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以為有制空權就能為所欲為?結果被中國用這款神器狠狠教訓

高射機槍是主要用於對空中目標設計的大口徑機槍,由槍身,槍架,瞄準裝置組成。主要用於殲滅斜距離在2000米以內的敵人低空目標,還可以用於摧毀,壓制地(水)面的敵火力點,輕型裝甲目標,艦船,封鎖交通要道等。在飛機這種全新兵器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登上歷史舞臺後,各國就對如何應對空襲了一系列的研究,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大口徑的防空炮雖然能給飛機帶來更大的傷害,但是因為火炮精度有限,人力驅動的火炮移動難以跟上飛機的移動等問題,使得只能在中高空威脅到飛機,而遇到低空飛行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則難以對抗。因此,各國軍工人員就將思路轉到了機槍上面,以現有機槍開發出一款專門用於應對低空突襲的“防空機槍”,而作為新興軍事強國的蘇聯也不例外。

美國以為有制空權就能為所欲為?結果被中國用這款神器狠狠教訓

(日本的高射機槍)

1925年年底,蘇聯開始就防空機槍進行研究,最初因為此方面是空白,所以參考了德國同類產品進行設計,結果樣槍製造完成後,發現各個方面均存在問題,不適合蘇聯軍隊使用,隨後蘇聯兵工部門重新調整了設計人員,成立了由之前設計出DP-27型機槍的捷格加廖夫為首的設計小組,很快,捷格加廖夫便設計出第一款大口徑重機槍,定名為DK大口徑重機槍,這是蘇聯定型的第一款大口徑重機槍,採用了DP-27型機槍的導氣結構,機槍整體性能尚可,但存在彈鼓重量過大和射速不快的問題。1938年,另一位蘇聯設計師斯帕金設計了一種轉鼓形彈鏈供彈機構,該機構可以很容易地裝置在DK機槍上,從而改善機槍的射速,經過改進後的重機槍於1939年定型,稱之為“捷格加廖夫-斯帕金大口徑重機槍”簡稱為DSHK機槍。

美國以為有制空權就能為所欲為?結果被中國用這款神器狠狠教訓

(使用DSHK重機槍射擊的蘇聯坦克兵)

美國以為有制空權就能為所欲為?結果被中國用這款神器狠狠教訓

(中國軍隊的防空機槍)

DSHK大口徑重機槍口徑為12.7毫米,槍管長1070毫米,使用50發彈箱,空槍重33公斤,是一款性能優秀的大口徑重機槍,該槍服役後,被廣泛用作步兵部隊和裝甲車輛的防空武器使用,在衛國戰爭期間,蘇聯陸軍使用此型重機槍擊落了不少軸心國的飛機,成為步兵部隊的“防空利器”,除了蘇聯自用外,還出口到了中國,並在援朝戰爭時期,為我軍野戰防空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入朝之初,美軍飛機非常張狂,隨意對我軍進行低空射擊,對後勤補給威脅很大,但很快,上千挺蘇援高射機槍配發到中國軍隊手中,和37高射炮一起,組成了一道道堅不可摧的防空鋼牆,給於美軍飛機以沉重的打擊:1952年6月6日,美軍飛機襲擊倉虛地區,駐紮該地的我防空炮部隊奮起還擊,在僅有一個防空連和一個高射機槍排的情況下,激戰數小時,擊落美軍飛機4架,擊傷2架,取得了出色的戰果。

參考資料:《蘇聯陸軍步兵武器全集》《援朝戰爭炮兵經驗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