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裡,春風邀你來看花

文/莫測

三月裡,春風來了,來撩花;春陽來了,來探花;春燕來了,來讀花;蝴蝶來了,來鬧花;蜜蜂來了,來戀花;我來了,來賞花。四面八方的遊客都來了,來大英看花,看那漫山遍野五彩繽紛、幽香瀰漫的桃花。

古今中外,人們都喜歡花。史上的宋單父喜歡種花,其高超的種花技藝曾得到過柳宗元的讚美,唐玄宗還把他請到驪山專事種花啦。

三月裡,春風邀你來看花

大畫家梵高對畫花情有獨鍾,其中又特別偏愛畫葵花。大英縣卓筒井鎮為幹屏村的村民也愛畫花,他們與梵高一樣,也很執著,不畫如綢似緞的三角梅,不畫富麗堂皇的鬱金香,不畫素雅華麗的虞美人,專門畫夭夭灼灼的桃花。

梵高喜歡畫室內靜態的葵花,村民們則喜歡畫室外動態的桃花。他們以鋤頭為筆,以大地為紙,以朝霞為色,以雨露為墨。把桃花畫在山山嶺嶺、村前屋後、溪邊道旁、七溝八灣,畫出了氣勢磅礴的繁花世界,畫出了星光閃耀的富裕之路。

白居易的“一樹紅桃亞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寫的是竹林松間的桃花。李九齡的“一樹繁英奪眼紅,開時先合佔東風”,吟的是溪畔柳岸的桃花。此外,還有秦觀、陸游、劉禹錫筆下那些生長於深山、鏡湖和城隅的桃花。我突然發現,他們吟來唱去,就是沒有吟唱我們家鄉淺丘地帶那些宛若仙子、人見人愛的桃花。

三月裡,春風邀你來看花

淺丘,是我們川南家鄉的地貌特徵。它決定了那兒沒有高山大川湖泊,沒有肥沃廣袤的土地,以栽種產量不高的紅苕玉米高粱為主。人們長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出晚歸背太陽過山,卻一直摘不掉貧窮的帽子。

“何以脫貧致富?”歷屆父母官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某一天,當他們看到那璀璨吐豔的桃花時,眼前突然一亮:貴州的杜鵑,潼南的菜花,吉林的楓葉都可以成為風景,大英的桃花為什麼不能讓她一展風采、一露芳華呢?炫麗的桃花在當地舉目可見、伸手可觸,幾乎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都栽有兩三株,開有七八枝。雖然素面朝天,樸實無華,但不論誰見到她們,都滿目生輝,滿心欣喜。如果把她們集中起來,成壟成片地栽植,栽成花徑花園花山花海,栽成規模,栽成氣勢,不就別有洞天、蔚為壯觀了嗎?

三月裡,春風邀你來看花

說幹就幹。2000年伊始,為幹屏村一改數輩人沿襲的農耕思想,在家鄉那貧瘠的土地上栽起了桃樹,栽起了新的憧憬,新的希冀。三年之後,滿樹憧憬吐翠,滿山希冀綻放:一朵綴著一朵,一簇擁著一簇,一山連著一山。從村裡開到村外,從田畎開到地角,從山溝開到山巔,再從山巔一直開到天際。開得像朝霞,絢麗斑斕;開得像海浪,此起彼伏;開得像雲煙,縹緲朦朧;開得像夢幻,多彩多姿。

山村有了桃花的掩映與環抱,突然間變得明媚了、美豔了、敞亮了。村民們看著那穿梭的車輛、如織的遊人,笑靨裡盛滿的全是桃花蜜。

三月裡,春風邀你來看花

忽兒,從天邊飄來了霏霏細雨,把本來就很清新的空氣,過濾得潔淨如洗,纖塵不染。

花容月貌的姑娘們似乎早有準備,她們馬上撐開了紅的黃的玫瑰色的雨傘。但她們似乎不是為了遮雨,而是在與桃花媲美,在與春天爭寵。接著,她們便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雨聲、歌聲、歡笑聲、讚歎聲,一起彙集,一起滋潤著這片土地,惠顧著我那渴望幸福生活的父老鄉親們。

沾上雨點的桃花晶瑩剔透,像剛出浴的窈窕淑女,白裡透紅,粉面含春,嬌羞欲滴。惹得鳥兒竊竊私語;醉得風兒眉飛色舞。甚至連我這遊子也有些春心蕩漾,鄉愁氾濫了。

三月裡,春風邀你來看花

幾隻春燕剛剛從空中飛過去,又有幾隻喜鵲從空中飛過來。她們是在航拍?還是在巡視花海?抑或跑來湊熱鬧?應該是湊熱鬧。的確,在大英卓筒井鎮,這樣的熱鬧場面以前是從未有過的,也是不敢想象的。所以誰不想去湊湊熱鬧呢?十里八鄉的當地人來了,天南海北的外地人來了,連央視節目組都來了。緊接著,寫詩的來了,每一朵桃花,都是一首田園詩;畫畫的來了,每一樹桃花,都是一幅印象畫;作曲的來了,每一山桃花,都是一部交響曲。

三月裡,春風邀你來看花

再美的鮮花,也需要綠葉陪襯。綠葉知道自己的使命,她急急忙忙擠出樹椏枝頭,伴陪在桃花左右。儘管人們把目光、鏡頭、筆觸都對準了重重疊疊、鋪天蓋地的桃花,綠葉照樣忠於職守,任勞任怨,為能當上護花使者而驕傲著、自豪著、愜意著。與綠葉一樣陪襯桃花的還有水榭畫廊的村落民宅,碧波粼粼的山灣堰,競相開放的油菜花,以及被譽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的卓筒井和矗立其間的曬鹽筒井。

有了那麼多粉絲,那麼多綠葉,以及村民們的悉心呵護,桃花便肆無忌憚地開放著,如火如荼地開放著,奢侈豪華地開放著。開得大地熱火朝天,開得遊客賞心悅目,開得村民心花怒放。開出了早春的盛宴,開出了桃花的節日。誰來了這兒,都會感嘆,都會震撼,都會樂不思蜀、流連忘返。

三月裡,春風邀你來看花

幾枝含情脈脈的桃花斜虯小徑,然後向遠方來客頻頻招手,似乎在說:“歡迎您們到大英來!”

不經意間,粉嫩嫩、嬌滴滴的桃花觸摸到了我的髮梢、臉龐。頓時,我感覺渾身都被春意浸淫,都被桃花驚擾。於是,我馬上擺出poss,與桃花親密地合了影,然後發在了朋友圈。結果引起轟動,都在問那是林芝還是花果山?

雨霽天晴,漫步于山歡水笑、玉樹瓊枝之間,看著那些擁吻著、依偎著、攀附著、糾纏著,爭先恐後怒放著的桃花,我似乎聽到了呢喃的花語,聞到了馥郁的花香,似乎誤入了陶公筆下的桃花源,似乎看見了桃花仙子下凡人間。如果當初桃花仙子看見了大英卓筒井鎮為幹屏村那一望無垠、眼花繚亂的桃花的話,她一定不會羨慕南天門下那個“一片青山,幾灣綠水”的小桃園了。

桃花三千里,春色滿大英。來吧,三月裡,大英邀你來看花。來沐一身春光,來赴一場豔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