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5G科技方向」 會議調研紀要


「堅定5G科技方向」 會議調研紀要


一、通信行業觀點【中移動5G二期集採啟動,政治局會議再論加快5G基建!】

2020-03-09 海通證券


1、工信部推動通信業復工、預計5G二期招標在即

1)中共中央政治局: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繼2月21日舉行會議要求加快5G發展、帶動信息消費,3月4日召開會議再次指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此前,工信部召開加快推進5G發展、做好信息通信業復工復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基礎電信企業及時評估疫情影響,制定和優化5G網絡建設計劃,加快5G特別是獨立組網建設步伐。

工信部2月24日印發的《關於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重點支持5G、工業互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為5G網絡建設、5G終端產品上市檢測開闢綠色快速通道。


2)中國移動啟動5G二期無線網主設備集採:涉及28省,總需求超23萬站(不含北京、上海、天津數據)。

根據C114通信網,3月6日,中國移動發佈2020年5G二期無線網主設備集中採購公告,共涉及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總需求為232143站。

中國移動已全面完成5G一期工程建設,在50個城市實現5G商用。

此次啟動5G二期工程設備集採,旨在保證2020年底5G基站數達到30萬目標不變,確保2020年內在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務。

按份額規劃情況,28省市彙總統計的份額1為57.2%,份額2為29.16%,份額3為13.54%,份額4為0.11%(僅湖北省為四家中標,兼顧考慮中國信科)。


3)中國移動啟動2020年全國5G SA核心網新建設備集採。

3月5日,根據中國移動採購與招標網,中國移動發佈2020年5G SA核心網新建設備集中採購招標公告。

採購內容為全國8大區/31省公司新建5G SA核心網網元(NRF、NSSF、UDM/UDR、PCF/UDR、SMSF、CHF、AMF、SMF、UPF)、NFV虛擬化平臺設備(虛擬層軟件、SDN系統、NFVO+,以及系統集成)。


4)國家發改委:促進物聯網、5G等智能化設施與物流深度融合。

根據C114通信網,3月6日,國新辦就“應對疫情影響,支持交通業和物流快遞領域發展”舉行發佈會。

智慧物流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當中優勢凸顯,下一步,發改委將著力促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化設施設備與物流活動的深度融合。


2、投資建議:

步入3月,市場逐漸更為關注一季報,3月份雲計算產業鏈表現預期繼續相對較為優異;

同時,面向海外市場為主的個別企業預計相對Q1季報受疫情影響較小(移為通信、億聯網絡等)。

雲計算產業鏈及流量端因疫情雲辦公需求帶動、可能淡季不淡,同時受益傳統企業加速上雲趨勢,維持推薦:星網銳捷、紫光股份、迪普科技、中新賽克、億聯網絡,關注中際旭創、新易盛、光環新網、數據港、會暢通信等。

同時全年及展望來看,雲計算產業鏈本輪景氣上行週期有望從2019H2延續到2021年底或2022年上半年。


3、【海通通信】2月份行業組合回顧及3月模擬組合

3月以來(截止3月6日),Wind通信板塊上漲4.64%,3月模擬投資組合上漲3.79%。3月以來第一週,通信行業板塊波動震幅較大,ST或績差股相對活躍(中通國脈、*ST信通、萬馬科技、吉大通信等漲幅居前)。


二、電子行業觀點【繼續關注芯片國產化和5G滲透加速】

我們強調投資邏輯如下,繼續建議投資者關注5G、芯片國產化等方面的趨勢性機會:

1)5G創新帶來的新需求,多點開花。

我們看到5G建設領域,頻段增加帶動了在多個方面創造了新需求。

例如,5G建設和應用最快的重要領域——基站和手機終端,5G增加了高頻段的頻譜,從而加大了天線、射頻和數據處理的難度,對應基站和手機終端的PCB創新需求量也在加大。

關注滬電股份、深南電路和生益科技。在被動元器件領域,由於5G頻譜變多,同時5G終端需要保留向4G、3G和2G兼容的要求,因此,電容和電感的數量呈指數上升,電容和電感的技術難度和小型化也在增加,5G時代被動元器件的需求在爆發式增長,關注順絡電子、風華高科等。

