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先鋒領航,六安一位教師紮根鄉村20餘載

郭微微, 1998年8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現任教於六安市金安區東河口鎮順河店學校,是一名紮根鄉村教育20餘載默默堅守的一線教師,更是一名有著14年黨齡時刻履行誓言的好同志。她是六安市骨幹教師、金安區首批教學能手、第二批學科帶頭人、“巾幗建功”先進個人、金安區模範教師、師德先進個人、第二屆“皖西好老師”稱號獲得者,榮獲過省、市、區各級各類表彰。長期以來,她用“愛心”滋潤著教育這方熱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祖國的“花朵”,用青春和愛心譜寫了一首首動人的讚歌。

立德樹人,先鋒領航,六安一位教師紮根鄉村20餘載

十八入職,初心彰顯


  1998年8月,剛剛踏出校門的小郭懷揣對教育事業的無限憧憬,回到了她的母校——原六安市東河口鎮順河店小學任教。在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她很快地進入了工作狀態,並得到了校方和學生家長的一致肯定。她關心學生,把每個孩子都看作是自己的弟弟妹妹,成了學生們口中的“姐姐老師”。

立德樹人,先鋒領航,六安一位教師紮根鄉村20餘載

小偉,是她所帶班裡一個“特殊”的孩子,說他“特殊”,是因為他已經11歲了,還不太能說清楚話。母親是外地人,父親外出打工,家裡還有一位年邁的爺爺。小偉由於無人照顧,身上總髒兮兮的,同學們都不願意和他交往。一次下雨天,他光著腳來上學,郭老師把他拉進了辦公室,打來熱水給他洗腳,自己掏錢為他買了襪子和雨鞋。這樣,她漸漸更多地注意他,走近他,發現這個孩子也有很多優點。在她的關心開導下,小偉漸漸和別的同學說話了,雖然說不了很長的句子,但是能夠表達自己的意思了,同學們也不像以前那樣去嘲笑他,而是像郭老師一樣去關心他。小偉也長大了似的,每天早晨總是要等在學校門口,看到郭老師來了,樂呵呵地衝過去叫一聲“郭老師”,要她摸摸他的頭,才一蹦一跳地跑進教室。


  就這樣,她在那所村小學裡踏踏實實地幹了三年,每天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唱歌、一起做遊戲,一起快樂成長!

立德樹人,先鋒領航,六安一位教師紮根鄉村20餘載

廿年奮鬥,築建初心


  2001年8月,鑑於郭老師對工作的高度負責和教學成績的優異,她被調至原東河口鎮順河店初中任教。在那裡她重新出發,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和業務磨練,漸漸地也變成了學生口中的“老郭”。

  2002年秋學期開學,學校委以重任,教務處讓她帶了兩個初二班的英語,一個初一班的英語兼班主任。工作量瞬間加大,但她深知這是校領導和所有學生家長對她的信任,不能辜負了他們的信任,更不能辜負那些孜孜以求的孩子們。每一個清晨,她總是第一個出現在早讀課堂裡,陪著孩子們一起朗讀、背誦;每一個難得的假期,她又努力地充實自己的知識。因為她深知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在不斷地學習深造中,她取得了漢語言文學和英語兩個專業的本科文憑。

  郭老師原定於2004年5月結婚,可一想到兩個畢業班的孩子們馬上要中考了,為了不耽擱兩個畢業班的教學,她不顧家人的反對把原定的婚期推遲到了10月。當然,那一年的中考成績揭曉後,孩子們的英語成績是他們送給她最好的結婚賀禮。2006年7月底,她的第一個孩子出世了,嗷嗷待哺,可那時郭老師帶了兩個畢業班英語,一個初二班主任兼英語老師。秋學期開學,她在所有人驚訝的目光中回到學校,一位年長的女教師說:“小郭,你屬於晚育,有6個月的產假,你怎麼一天假也不休呢?”她說:“我家離學校近,寶寶來討奶喝方便。”大寶是這樣,二寶也沒有搞特殊。二寶一滿月,郭老師又一次在所有人驚訝的目光中回到了學校,回到了她的另一群孩子們中間。她說有了孩子,當了媽媽,更不能耽誤那些媽媽不在身邊的孩子了,否則,對不起媽媽這個稱呼。何況,她是學生們的‘老郭’”。是啊!“老郭”!多麼親切、多麼溫馨地稱呼,學生們一屆屆地傳承著這個特定的稱謂,就如同她對孩子們一成未變的愛心一般,成了學校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郭老師從教21年,幹了20年班主任。她對孩子們嚴慈相濟,既是嚴師,又如慈母。曾經有個學生家長“忌妒”地說:“哎呀!我家的小孩跟郭老師比跟我都親,有什麼事不跟我講都願意跟郭老師說。”每每在逢年過節的集市上,她的身邊總能聚集著一些學生,甚至還有已成家立業的學生帶著孩子來看她,好不熱鬧。人們的口口相傳,“郭老師”“老郭”可成了學校一塊響亮的招牌。

