白天他就裝扮成勘測地形的公人或者戶外運動者,白天整日都守在荒郊野嶺上,尋找好的時機看到墓穴就做標記和準備。而晚上再帶著專業儀器重回墓地,不找到價值連城的陪葬的寶貝絕不放棄。

盜墓

也是在他的"專業"和"執著"精神感染之下,竟然有十餘個盜墓的團伙尊拜他為"祖師爺",只要他一聲命令還有指示,大家就二話不說的跳入神秘陰森的古墓,採用銷燬式的盜墓方法的作案手法,對珍貴文物收入囊中,十分野蠻。

有多少文物毀在他們手裡,那些有著巨大價值的可以給中國發展帶來不少價值的文物就這樣被他們這樣利益燻心的人非法侵佔。這樣光是想想就是讓人無比心痛。

也是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只是為了財物,對這些珍寶沒有絲毫的憐惜之心。自然是從來不會想著做保護性措施,這個行為使得很多珍貴的文物受到破壞。因為無法修補還有重新補救而可惜的毀於一旦,初步估計在他盜墓的三十年間非法盈利超5億元,文物可達幾千件。

盜墓

罪犯入網

在警方不懈努力還有對他的蹤跡抽絲剝繭之下,終於找到了他的蛛絲馬跡。在2014年的下半年,偵查員就把正在踩點準備下一次盜墓的姚玉忠找到了。

在此之後就聯合警力對他實施了抓捕行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把這個傳說的"祖師爺"抓捕歸案。這個所謂的"祖師爺"卻不如大家想象中那樣邋遢。反而帶著一副金邊的眼睛,服裝也是乾淨整潔,處處都比較講究。若不是警方的捉拿,相信普通人不會把這個文質彬彬的人與盜墓者倆系在一起。

被抓捕的他在警方的帶領下去指認盜墓的現場。看守員不注意的時候,姚玉忠準備跑到山上的大石頭旁自盡。幸好被警方發現,及時阻止了他的這個行為。

不單單如此,被抓捕的他十分惱怒,對著在場的專家出言不遜。說出的話卻讓專家有一絲羞愧的感覺。

被捕後的他看到了文物保護和挖掘專家十分得意,不管自己正處於什麼情況之下,對著專家就是得意傲慢的說到"

你們一百個專家在一起都沒我一個厲害"。

盜墓

這話一出,讓在場的專家們都感到了一絲羞愧。中國對於文物的重視是日益增加。很多未出土的文物都在被緊鑼密鼓的去挖掘,很多專家終其一生都是在尋找一個寶物。這個沒有讀過什麼書的盜墓賊卻挖出了這麼多寶藏,的確讓專家有一絲羞愧之心。

這個姚玉忠的確有一些本事,帶領著團隊製作了一個只有他們有的自制盜墓工具"扎子"。要說這個工具的實用性比考古必須的"洛陽鏟"還要好用很多。這個工具可以通過挖掘時候的周圍土壤顏色來大致判別是否附近有寶藏和墓葬。可以說對於考古挖掘有一定推動作用。

雖然姚玉忠有一些本領,也的確在文物上有一些能力。但是讓人可恨的是他卻不把這些聰明和心思放在正途上,只為了自己的私利而努力。真正的想法還有智慧都是被利益燻心。

隨著姚玉忠的入網,這逍遙在外三十年的盜墓大賊終於緝拿歸案,被他破壞的幾千件文物也算有個了結。

盜墓

這樣的人和真的為國家為社會發展而努力的考古專家完全沒有可比性。一個是破壞文化為一己私利,一個是保護文物為了國家發展。一個可敬,一個可恨。因為損害文物,姚玉忠也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過去雖然成過去,我們卻可以以史為鑑以照未來。相信對文物的保護可以讓更多歷史的寶藏照耀未來前行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