在5G在射頻領域,對射頻電子元器件的需求也是增長巨大,例如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和深表面濾波器SAW等元器件都是不可或缺,也是國內被國外卡脖的關鍵領域,我們看到射頻領域也成長起來了像卓勝微的優秀企業,關注卓勝微、信維通信和麥捷科技等。

另外關注消費電子目前最景氣的TWS產業鏈的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等。


2)半導體行業大週期拐點已到,產能利用率提升。

半導體行業景氣度單邊下行週期從2017年下半年到現在已快兩年,從歷史經驗來看,2019年下半年大概率出現拐點。

一方面是過去兩年資本開支下降,另一方面,5G帶動消費電子硬件、數據中心、物聯網等需求將使半導體進入一個新的繁榮週期。存儲器芯片、被動器件等週期品也已經出現漲價勢頭,新的景氣週期已經確定來臨。


3)國產替代加速,芯片設計企業業績超預期會傳導到封測企業。

近期的中美、日韓貿易摩擦,更加說明中國的未來要靠科技創新,產業鏈的全球化被證偽,國產化趨勢將愈演愈烈。

不再是雷聲大雨點小,不再是喊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迫切的推動。

最近我們走訪了很多上市的、非上市的、海內外的企業,都一致反映到產業鏈的劇烈重構,國產化趨勢明顯加快,包括設計、製造、封測、設備、材料,各環節業務量暴增,從上市公司聖邦股份、卓勝微、兆易創新、韋爾股份、匯頂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長電科技、中微公司、北方華創、ACMR、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公司的三季度業績及全年業績預告等公開信息也已經可能看出苗頭,這是非常有持續性的趨勢,不是短暫的反抽。

我們看好半導體整個產業鏈的國產化機會,不只是芯片設計,製造、封測、設備材料等板塊,業績也會明顯大幅改善。


三、傳媒行業觀點【業績驗證期線上娛樂表現突出,5G應用端蓄勢待發】

我們仍然強調行業進入年報、一季報業績驗證期,傳媒線上娛樂的遊戲和視頻相關公司在用戶數、活躍度、APRU值等方面均有積極表現,且長期受益於用戶習慣的養成,帶來更長久的用戶粘性,對行業發展較為有利;

此外本週工信部召開加快5G發展專題會,重點提到要“深化融合應用,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發展基於5G的平臺經濟,帶動5G終端設備等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我們認為在“5G信息基建”之後將進入價值鏈更大的“5G內容應用”,傳媒互聯網To C端的雲遊戲、超高清視頻、VR/AR等行業都將迎來快速落地期,行業長期估值提升可期。

此外復工之後,直播電商與MCN等相關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產業趨勢向好,影視內容行業也開始復工復產項目進度修復。


四、汽車行業觀點【特斯拉電子電氣架構】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電子電氣架構的概念,汽車電子電氣架構,也即E/E架構,是首先由德爾福公司提出的,集合汽車的電子電氣系統原理設計、中央電器盒的設計、連接器的設計、電子電氣分配系統等設計為一體的整車電子電氣解決方案的概念。

全球最重要的汽車電子系統供應商之一的博世公司將E/E架構的發展路線分為3個階段,並細分為6個步驟,第一個階段是分佈式E/E架構,包括模塊化和集成化兩步。

傳統的E/E架構是由多個電子控制單元,即ECU,通過CAN、LIN總線或者以太網連接組成,每個ECU模塊管理一個功能,因而相對獨立。

隨著汽車電子系統的發展,整車電子電氣部件和功能逐漸增多,因此汽車電子系統Tier 1廠商開始將各個功能進行集成,從而大幅減少了ECU的數量,組成了包括髮動機、變速箱等集成化的ECU。


然而隨著汽車電氣化程度的進一步提升,整車E/E架構複雜度越來越高,這對於整車開發和售後維修保養等都帶來極大的挑戰。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各主機廠和汽車電子Tier 1供應商相繼提出了各自的集中式解決方案,將各個ECU模塊和功能進行整合,組成“域控制器”,包括動力系統域控制器、車身域控制器、娛樂系統域控制器等等,也即進入到博世所提出的第二個階段,域集中式E/E架構階段,該階段主要包括集中式域控制器階段和融合式域控制器階段,所謂的融合式域控制器就是將多個域控制器模塊融合進行融合,從而進一步減少域控制器的數量。


