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小象大鵝合併,籌備赴美上市......


獨家重磅 | 傳小象大鵝合併,籌備赴美上市......


突如其來!

3月10日,知情人士爆料稱,小象互娛、大鵝文化兩大遊戲MCN已經確定合併,並醞釀赴美上市。

2019年,兩大MCN均完成了A+輪融資,市場估值均為10億人民幣。

本是對手,勢均力敵,為何在此時選擇合併?又對遊戲直播市場有怎樣的影響?


小象大鵝合併?


“深圳市小象大鵝文化有限公司”已成立!


3月10日,有知情人士爆料稱,國內知名遊戲類MCN機構小象互娛和大鵝文化確定合併,併成立“深圳市小象大鵝文化有限公司”。


通過查詢天眼查,小紅髮現,“深圳市小象大鵝文化有限公司”於2020年2月20日成立,註冊資金1000萬元,由小象互娛創始人兼CEO竇雨瀟全權控股,暫時沒有出現大鵝文化的身影。


獨家重磅 | 傳小象大鵝合併,籌備赴美上市......


知情人士稱,眼下只是先成立公司,具體的股權分配將等合併事宜待全部落定後再做注入、變更。


大鵝和小象是遊戲領域的兩大頭部MCN,均多次融資,估值不低。


小象互娛於2017年11月成立,獲得了青嶽資本的天使輪投資。


曾擔任熊貓TV執行副總裁一職的竇雨瀟為創始人並任小象互娛CEO,其業務內容主要以網紅直播為基礎,進而打造頭部KOL矩陣以及孵化短視頻IP。


旗下有簽約的主播數達5000餘名,其中游戲主播達2000餘名,包括頭部遊戲類KOL包括PDD、大司馬、韋神、寅子等人,以及原創IP王者榮耀小藥店和絕地求生小藥店等。


獨家重磅 | 傳小象大鵝合併,籌備赴美上市......


2018年4月17日,小象互娛宣佈已完成3000萬元的 Pre-A輪融資,由騰訊TOPIC基金獨家投資,估值3億元。


這是騰訊第一次佈局遊戲MCN機構領域,也是繼騰訊69億元投資鬥魚和虎牙後在遊戲直播領域的再一次出手。


2019年4月24日,小象互娛再度完成1.25億元 A+輪融資,由知名電競選手、遊戲主播PDD領投,騰訊跟投,估值10億元。


據竇雨瀟在接受媒體採訪中透露,小象互娛在2019年4月單月營收超過1億元,2019全年營收保守估計超過10億元,全網KOL粉絲總計超1億。


獨家重磅 | 傳小象大鵝合併,籌備赴美上市......


此次緋聞的另外一方,大鵝文化同樣是國內知名的遊戲MCN機構。


成立於2017年3月的大鵝文化就拿到個人的天使輪融資,創始團隊包括王宇陽、何惠惠、王智開等人。


成立僅3個月,2017年6月,大鵝獲得上市遊戲公司電魂科技的投資,投資金額在千萬級別。


2018年,大鵝文化再次宣佈完成A輪1億元人民幣融資,投資方為盛趣遊戲(原盛大遊戲)。


2019年11月7日,大鵝文化再次宣佈完成 A+ 輪融資,投資方為騰訊TOPIC基金,融資估值超10億人民幣。


獨家重磅 | 傳小象大鵝合併,籌備赴美上市......


目前,大鵝文化旗下KOL數量超過6000名,100萬粉絲以上達人超過100名,1000萬粉絲以上達人超過20名,其中包括韓跑跑、安格、SKY、亞洲蘇神、殺不死、虎牙柔柔等眾多知名主播。


其佈局涉及虎牙直播、企鵝電競、B站、抖音、快手、西瓜視頻等多個平臺,直播平臺總粉絲訂閱數超過2億。


分析兩者的融資歷程可以看到,“相對來說,大鵝和虎牙關係更好,小象和鬥魚關係更好。”


但在兩大遊戲MCN的“成長曆程”中,有一個共同的“大哥”:騰訊的身影非常矚目。


誰在主導合併?


實際上,雙方合併並非突然。據瞭解,此次合併歷經了半年多,此前市場人士已多有耳聞。


針對此爆炸性消息,今日網紅向相關人士問詢,對方回答稱“一直在聊合作,還沒確定的動作。”


另外一家遊戲直播領域的第三方人士的回覆則非常簡單幹脆 ,一個字:“是!”


