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成為下一個茅臺的可能性

五糧液成為下一個茅臺的可能性


五糧液成為下一個茅臺的可能性


茅臺和五糧液都是我國白酒業的兩大驕傲,享譽全國。2010年前,五糧液發展的相對更快一些,之後茅臺在2013年完成了收入的反超,並不斷拉大差距。

究其原因,主要是產品定位和營銷機制兩個主要區別。

從產品定位來講,茅臺屬於典型的醬香型白酒,以本地優糯高梁為原料,用小麥製成高溫曲,而用曲量多於原料、

出酒率高,但工藝時間較長(需要1年制酒+3年存儲+1年勾調後放置),因此,茅臺可以專注做純粹的高端白酒(普通飛天茅臺,生肖茅臺等),還有一些陳年基酒可以勾兌更高等級的陳釀酒(精品酒、年份酒等),老酒儲存量足。碎高粱可以釀王子酒,酒糟可以釀迎賓酒,系列很清晰,定位也很準確。

而五糧液則是濃香型白酒的代表,五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五種糧食為原料,五糧液的出酒週期僅為三個月".這種時間的差異決定了茅臺的量和五糧液的量是不可比擬的。但高端酒出酒率需要悠久歷史的窖池做支撐,因此大量的次級酒都去做了系列酒。在高端白酒這塊的量五糧液不如茅臺,但副線產品較多,品牌也較為混亂,出現眾多系列酒,也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五糧液這個主線高端白酒的市場形象。

從營銷機制來講,茅臺的控價措施做的相當到位。2013年三公禁令出來之後,加上塑化劑的影響,白酒市場陷入極大的低迷,茅臺做了很好的保價控價措施,嚴守出廠價,不讓經銷商利益受損,一些當時積極打款的經銷商成為了現在的中流砥柱。

而五糧液當時策略出現一定的失誤,通過降價來保市場,但卻損傷了之前高價拿貨的經銷商的積極性,加上市場品牌混亂,價格下去再起來就相對難了很多。

好在五糧液近年來做了一系列調整,清理眾多不靠譜的子品牌,主線產品提質控價,經銷商渠道從以前的不掙錢到現在有利可圖,慢慢扭轉了之前的不利局面。雖然說,茅臺已經先行一步,但五糧液也同樣步入了正確的軌道。

五糧液成為下一個茅臺的可能性


下來我們來分析下五糧液成為下個茅臺的可能性:

在行業地位上,整個白酒行業中,五糧液名列第二。在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中華品牌戰略研究院共同主辦的“華樽杯” 中國酒類品牌價值評議中,其品牌價值在酒類200強中名列第二,僅次於貴州茅臺。

就企業榮譽而言,五糧液酒自1915年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五糧液酒又相繼在世界各地的博覽會上,共獲39次金獎。1995年再獲巴拿馬第十三屆國際貿易博覽會金獎,鑄就了五糧液“八十年金牌不倒”的輝煌業績;同年,企業在第50屆世界統計大會上,榮獲“中國酒業大王”稱號;

2002年6月,在巴拿馬“第20屆國際商展”上又一次榮獲白酒類唯一金獎。次年又再度獲得“全國質量管理獎”,是國內唯一兩度榮獲該獎的企業。

2010年6月,五糧液在上海外灘舉行了“獻禮2010上海世界博覽會”品鑑活動中五糧液獲得上海世博會評選的酒類最高獎項——千年金獎。

五糧液的產品銷量數據表示據2003年,五糧液系列酒共銷售16.89萬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33億元、淨利潤7.03億元。 2006年,五糧液系列酒共銷售18.97萬噸,實現酒類主營業務收入733337.37萬元;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中披露:本期消費稅為54327.52萬元。

2008年,五糧液系列酒共銷售五糧液系列酒7.58萬噸,同比2007年減少22.5%。實現營業收入79.33億元,增長8.25%。2009年,五糧液系列酒共銷售8.45萬噸,比2008年同期增長11.48%。

2016年,五糧液系列酒共銷售量14.87萬噸,較2015年13.74萬噸增長8.25%。實現營業總收入245.44億元,較2015年216.59億元增長13.32%。

2017年,五糧液銷售收入突破800億元,利潤突破140億元。次年,五糧液集團實現銷售收入930億元。

五糧液成為下一個茅臺的可能性


五糧液成為下一個茅臺的可能性


儘管如此,五糧液想要超越茅臺還存在眾多問題。

目前白酒行業的特徵:整體的白酒行業的年增長5%左右,僅僅只是GDP的1/2;高端白酒目前年需求量3萬噸左右,整個市場供應的高端白酒不到3萬噸,高端白酒佔整個白酒的比例5%左右.中低端白酒主要以地方區域白酒為主,全國性的品牌的銷售受當地消費的影響銷售成本高局不下.白酒的毛利較高,行業的整合難度較大,目前中國有白酒企業1.6萬家。並且茅臺當下市值1.23萬個億,五糧液才4793.79個億,而且茅臺每年的業績都在穩定增長。

對於老一輩的人(包括上層階級)對茅臺認可程度超越了所有酒。舉個例子,我一個大哥,師級。買茅臺需要小心翼翼,反正非常非常小心,但是別人送某液,看都不看一眼兒的。曾經去瀋陽參加一個朋友聚會,認識了許多相聲大咖,我後到,別人知道我是茅臺來的,直接把桌子的某濃香白酒停了,只認茅臺(我帶的是茅臺集團旗下的一款產品,也是很不錯的)。

並且茅臺集團擁有中國最頂尖的調酒,品酒師團隊,很多酒企年薪百萬都挖不走。出於工藝的不同茅臺集團每年有相當數量基酒作為存放,老酒儲存量非之足。

普世價值認為,醬香白酒對身體傷害最小。事實確實如此,純糧食固體發酵多次取酒,產量有限,地域生產限制等等。

總之高端白酒,醬香濃香各入各眼,本身並沒有優劣之分,兩個領軍者都能大發展,才是白酒行業的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