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房子“加電梯”,老人站出來反對:拒絕補償、也不要錢,不同意

買房過程中,注意事項太多了,僅僅在“哪些房子不能買”這一個話題方面,有經驗的人說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有一種房子在過去20年非常盛行,但是現在幾乎銷聲匿跡、不被建議購買的,那就是小產權房。

小產權房因為房產性質的特殊性,決定了這種房子不可能長久,從土地出讓開始就沒有經過國家正規途徑和手續,所以合法性存疑;另一方面在交易過程中,沒有經過審查備案,所以買賣合同屬於無效手續。

在商品房買賣市場,除了小產權房不能買之外,還有一種房子也不建議買,那就是房齡超過20年的“老破小”房子,房子滿是歲月的痕跡,經過幾十年的時間刷洗之後,這種房子滿目滄桑,就算你要購買,在銀行按揭貸款方面也受到很大限制,不少銀行直接規定,房齡超過20年的拒絕貸款。

且不說喜新厭舊是人之常情,就算在居住舒適度方面,房齡超過20年的房子住起來也非常不舒服,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房子年齡大,很多設施設備年久失修,例如線路老化、水管生鏽、外牆掉落、屋頂防水壞掉等;20年前的多層住宅沒有電梯,上下樓都是爬樓梯,居住舒適度已經沒有現在的高層電梯房住宅舒適;小區公共配套設施資源缺少,例如沒有停車位、沒有物業服務,最終導致小區髒亂差、擁擠不堪。

老小區換新裝,一方面在發展新的住宅同時,也為存量房產迭代做好了準備,根據國家規定,從2019年開始,將對全國超過17萬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根據住建部的預估,老舊小區改造設計金額高達4萬億元,期限設置為5年,預計每年投資金額達到8000億元以上。

改造涉及到小區的方方面面,是對小區的再次昇華和提高,但是有一項升級很多人表示出了不同意見,那就是多層住宅如何加電梯的問題,住在多層住宅高層的住戶表示雙手支持,但是住在一樓二樓的人們表示很不高興,各有各的道理,特別是一樓居住時間幾十年的老人們給出了自己的意見,一聽說老舊房子“加電梯”,老人不高興了:拒絕補償、不要錢、但是也不同意!為啥呢?主要有3個方面的原因:

1、帶來的升值問題。

在20年前,電梯房還沒有普及開來,那個時候多層樓梯住宅是非常流行和時髦的,也是城市化的象徵,多層住宅上下樓只能依靠步行。基本上在6-8層左右,樓層越高,房價越便宜,因為住得越高表示要爬的樓梯就越多,居住舒適度就會下降。

房價較高的一般是二樓、三樓。然後是一樓,最後才是四樓、五樓、六樓。這是傳統多層住宅的房價高低次序。一樓老人表示,自己在這裡住了幾十年了,當初買房子的時候房價就比六樓價格高,但是加了電梯之後,這種次序就倒過來了。六樓最高興、六樓還有送的大面積閣樓和露臺,所以可能房價升值最快,相比之下自己的房子貶值了。

2、底層的住戶隱私問題。

多層住宅老房子加電梯,安裝在哪裡呢?很顯然,根據已經實施的經驗來看,基本上都安裝在樓棟北側的樓梯位置,電梯進出每一層之後,想要進家,還需要上半層、或者下半層,這都還不算。關鍵是對一樓的居住隱私帶來了影響。

電梯是一個公共通道,上下電梯的時候,都有很多人等待電梯,特別是一樓位置,會有整個樓棟的人在這裡等待,但是傳統的多層住宅都是南北通透的,一樓住戶在北側也有房間,這樣一來,等待電梯的人很容易看到一樓住戶室內情況,所以住起來不舒服。

3、電梯以後的長期運行維修費等。

電梯是一個消耗品,有的電梯安裝費20萬元,有的電梯安裝費50萬元,這還僅僅是首次費用,電梯需要運行,時間長了之後必然會產生損耗或者壞掉,電梯運行的費用和電梯壞掉維修的費用,在以後也是一大筆開支,一樓老人表示,自己既然不需要乘坐電梯,是不是就意味著可以不繳納這筆維修費用?

筆者認為,以上都是實際存在的情況,但是存量房產換新裝,是時代的需求,也是城市升級換代的需要,老房子加電梯也是為了方便大多數人生活,雖然說確實對一樓會有影響,但是在多方面權衡之下,可以適當給一樓一些補償,彌補帶來的不便和缺失,未嘗不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