據今日網紅了解,此次合併由騰訊興趣內容基金(TOPIC基金)主導,並從2019年中旬就已經開始啟動。


同時,據知情人士透露,起初的方案更加複雜,“由小象互娛先行合併另外一家遊戲MCN機構,然後再同大鵝文化合並。”當總估值達到一定規模後,再通過一輪外部投資,赴美上市。


但最終,第三家公司還是沒有被囊括進來,而是由大鵝和小象兩家率先合併。


獨家重磅 | 傳小象大鵝合併,籌備赴美上市......


此次領頭的騰訊TOPIC基金態度也頗值得玩味。知情人士表示,TOPIC基金非投資部,在內部的話語權也比較有限 ,此次牽手小象和大鵝,更多是部分相關負責人“想做點事情!”。


而兩家機構的創始人如何看待此次合併?


據分析人士稱,針對此次合併,竇雨瀟的態度是,有人願意牽頭,就配合,但“並不著急”。


而大鵝方面,創始人的態度則並不明朗。


獨家重磅 | 傳小象大鵝合併,籌備赴美上市......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此次合併中,小象互娛相對來說更加佔據主動地位。“深圳市小象大鵝文化有限公司“的註冊,或許也是此種說法的一個佐證。


由於涉及兩家公司創始人的意願,還有盛大和騰訊兩大巨頭,多方利益裹挾在一起,因此背後的溝通和決策也非常複雜。


為何要合併?


既然兩家都是遊戲MCN的行業巨頭,為何不選擇獨立發展,而是合併?


1、競爭激烈的遊戲MCN市場


一直以來,遊戲直播都是直播行業競爭的重要賽道。受虎牙、鬥魚兩大遊戲直播平臺的崛起,也帶動了一大批遊戲類MCN機構的爆發式增長。


不僅如此,2019年開始,抖音、快手這兩大頭部短視頻平臺入局遊戲直播,再一次給整個行業注入一劑強心藥。


但實際上,遊戲直播以及遊戲MCN的日子,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


與秀場直播的高打賞、高收入不同,遊戲直播市場盤較小,用戶打賞習慣養成困難。除了寥寥無幾的頭部主播可以在一場直播中獲得較為客觀的收入外,對於大部分遊戲公會和MCN機構利潤空間也較為薄弱。


比如最近,我們甚至聽到某平臺的欠薪傳聞,證明遊戲直播的商業收益也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


知情人士就直言:“頭部遊戲MCN雖然流水看著不錯,達人也不少,但實際利潤多少,很難講。”


此番小象互娛和大鵝文化宣佈合併,也是基於近半年來整個市場環境變化下做出的應變。


2、捆綁的“航母”與投資人訴求


對於兩家公司來說,背後都有大量的投資機構,並且都非常知名,某種程度上對公司的發展也具有相當的決策權。


有投資人告訴今日網紅,MCN看著光鮮,但從退出的角度來看,並不是非常好的投資標的,首先是商業利潤比較微薄,其次的後期退出比較難,基本上就只能指望平臺來收購了,但投資的商業回報就比較有限。


但如果捆綁在一起,效果就不一樣了。大鵝和小象本身已經是遊戲MCN的領頭羊,捆綁在一起則就是“航空母艦”了,流水、營收、估值.....都會有1+1大於2的效果。


只有合併以後,估值超過10億美元甚至更高,才有可能上市,得到鉅額的投資回報。


因此,對於想要上市的公會和機構來說,“抱團取暖”或成為最佳選擇。


3、“大哥”的力量


我們還看到,在遊戲領域,騰訊的掌控愈加深入。


2018年3月,騰訊先後投資6.3億美元與4.6億美元給鬥魚和虎牙;2018年4月,騰訊TOPIC基金投資小象互娛;2019年,帶有騰訊“基因”的快手入局遊戲直播,騰訊加投大鵝文化;再到如今極力推動小象互娛和大鵝文化合並......


獨家重磅 | 傳小象大鵝合併,籌備赴美上市......


可以看到的是,騰訊對國內遊戲市場的掌控範圍仍在不斷擴張,遊戲直播或朝著越來越集中化、寡頭化的方向發展。


此次大鵝和小象的合併傳聞,目前仍然是在傳聞階段,雙方公司均未發佈公開聲明,最終能否成功?今日網紅將對此繼續跟進。


- E N 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