立德樹人,先鋒領航,六安一位教師紮根鄉村20餘載

紮根鄉村,不忘初心

  小亮,一個苦命的孩子,5歲時父母在一次事故中雙雙離世,與一個年邁多病的奶奶相依為命。他的學習成績不錯,可是從小就失去了父母的愛,明顯地內向和自卑。剛上初一,郭老師就注意到他。在聽說了黃亮的家庭情況之後,她經常找他談心,關心著他的學習和生活。每逢換季,總是不忘給他添置一兩件衣服。慢慢地,同學們也在郭老師的帶動下開始關心小亮同學,幫助他學習。第一學期期末測評,小亮就考了全年級第九名的好成績。小亮的奶奶患有嚴重的關節炎,行動不便,但她卻冒著嚴寒,忍著疼痛,帶著二十個自家母雞下的雞蛋來到郭老師家,含著熱淚感謝郭老師。她收下了老人的二十個雞蛋後,在老人裝雞蛋的布包裡偷偷塞了一百元錢。


  初三的體育加試,好多孩子們都買紅牛飲料喝,只有小亮一個人悄悄地躲在遠處。郭老師看到了,就買了兩瓶讓班裡的另一名學生給小亮,並讓他說是自己中獎中的,多了喝不了。那年中考,小亮以685分的高分被毛坦廠中學錄取。但學費咋辦呢?這個本不該她考慮的問題讓她蹙起了眉頭,於是她和學校校長一起去了毛坦廠中學。在毛中的關心下,毛中免去了小亮三年的學費,並每月補助200元生活費。這在一些家庭裡似乎微不足道,但對於小亮來說這無異於雪中送炭,小亮順利讀完高中,並在高考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本來他是可以填報重點院校的,但他毅然選擇了一所師範院校,他說會做一名像郭老師一樣的好老師。


  轉眼到了2009年,孩子大了,該上幼兒園了。有人建議郭老師是不是該往城裡挪挪,於是她和幾個同事一起參加了金安區教育局主辦的“選調考試”,併成功考入位於市政府和區政府附近的望城崗小學。8月31日,原本她帶班主任的八年級(2)班的學生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有幾個女生當場就哭了。孩子們說,老郭走了,我們怎麼辦?他們給她寫信、打電話,希望她回來。班長在信中寫到:“你曾是我們所有人的夢,如今卻是我們所有人的痛。”在經歷了三個月的思想鬥爭之後,她提出申請,請求調回順河店學校。有朋友勸她說,“你好不容易進了城,為了自己的將來,特別是為了孩子的將來,你都應該留在城裡。”對於別人的不理解,她笑著說山裡的娃娃們更需要她。此時,她成了別人口中的“傻帽”。


  郭微微老師任教20多年來始終腳踏實地、兢兢業業、銳意進取。學生評價她的英語課是幽默風趣的語言+隨口拈來的例子+生動到位的講解,孩子們評價她和他們的關係是亦師亦友。在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她服從上級安排,指哪兒打哪兒,哪裡有困難往哪裡上。有英語老師請假課她帶,有班主任卸任她頂。郭微微總是迎難而上,她沒有止步不前,也沒有因為取得的成績而驕傲自滿,相反她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向更遠的目標前進。


  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以來,她認真學習,不斷提升,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面對黨旗曾經許下的諾言。在“亮身份 比貢獻”活動中,她用“不忘為黨育人的初心 不改為國育才的立場”來要求自己。她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用自己的言行去引領學生,給學生樹立榜樣,她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努力做一個有現代教育思想的教師,將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做最好的自己。


  “願留初心育桃李,甘為綠葉護紅花”,郭微微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了對黨的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忠誠;詮釋了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心和愛護;堅守著對鄉村教育的執著和理想。她說成績只屬於過去,對黨的教育事業的熱愛才是她永恆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