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居家隔離如何調整小朋友情緒



疫情居家隔離如何調整小朋友情緒

春天來了,明媚還會遠嗎?


小朋友在疫情面前被居家隔離,本來就無時無刻關不住的小淘氣更顯煩躁調皮,孩子的天性本來就要出去玩,而並不是家家都具備前面院子後面院子,樓上樓下這種別墅式條件,大人都會煩躁壓抑,不要說小孩子,只是大人感受到可以表達出來,可以調整,可是孩子們感受到表達不出來,低齡段的孩子更是如此,更多的通過哭鬧、煩躁,不斷地惹事調皮表現出來。這次疫情真的讓人理解了狗的生活和豬的生活都是不容易的,怪不得狗一有機會必須出去溜了。

心理問題對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保住了身體的健康平安,也要注意心理的健康,下面我來談一下疫情居家隔離如何調整小朋友的情緒。




1、 偶爾的作息隨意不要太過於軍事化管理

人是嚮往自由的,但是自由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偶爾讓孩子自由地選擇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睡覺,而不是軍事化的教科書式的管理,這樣不會在孩子心理上形成壓迫和壓力感。不要刻板的規定什麼時間必須去做什麼事,給孩子一個星期兩天的放鬆時間,自己規定自己的人生,自己決定自己的一切,可以睡到自然醒……但是萬事有個度,不能太自由化放鬆化,因為形成了習慣,有了條件反射就不好改變了。


2、 每天固定一些動畫時間

每天給孩子看一點動畫片,但是時間上必須固定,不能看得太多,畢竟太傷眼睛。一些經典的動畫片,比如《機器人歷險記》《賽車總動員》……都可以給孩子們看,自己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進行取捨。


3、 "上午茶"和"下午茶"的搭配

在早餐和中餐之間給孩子補充營養我稱為"上午茶",也是有利於抗役的,保障孩子水果蔬菜,一定的甜點和巧克力,甜食具有開心功能,對情緒也是很好的調節。還可以配一點牛奶。搭配一些海苔、堅果(根據孩子年齡準備)等零食,然後擺盤,美麗的造型也會讓孩子身心愉悅。根據孩子的性別擺盤,喜好擺盤,根據自己的實際技術擺盤,簡單的太陽、花朵、小樹等都可以,複雜的房子,各種卡通動漫角色。

在午餐和晚餐之間再給孩子們擺盤一次"下午茶",小餅乾、饅頭、包子、蛋糕等都可以擺盤。

這樣一天下來孩子們又補充了營養,美食的滿足能夠讓人心情愉悅。


疫情居家隔離如何調整小朋友情緒

孩子是上天賜予的最美的禮物


4、 適當的音樂調整孩子的心情

音樂是最好的輔助,可以給孩子聽一些歡快的歌曲,甚至可以開展"兒童版廣場舞",讓孩子能夠在運動和音樂中舒緩自身情緒。還可以讓孩子聽音樂來畫畫,畫出感受到的東西或者顏色都是一個不錯的思路。


5、 有意義的玩

我個人比較提倡玩中學,學中成長,可以嘗試給孩子設置一天的課程,比如樂高課、美術課、膠泥課、做包子饅頭課、剪紙課、製作餅乾蛋糕課、烹飪課、室內運動課等等。指導孩子更好的去玩,這樣孩子充實了,就沒有時間去不開心了。父母絕對不是兩個字而已,從你有了孩子開始,肩頭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不會的可以學,再忙可以先放下來,不管半小時還是一個小時,在工作之餘你必須陪伴孩子,這樣才不會辜負孩子的成長,才對得起"父母"這兩個字。不是太忙的事先放一放,因為孩子的成長一旦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


6、 把道理融進故事裡

每天可以講一些繪本,推薦放在午休前和晚上睡覺前,都是不錯的選擇。孩子可以在故事中得到很多對世界的體會,以及做人做事的方法和道理。


7、 不管多大的孩子彼此交流很重要

告訴孩子我們為什麼不能出去?怎麼保護自己。可以畫畫卡通的方式告訴孩子。孩子小,不代表孩子不懂,彼此的交流溝通很重要。大人有時候要有自己的威信,但是更多的時候不要高高在上,要和孩子成為朋友。


8、 "發洩"也很重要

長時間關在家,再多的陪伴和花樣,孩子也會特別的不爽,五歲左右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心煩暴躁一系列的情緒問題,這個時候讓孩子叫出來哭出來,這樣孩子的內心才更容易平復,這個時候不要粗暴的指責孩子壓抑孩子,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擁抱,孩子就能感受到你內心對自己的愛和關心,還有守護。就像彈簧,繃緊了,就會斷,讓孩子偶爾的"發洩",孩子可以很好的繼續玩鬧,其實是有利而無害的。


特殊時期,作為大人也難免情緒化,特別是前端時間每天看著數字猛增的時候,心情都是十分壓抑的,更何況還在成長中的孩子,所以我們大人首先要把自己調整好,你才能給孩子更多的平靜和幸福。

希望這樣的特殊早日過去,而我們此時,對我們國家最大的愛就是:繼續宅,不給祖國添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