未來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其對於整車E/E架構的運算、通信等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現有的域控制器方案也將無法滿足,因而就需要採用博世所提出的第三階段方案,即整車集中式E/E架構階段,該階段主要包括車載電腦式和車-雲計算式兩步,就是說要進一步整合整車域控制器,使其運算功能分別在車載電腦端和雲端實現。


目前國際上大多數整車廠商和汽車電子零部件廠商仍處於將多個ECU功能整合到單個域控制器中的階段,也就是說仍處於由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轉變的過程中,根據博世所提出的技術演變的時間線,大多數廠商要到2025年前後才會基本完成這樣一個轉變過程並進入到融合域階段。


特斯拉在早期發佈量產車Model S和Model Y上已經將各個ECU功能進行了整合,組成了多個類似域控制器的控制單元,也就是已經到了集中式域控制器階段。而在2016年發佈的Model 3上,整車只包含了3個域控制器,分別是自動駕駛及娛樂控制模塊Autopilot & Infotainment Control Module,右車身控制器BCM RH,和左車身控制器BCM LH,上述3個模塊就集成了幾乎所有的安全、娛樂等整車控制功能。並且還採用了一個類似車載電腦的中央處理器,從E/E架構看,特斯拉已經到了融合式域控制器的階段,距離第三階段的車載電腦式E/E結構也僅一步之遙。因此我們認為特斯拉在其電子電氣架構技術方面領先其他廠商5到10年,我們認為這主要是由於特斯拉在軟件研發層面具備相當強勁的實力和功底,以及較少的歷史包袱。


通過採用這樣一種激進的E/E架構,特斯拉能夠保證其後續各種智能化和網聯化功能的實現。具體在Model 3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是實體按鈕的消失,特斯拉在Model 3上採用了極其簡約而富有科技感的內飾設計,其主要表現在內部中控按鈕的消失,將所有的控制和顯示功能全部集成在一個Pad上實現。

當然我們認為這同時也降低了製造工藝的複雜度,從而加快生產速度,同時還能減少成本等。


與實體按鈕消失對應的則是遠程控制和狀態顯示功能,他能夠將所有的整車狀態在手機APP端顯示,並且能夠遠程控制空調、充電並實現遠程召喚等功能,使整車其具有極強的科技感。


在科技感層面上,Model 3具有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輔助駕駛功能,也就是Autopilot,該功能採用的是攝像頭的方案,已經能夠實現L2+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特斯拉所採用的E/E架構就是該功能實現的基礎。


另外該架構帶來的最重要的優勢是可以實現OTA功能,該功能可以使得汽車能夠遠程下載並更新固件。

我們認為OTA功能是特斯拉智能化戰略的核心環節,它能夠保證Model 3像一臺手機一樣通過遠程更新的方法不斷獲取新功能,從而減少車型的開發週期並在產品售出後不斷優化客戶的體驗,提升軟件服務的附加值。

同時還能將後續的收入模式由傳統的4S店維修保養的模式轉變為軟件訂閱和遠程服務的收費模式,類似一個軟件公司;


我們認為OTA功能是“軟件定義汽車”的一個核心表現,它將逐漸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從這個角度來說,特斯拉是一個軟件和數據驅動的公司,最核心的資產是用戶的數據,因此只要是與數據相關的零部件和技術都會盡可能採取自主研發的方案,例如域控制器、BMS、AP系統主控芯片等,其外包和外購的將只有不涉及數據安全的零部件和軟件功能。

具體在E/E架構上來看,特斯拉就有一半以上的控制器是採用自研的方案,該方案短期看會增加研發成本,但是長期看,該方案能夠保證公司掌握核心的數據和軟件功能,增加公司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同時還具有增加系統集成度,縮短開發週期,減少後續開發維護成本等等優勢。


最後在投資建議方面,我們認為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的發展趨勢下,以域控制器為特點的電子電氣架構已成為各家廠商的主要技術研發戰略之一,域控制器產業鏈將在這幾年迎來快速發展的窗口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