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調整在所難免,買房上車要不要再等等?

3月9日,註定會被記入全球經濟發展的史冊。

這一天,全球股市罕見大幅震盪,美股三大指數開盤全線重挫,標普500指數下跌7%,觸發熔斷機制,三大股指全部暫停交易15分鐘。這是自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美股首次因暴跌熔斷,也是美股歷史上的第二次熔斷。

與此同時,國外疫情還在不斷擴大,全球形勢千變萬化,隨著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度不斷增強,國內股市受全球市場影響也越來越明顯。不過,截止3月10日上午,A股表現穩定,在3000點附近浮動,並沒有出現相應震盪。

為此,業內認為,在疫情防控方面,中國走在全球前列,已經取得有效成果,因此全球市場震盪時,中國股市並未受到較深波及,這是比較積極的信號。


美股暴跌是否會影響中國樓市?


美股“熔斷”將會給中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還需時間進一步觀察,不過從當前的市場表現來看,國內市場比較堅挺,如果美股市場持續走低,全球經濟將“一損俱損”,長期來看,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比較消極。

短期來看,中國社科院財經院綜合經濟研究部副主任、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馮煦明認為,當前國內金融市場的表現相對而言會更加積極,一是國內疫情已經基本穩定,與海外形成周期差;二是A股目前估值水平並不高,基本不存在擠泡沫風險;三是二三季度的逆週期政策力度會加強;四是海外資金對人民幣資產有長期增加配置的需求。

不過,隨著全球經濟不斷融合,市場衰退會引起連鎖反應。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洪灝表示,全球供應鏈一體化如此之高,以至於所有國家都必須進行無縫合作才能使其正常運作,中國產能很可能將在3月底或4月初完全恢復,但世界其他地區的情況可能並非如此。中國也不能唱獨角戲。這或許是許多人沒有考慮到的、供應鏈中斷提高全球衰退的可能性。

實際上,美股暴跌之前,中國正在從疫情中逐漸恢復,但受疫情影響,中國經濟增速觸底已成大概率事件,本身就面臨逆週期調解壓力。此次,美股暴跌進一步加劇全球經濟下滑,讓全球經濟進入“洗牌”頻道的同時,將進一步刺激中國經濟做出調整。

中國會採取哪些措施促進經濟發展,還未可知,不過對於這種調整預期,購房者心理可能會產生疑問,這是否會影響到購房,換言之,當下是不是合適的購房時機?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房地產在中國經濟調整中的作用。

當前,最受關注的經濟建議,來自於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任澤平,他提出應對沖疫情和經濟下行,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新基建”,並把建立居住導向的新住房制度和長效機制作為“新基建”的軟內涵,不過,對於房地產的提及僅此一句,著重製度層面建設。

“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還是靠投資,房地產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可以達到25%左右,要穩投資,肯定需要穩房地產。”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穩房地產投資的前提是房住不炒,他強調,不要期望或靠房地產刺激來拉動經濟,它的邊際效應是越來越弱的。

實際上,在官方層面,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和“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近期被反覆提及。比如3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財政部、中國銀保監會召開會議重申房地產定位,並表示要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

然而,宏觀調控方面的“穩”和“寬鬆”仍然被很多購房者解讀為樓市鬆綁的信號,尤其此前建行、工行、浙商銀行等均被傳出房貸比例放鬆的消息,雖然已經闢謠,但很多人仍然認為,整個房地產市場從信貸這裡開了放鬆的口子。


信貸政策放鬆了嗎?


為了進一步調查樓市信貸政策的鬆緊,90度地產通過電話和走訪形式對北京的11家銀行機構做了調查,結果顯示,信貸政策並沒有放鬆,當前的執行標準仍然是首套首付比例35%、二套首付比例分別為普宅60%、非普宅80%。

“沒有接到通通知”,這是90度地產調查得到最多的回覆,包含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北京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廣發銀行、渤海銀行等在內銀行均明確表示,北京的購房貸款比例沒有發生變化。渤海銀行的工作人員表示,信貸放鬆需要國家調控形勢放開,但現在調控方向不是往這方面走,對於居民使用金融槓桿購房的行為,國家要求降低槓桿,所以對貸款買房本身進行嚴格控制。

