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印象話語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明金融與經濟的關係,要求充分認識金融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紮紮實實把金融工作做好。


“簡政放權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權是要觸動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2019年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記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即使在經濟放緩的背景下,也仍然需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來進行改革。


“我們確實有些外部壓力,但這正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考量。”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參加“第十一屆陸家嘴論壇”時表示,巨大的市場潛力正在拉動中國經濟增長,不管發生什麼情況,長期向好趨勢不會改變。


“從國際經驗來看,養老金改革應該抓緊,因為可能越拖越難。”

——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2019年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表示,全球或者說全球大多數國家都面臨著養老金缺口,都有可能出現不持續,中國可能出現的不持續更為嚴重,我國的養老金改革應該抓緊。


“要讓違法違規者及時受到足夠嚴厲的懲處。”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認為,違規違法成本太低,只能助長踐踏法律的行為持續發展。為此,監管部門必須敢於鬥爭、嚴格執法,堅決捍衛法律法規的尊嚴。


“不能讓老百姓手中的票子變‘毛’了,不值錢了。”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堅守幣值穩定目標實施穩健貨幣政策》的文章中指出,評判和衡量貨幣政策,根本上是要看其是否有利於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適當的貨幣條件可以促進財富增長,不適當的貨幣條件可能加劇財富分化和金融風險,甚至引發社會性問題。


“必須敬畏市場,尊重規律、遵循規律,毫不動搖地推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國新辦舉行的“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發佈會上強調,必須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敬畏風險,以推進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這個世界已經不是30年前、50年前那種搞高關稅、貿易戰一打就靈的時代了。”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認為,現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犬牙交錯的時代,誰也離不開誰,誰也贏不了誰,誰也替代不了誰。貿易戰、關稅戰不得人心,既不得中國的心,也不得美國的心,也不得世界的心。


“Libra要成為一種貨幣還要走很遠的路。”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移動支付創新服務產業升級及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表示,貨幣是一個國家的主權,而大國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對貨幣主權的控制。


“在A股市場中,有很多投資者賺不到錢,主要還是因為頻繁地換股,一次次去追漲殺跌、刀口舔血、飛蛾撲火。”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對於普通的個人投資者來說,應該樹立不頻繁交易的理念。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