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亮:2020年中國乳業發展四大趨勢及建議

導讀:宏觀經濟及消費低迷作用於實體乳製品行業,促使乳品消費總體增長明顯放緩。2019年按照生乳折算乳品消費總量約4300萬噸,比2018年上升2.3%,較2015年下降4.4%。市場競爭加劇,集中度大幅提升 ,產品同質化嚴重,產能巨大,生產成本日益高漲,企業融資難,以奶粉為例,2019年奶粉產能約75%閒置,閒置率比2018提高8%。與此同時,進口保持較快增長,2020年進口對國內液態奶及奶粉價格體系將實現量變到質變影響。

一、市場新的變化

1. 龍頭企業品類延伸和業務轉型

2019年,由於具備強大品牌效應和全渠道佈局,龍頭企業藉助上述優勢加快橫向業務延伸,佈局咖啡、礦泉水及飲料業務。在傳統乳品業務增長大幅放緩背景下,通過嘗試橫向延伸,有助於提升企業在未來業務增長的持續性,但由於上述業務已經不再是藍海,在國際大品牌及本土優勢品牌盤踞下切入上述領域,比拼的是渠道和品牌拉伸能力,對於乳品企業而言,有棗沒棗打一杆子試試。這是對於傳統乳品龍頭企業對未來破局的一種嘗試。

對於專業程度較高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加快向專業營養食品轉型,這符合當前中國人口變化、專業性延伸和渠道變革等趨勢。中國的大健康是一個消費者意識不斷提高、科技研發不斷進步、產業細分和分工不斷完善的過程,對於企業而言,打好基礎,搞好研發,推動渠道轉型等工作。

2. 新零售渠道加快推進

隨著大型電商平臺深入鄉村以及這些地區零售渠道連鎖化發展,給企業下沉市場打下堅實基礎,進而實現全渠鋪貨的同時,極大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從消費角度來說,2009年,我撰文認為,未來中國消費量增長潛力最大地區來自三、四線市場,而事實證明這些年,整個快消品量級增長均來自三、四線市場。因此,毫不誇張地說,未來誰佔據三、四線市場誰將贏得未來。而三、四線市場渠道建設將是重中之重,近些年三、四線市場渠道加快連鎖化發展,同時大量假冒偽劣產品開始從市場剔除出去,這讓品牌知名度較高龍頭企業的大量高端產品迅速進入並獲得巨大紅利,實現業績高於行業平均速度增長。

另一方面,無人零售、生鮮電商、社區店等等在一、二線及部分三線市場快速發展,極大提升了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所謂“新零售”本質上就是圍繞“既發現消費即解決消費”而展開的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為核心的零售形式。乳品企業在新零售模式探索方面始終走在整個食品前沿,大型企業藉助生鮮平臺、無人冷藏自動販售等,繞開高成本的自給配送方式,實現低溫產品高效的動銷,打破了區域低溫企業原有的物流優勢。

專業母嬰連鎖店快速發展,從以傳統母嬰產品為主向以專業產品為核心進行重大調整。特別是三、四線母嬰快速連鎖化,讓國產奶粉龍頭迅速崛起打下堅實基礎。2019年約40%單體母嬰店退出市場,但一大批新型連鎖化、專業化、服務化母嬰系統湧現,他們將從傳統母嬰服務向多元專業服務產業轉型,在三、四線市場,專業母嬰店將成為專業食品和專業服務向結合的新型零售業態。

3. 國際化發展從資源佈局到市場開拓

2010年以後,中國乳業開啟國際化發展。經過十年佈局,企業初步建立起海外生產基地,掌握部分優質低價奶源,同時在技術提升和國際科研合作初步取得成效。在此背景下,龍頭企業開啟並加快海外市場拓展。我們知道,當今世界乳品增長最快地區主要集中在亞洲、南美和部分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其中尤其以東南亞和西亞消費增長最快。而中國已經與東盟貿易自由,龍頭企業率先佈局東南亞和西亞地區,依託當地併購工廠加上海外原料,打造一條完整產業鏈體系。而更多的是在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專業營養產業,國內企業加快對歐洲、新澳地區投資,並積極開拓當地及海外市場。2019年可以說是中國乳業海外市場拓展元年,也是在經歷重大安全事故以後,經過多年努力,積極、自信邁向國際市場的開始。