90度地產進一步調查發現,當前有部分銀行推出了新的貸款產品,比如光大銀行推出了針對醫護人員的天使貸,最高額度30萬元,最長可貸款3年。渤海銀行也推出了信用貸,最高額度同樣30萬元。這些政策都是針對醫護人員,由於額度較低,顯然不會影響醫護團體的購房需求。

可見,北京依然嚴格把控並執行“房住不炒”的政策方向,不過,北京以外的其他區域確實出現了信貸政策調整,比如浙商銀行將非“限購”城市居民家庭購買首套個人住房的首付貸款比例從原來的三成(30%)調降至二成(20%)。

對此,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浙商銀行首套首付的調整符合相關政策規定和要求,中央在房地產政策方面本來就留有一定的彈性,比如非限購城市首付可以上下浮動5%,只要在政策監管範圍內,實際上,出現了一些變化都是正常的。

“只不過這個政策放在特定時期相對敏感,但並不意味著房地產的調整政策發生了變化,這些屬於原來的政策範圍,不需要過度解讀。從浙商銀行來說,它可能認為這塊業務需要重點發展,這是個體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處於換軌過渡期的房貸利率卻有所下降。自從去年8月央行進行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以來,1年期LPR已經下降20個bp,而5年期則下降10bp。平安銀行一位負責房貸業務的員工表示,執行LPR利率制度以來,北京房貸利率比去年降了0.1%,LPR由4.85%降到4.75%,在此基礎上,首套加55個基點,二套加105個基點。

不過,溫彬表示,貸款利率換軌屬於中性行為,此前的固定利率和換軌後LPR加點利率是一樣的,要保持調整前後利率水平基本穩定,實行LPR是為了提高利率傳導效率,而近期利率下降是利率市場化本身的帶來的結果。


現在是買房的好時機嗎?


房地產信貸政策並沒有根本上的變化,房地產其他領域的放鬆政策也出現較多反覆,比如駐馬店降首付政策和廣州商辦政策均被撤回,海南更是出臺全面實施商品住房現房銷售制度,進一步收緊房地產市場。

限購沒有根本上放鬆,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短期不會重回上行週期,持續了一年多的下行週期還將繼續,除此之外,購房者還需要考慮一點,那就是房地產市場是否有出現下降的可能。

這就必要考慮疫情因素,如果全球疫情持續擴散,未來不僅是房地產,整個全球經濟也會遭到重創。以美股暴跌為例,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美股熔斷對全球和中國都會帶來重大影響,對房地產行業來說,中國房地產繼續上漲概率或被壓制,現在房地產幾乎等同於“金融產品”,在市場上恐慌情緒帶動下,房地產等傳統的避險板塊可能無法逃脫下跌命運。

鑑於穩定仍然是房地產政策的主基調,未來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彈性有望進一步增加。溫彬認為,2020年房地產的信貸政策基調還是會保持平穩,根據各個城市的具體運行情況,增加房地產政策的相應的彈性,這是能夠看到的。

雖然,從基本面上看,當前並不是特別合適的購房時機,但這並不意味著完全沒有機會,從2020年樓市表現來看,業內比較看好人口、產業、基礎設施等方面較好的城市,如果必須做選擇,可以參照如下判斷: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今年成交高峰在都市圈外圍城市,比如廣州周邊的惠州、珠海、中山等,隨著外圍城市基礎設施提高建設提速,外圍城市樓市情況會好很多。其次,非熱點的省會城市也值得關注,為了響應建設強省會城市,當地政策力度較大,同時,這也是國家支持的19個都市圈的建設。“總體而言,一線城市的外圍區域,交易量增長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合碩機構分析師郭毅認為,如果棚改政策不出現大的改變,依然保持持續收緊狀態的話,2020年樓市大概率還是一二線城市走熱,三四五線城市當中的絕大部分可能都會由於棚改降溫而進入到逐漸走低的狀態。

“一線城市基本面沒有問題,二線城市有更靈活的政策支持以及相對較好的產業基礎,人口政策逐漸寬鬆產生的人口的虹吸效應,對樓市能夠形成一定的助力,而三四五線城市目前沒有利好支撐,如果沒有棚改這種地緣性內生需求可能會遇到較大風險。”

全球經濟調整在所難免,買房上車要不要再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