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凶猛”,產能恢復到底需要多久?仇華吉等大咖這樣預判

近日,農業農村部及相關專家在發佈會上表示依照9月生豬存欄減少收窄及規模場、飼料場相關數據來看,年底前生豬產能有望探底回升,市場供應將逐步增加,明年有望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然而,這種預判在業內一些專家看來比較樂觀,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產能恢復可能沒有那麼快。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仇華吉研究員:我個人判斷,如果沒有疫苗,生豬產能恢復至少需要3-5年;如果推出了安全有效的疫苗,這個進程會快一些,但至少也得2-3年。有人估測我國能繁母豬目前還有2000萬頭,有人估計只有800萬頭,我個人認為,大概還有1000多萬頭。現在留下的後備母豬如果要形成產能,至少需要10個月;如果現在把仔豬留作三元母豬,形成產能需要的時間就更長。那麼其中有沒有變數呢?這個變數就是,如果國外的一些養豬企業先知先覺,早就預測到了中國的豬肉巨大缺口,從去年就開始佈局,或者從現在就開始擴大產能。

目前國際情況是,美國的生豬產能大一點,但是因為中美貿易戰,他們不敢輕意擴大產能;歐洲主要養豬國,比如西班牙、丹麥、德國,總體產能有限;比較有可能的是巴西、加拿大等,這些國家有很大增長潛力。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就呼籲我們的養豬集團公司、大型國有食品企業佈局海外養豬,抓住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總之,國內豬肉供應缺口完全恢復需要3-5年,也就是說,生豬高價行情可能要持續3-5年。

豬價“兇猛”,產能恢復到底需要多久?仇華吉等大咖這樣預判

湖南農業大學餘興龍教授:生豬產能這個問題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有和沒有疫苗情況大不一樣。現在有一些人說,病毒的毒力在減弱,我覺得可能性不會太大。如果真的有發病減輕的情況,我覺得這應該是多個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非洲豬瘟的病毒變異不會那麼快。

如果沒有疫苗,完全依託生物安全措施,豬場硬件條件好的,老闆思路清晰的,知道非洲豬瘟病毒是如何傳進自己的豬場的,並採取了相應的防控措施,並且是用心做事的養豬人,依靠生物安全可能把非洲豬瘟病毒可以排除在豬場外面。但試想一下,有多少豬場,多高比例的豬場可以做到這些,只有很高比重的豬場能夠做到這些,產能才能上得去。的確有些豬場依靠生物安全措施存活了下來,或依靠“拔牙”清除了場內感染的豬隻並能正常生產, 但成功的比例並不高。因而生豬數量也還是上不去的。所以說如果沒有可靠的疫苗,5年內恢復產能我都不太看好。

當然有些東西也還不太好說,比如相關部門的鼓勵措施等,但養豬都是要自己的真金白銀投進去的,一旦失敗血本無歸。復養一次如果失敗了,可能還承受得了,如果第二次也失敗了還復養,估計也沒有這麼傻的老闆了。所以說如果沒有疫苗我真不會看好生豬數量能夠迅速的上升。如果疫苗能迅速投放到市場,情況應該會好很多,但現在還不太好說,可能再過8-12個月再去預測比較合適,因為那時候疫苗的使用情況和效果將應該能看得比較清楚。

豬價“兇猛”,產能恢復到底需要多久?仇華吉等大咖這樣預判

西班牙國家暨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非洲豬瘟病毒研究實驗室主任、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獸醫衛生監測中心教授何塞·馬紐埃爾比·桑切斯·斯凱諾(José Manuel Sanchez-Vizcaino):當非洲豬瘟病毒來到一個國家以後,肯定會遭受很大的損失,不管是農場主的經濟損失方面還是整個養豬業的損失,這都是必須要面對的情況。跟遇到其它問題一樣,這是一個危機並存的挑戰。當我們面臨這種情況的時候,豬場或是生豬行業甚至是相關人員如果不能做出積極的措施來應對的話,那承受的結果就會出乎我們的想象。

非洲豬瘟帶給我們的機遇是非洲豬瘟爆發以後,家庭農場式或小散戶會消失,這個現象在中國已經出現了,這就會形成資源高度整合,產業集中,會向著一個更專業的養殖模式去發展。剩下的養殖群體,無論是養殖戶還是專業技術人員,都是我們養殖行業的精英,只有這樣更專業、更高效的隊伍才能考慮到動物福利,考慮到生命安全,使得產業更健康、可持續發展。

隨著行業洗牌,行業會集中在大中型養殖場,無論是疾病防控、生物安全還是豬場管理細節方面,我們都會朝著一個非常專業及良性發展的道路去走,這對行業而言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這本身是一件好事情。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是小的養殖戶如果不願意學習或者跟不上節奏的話那麼自然而然會被淘汰,另外一個就是超級大的集團公司,他們在建豬舍的時候可能會選擇多層樓高層樓的養殖模式,這其中會有很多的安全隱患在裡面,這是需要提醒的兩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