二、2020年展望

從目前經濟格局看,儘管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總體有三個判斷:一是中美之間在未來一定是博弈與合作相結合,大體上經貿合作應該向好的一面延伸,我們分析認為,未來以美元為主貨幣體系將長期面臨貶值趨勢,這意味著以美元計價進口商品將更具有價格優勢,同時國際乳加工資產將更加便宜,這為中國迎來第二個海外併購高潮打下基礎;二是中國經濟將經歷短暫低谷期,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以及“一帶一路”深入海外投資,中國經濟未來前景會向好發展,加之人民幣升值預期明顯,中國消費購買力將進一步增強;三是儘管出生率下降,但中國人口仍然可以保持1%增長,嬰童產業有很龐大消費基礎,同時老齡化開啟讓健康產業迎來春天,在量需基礎上以提升品質為核心的需求仍然成為產業巨大動力。

三、促進奶業發展的若干建議

我國奶業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仍面臨生產效率不高、利益聯結機制弱、產品結構不合理、人均消費量低等諸多問題。

從消費層面看,我國人均乳製品消費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發展中國家的1/2、奶業發達國家的1/7;乳製品產品結構仍有待調整,液態奶多、幹乳製品少;常溫滅菌乳多、巴氏殺菌乳少。促產業發展建議:

1. 從飼料、技術、養殖模式方面降成本

一方面加快國內草資源建設。《全國苜蓿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促使國內我國苜蓿產業發展顯著提升。同時,通過“糧改飼”項目引導、優化國內種植業結構,擴大青貯玉米和優質牧草種植面積,推動逐步建立與現代畜牧業發展相適應的優質飼料種植業結構。

另一方面提高養殖技術。通過機械化生產、TMR飼餵普及等措施,提高飼料轉換率。如近期山東華澳大地研發推出“全自動中央廚房”,打造智能飼餵模式,能夠有效提升飼餵效率,縮短一半飼料製作時間;提高飼餵精準度,每天每頭牛飼料成本可降低2%,精準飼餵可增加產奶2%。

此外,發展適度規模養殖。堅持以“種養結合”作為國內奶牛養殖發展模式的方向,可通過專項資金補貼、減稅減費等措施引導發展適度規模化和適度精細化。2019年,中央財政加大對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針對奶牛家庭牧場優先支持存欄量50—500頭之間的中小規模牧場。

2. 加快產業鏈聯結機制建設降風險

在內蒙古、黑龍江、河北等奶業主產省(區)試點“奶農+合作社+公司”的奶業發展模式;促進乳品消費宣傳,加大奶業公益宣傳,支持媒體大力宣傳奶業成效,樹立中國奶業的良好形象,提升廣大群眾對國產奶的認知度和信任度。奶業企業要穩步開拓乳製品消費市場,發揮國內生鮮乳供應鏈的優勢,創新發展中高端特色乳製品,提高競爭實力。

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產加銷平衡發展。促進生產鏈融合,鼓勵乳品企業通過自建、收購、參股、託管等方式加強奶源基地建設,提高自有奶源比例;不斷推進活物可作為資本入股方面的工作,使得上游養殖可以入股下游加工業,參與利潤分紅,加強上下游利益聯結,以促進國內奶牛養殖主體的健康發展。鼓勵奶牛養殖與乳製品加工、休閒觀光等增值服務結合起來,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重點支持奶農家庭牧場和合作社發展,引導奶農發展乳製品加工;河南、山東等地支持規模養殖場開辦生鮮乳飲品店,部分養殖場已取得乳製品加工許可證。

3. 創新推動奶業綜合實力促進消費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增強,加上我國乳企國際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未來我國市場將全面融入國際乳業市場,需要增強我國奶業的產品、技術和管理等綜合創新能力,加快提升核心競爭力。強化產品創新,加強新產品研發,不斷優化乳製品結構,大力發展低溫乳製品,增加奶酪、黃油等幹乳製品生產,豐富品種、既發揮了國產奶源的新鮮優勢,實現其價值增值,促進國內奶業發展,又形成乳製品市場差異化競爭新優勢。強化技術創新,突出養殖、加工和流通等重點領域環節,提高生鮮乳生產、乳製品加工儲運、質量檢測等方面的工藝技術,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生產。

同時,基於國內奶源在成本上不具優勢的考慮,可在完善產品標準及提高市場準入門檻的基礎上,可通過政策引導、消費者教育等推動乳製品結構調整,引導國內外乳資源進行分工,在高線城市大力發展使用生鮮奶為原料產品消費,如低溫乳製品、嬰幼兒奶粉等,從而給予本土奶源的“鮮、活”性溢價;使用進口原料奶生產常溫奶、乳飲料等產品,滿足低線城市消費需求以及消費者對乳製品個性化需求。既保持市場開放,滿足國內消費升級需求,又保護國內奶牛養殖產業。

來源:乳業財經 作者:宋亮;版權歸屬原作者,在此向轉載平臺與作者致謝,文章主要供大家學習、交流為目的。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繫我們,立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