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沒有港口,那杜甫的“門泊東吳萬里船”是怎麼回事?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這是詩聖杜甫寫於成都的一首七絕,名傳千古。

如果天氣狀況較好,從成都是能看到西嶺雪山的皚皚白雪,但詩聖說“門泊東吳萬里船”,從自家門口就能看到從萬里之外的東吳遠道而來的船隻,這究竟是寫實還是藝術的誇張?

成都沒有港口,那杜甫的“門泊東吳萬里船”是怎麼回事?

提起重慶、武漢、南京、上海,我們會想到長江,提起廣州,我們也會想起珠江,這些城市都港口,或靠海或沿江,航運業都非常發達。然而提起成都,人們可能想到的是成都東站、雙流機場,的確,成都的高鐵、航空在全國都可以排名前列。

然而,成都沒有港口呀!

2010年開工建設的岷江航電開發工程,投資220億元打通岷江與長江黃金水道的聯繫,這個港口位於樂山市,也被稱作成都港,成都經濟區“無港口”的歷史隨之終結。

但這個港口所在的岷江,距離成都有120公里那麼遠,而杜老先生的茅草屋位於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他顯然沒那麼好的眼神。

門泊東吳萬里船,難道只是詩聖的天才yy?

實際上,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成都從戰國末年起,就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了。

一,成都通航目的

說起成都通航的歷史,李冰是繞過不去的。

公元前272年,秦王派李冰任蜀郡太守。李冰分岷江水流向成都平原,形成郫江和檢江。兩江分別自北和西繞城,在成都東南隅匯合,從此以後,成都便可“泛舟順流,舶臚千里”。

李冰這樣做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攻打楚國,運輸士兵和糧草最重要,其次是灌溉。

成都沒有港口,那杜甫的“門泊東吳萬里船”是怎麼回事?

《戰國策》記載,張儀向楚王分析秦國在巴蜀的動作曾說:“秦西有巴蜀,方船載粟,起於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餘里。舫船……下水而浮,一日行三千餘里,不費馬汗之勞。”

成都通航之前的公元前280年,秦將司馬錯發兵攻楚,但大軍進至重慶,因糧草無法及時補充不得不停頓下來,而成都的戰備物資要輾轉陸路50多公里才能在岷江上船。

此後秦國曾數次攻楚均無功,直到成都通航不久(公元前223年),秦百萬大軍從成都直接上船順岷江和長江而下,才最終一舉滅掉楚國,並於兩年後統一中國。

數百年後,類似場景又一次上演,為了滅掉東吳令天下一統,晉武帝司馬炎命王濬在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造戰船,治水軍數萬人,並最終滅掉東吳,實現大一統。

另一位唐代詩人劉禹錫就此事感嘆道:

王睿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

想不到吧?

四川盆地古來少受戰爭之禍,但成都能成為港口,卻是為了發動戰爭。

二,航運興盛之初

回到正題,不管怎麼說,通航雖然是為了備戰,但卻讓純內陸城市的成都,實現了通江達海的願望,並由此同富饒的江浙地區有了水路聯繫。

此後,作為成都與川外其他地區交往的重要方式,水運逐漸發達起來。由於大山阻隔,成都出川的陸路方式非常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成都平原卻水系發達,四季不凍,因此水運也逐漸取代陸路成為成都人出川的主要交通方式。

成都沒有港口,那杜甫的“門泊東吳萬里船”是怎麼回事?

至唐代,成都發展成為“水陸所輳,貨殖所萃”的大都會,有“揚一益二”之說,吳鹽蜀麻往來相通,萬里橋等碼頭停泊著往來於吳蜀的船舶,沿錦江直至浣花溪,滿載糧食的萬斛船迎著朝陽在錦江上掛帆啟航,短途運銷的商船日暮則紛紛返港。

唐代詩人盧綸在《送何召下第後歸蜀》中就說“水程通海貨,地利雜吳風”。

這個時期的成都,江河繞城,流水穿街過市,杜甫甚至因此把成都稱為“江城”。而他的茅草屋就位於浣花溪畔,能夠看到“門泊東吳萬里船”的景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也正因為成都通航,杜甫才能順流而下,得到安史之亂唐軍大捷之後,欣喜若狂寫到: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由此可見,詩聖老先生無愧我國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三,航運繁榮時期

三國時,費禕出使東吳,在成都南城門外的橋邊乘舟,丞相諸葛亮臨別贈言:“萬里之行,始於足下”,此橋因此被稱為“萬里橋”。

據《成都市交通志》中記載,唐貞元年間,錦江萬里橋一帶港運繁忙,客商雲集,歌樓酒家鱗次櫛比。

往來貿易的發展也促進了成都市碼頭的發展,到了明代,九眼橋一帶形成碼頭搬運、物資倉儲轉運的集中區。

成都沒有港口,那杜甫的“門泊東吳萬里船”是怎麼回事?

沿著府河、南河分佈著不少碼頭,客運貨運分開,不同的貨物,所用碼頭也有區別。柴、米、油、鹽、棉、絲和藥材,都有專門的碼頭。成都人甚至直接以所販貨物,直呼這些碼頭為柴碼頭、米碼頭等,比如北門大橋附近的柴碼頭,南、北門的米碼頭,東門上的藥材碼頭、絲碼頭、棉碼頭等。

清康熙年間,隨著成都大規模重建,岷江上游山區木材供應增多,成都北門錦江沿岸漸成木材碼頭和木材市場。

雍正年間,東門和南門錦江沿岸碼頭成為航運交易最繁榮的地區。

到了清末,錦江沿岸逐漸形成東門、北門及南門三大碼頭區,各地所產絲、棉、米、柴、油和菸草等物品在這些碼頭集散往來。

四,衰落時期

民國時期,因軍閥割據,航道淤塞,纖道荒蕪,成都水運開始衰落。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疏浚航道,加強整頓,水上運輸一度出現繁榮趨勢,但這只是曇花一現。上世紀60年代,成都水運再度衰退,直到70年代錦江徹底斷航。

成都沒有港口,那杜甫的“門泊東吳萬里船”是怎麼回事?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都江堰的來水主要用作灌溉,岷江上修建了不少堤壩,錦江水量減少,上世紀70年代,古佛堰改造後,更是加重了這一狀況。

另一方面隨著社會和科技發展,崇山峻嶺不再阻隔,鐵路、公路等更先進、高效運輸方式的興起,隨著成昆、寶成、成渝等鐵路的修建,無論人員還是物資出入川的方式都被替代。

杜甫可能怎麼也想不到,他的現實主義作品“門泊東吳萬里船”的場景,千年之後,卻成為了一種浪漫的想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