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武磊“身價”7000萬,董方卓放倒了C羅

那一年,武磊“身價”7000萬,董方卓放倒了C羅


那一年,武磊“身價”7000萬,董方卓放倒了C羅


2004年春節剛過,12歲的武磊和恩師徐根寶做客一檔電視節目。


主持人問武磊:“希望未來自己留洋的轉會費達到多少錢。”

武磊想了一下說:“六七千萬吧。”

主持人笑著追問:“是人民幣還是美元。”

“美元!”


那一年,武磊“身價”7000萬,董方卓放倒了C羅

< 武磊與恩師徐根寶 >


旁邊的徐根寶第一個大笑起來。


在武磊發表豪言壯語的幾個月前,18歲的董方卓被選中,得到了去曼聯試訓的機會。


在曼徹斯特的卡靈頓訓練基地,董方卓見到了和他同歲的C羅。C羅當時剛轉會到曼聯,從弗格森手上接過了原本屬於貝克漢姆的7號球衣。


在一次分組對抗中,董方卓對位C羅。後者雖然腳下技術佔優,但拼速度董方卓完全不落下風,一個剷球就把C羅放倒了,有點生氣的C羅站起來直接離場。


那一年,武磊“身價”7000萬,董方卓放倒了C羅

< C羅與董方卓 >


還是在2004年,34歲的郝海東依然是中國頭號前鋒,他在亞洲盃半決賽血染賽場,頭纏繃帶打完了3天后對日本的決賽,遺憾地獲得亞軍。


作為甲A時代的代表人物,郝海東沒有在巔峰時期實現留洋的夢想。他們那一代球員大都被中國足協“28歲以下不準出國踢球”的禁令耽誤,縱使天賦再高也沒有自由選擇道路的機會。


而以董方卓為代表的八零後黃金一代,曾經依靠天賦年少成名,但最終迷失在名利帶來的幻夢之中,忘記了自己到底為何上場。


武磊是一塊璞玉,他的恩師徐根寶則是嚴格的工匠,他們師徒倆用經年累月的堅持告訴我們,尊重足球規律培養有天賦的孩子,到底能有多大的回報。


七零後的郝海東,八零後的董方卓,九零後的武磊,為什麼中國足球在每個時代都能誕生天才球星,但還會淪落到亞洲三流的地步呢。


那一年,武磊“身價”7000萬,董方卓放倒了C羅

< 郝海東參加體測 >


那一年,武磊“身價”7000萬,董方卓放倒了C羅


九十年代的足壇流傳過這樣一句話:在亞洲,沒有哪個隊真正害怕中國隊,但沒有哪個隊不害怕郝海東。


1970年5月,郝海東在青島出生。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他獲得了青島市小學生田徑運動會60米短跑冠軍,被八一隊教練劉國江看中,破格錄取了這個當時身高1米35,而且還在尿炕的小孩兒。


經過一年的訓練,郝海東展現出過人的足球天賦,他在身體素質測試中,創造了5309次的顛球紀錄,足足顛了有半場球的時間。


1982年,英國沃特福德的主教練泰勒來八一少年隊訪問,他指著個子最小的郝海東說,你要是能用大腿顛100個球,我就送你一雙阿迪的球鞋。郝海東一點兒都不怯場,不緊不慢地顛了起來,泰勒還在旁邊做小動作分散他的注意力。


結果,郝海東用大腿顛了140個球,讓泰勒大吃一驚,因為他從沒想過這幫中國小孩能做到,所以連鞋都沒準備。最後,又驚又喜的泰勒直接把自己腳上的阿迪脫了,送給了郝海東。


那一年,武磊“身價”7000萬,董方卓放倒了C羅

< 泰勒贈鞋給郝海東 >


1986年,16歲的郝海東開始為八一隊打職業比賽,並且在六年後入選國家隊。


1995年,烏拉圭全國冠軍佩納羅爾隊訪華,跟中國隊踢兩場對抗賽。第一場球在成都開打,下半場的時候,郝海東接彭偉國的傳球,打了一腳門柱,看臺上一陣叫好。


比賽結束之後,郝海東和隊友們在休息室閒聊,突然進來了兩個人:佩納羅爾的領隊和中國隊翻譯官張吉龍。


烏拉圭人站在門口看了一圈兒,眼神定在了10號郝海東的臉上。他走過去讓張吉龍問郝海東:“你有沒有興趣到烏拉圭踢球?”


由於太過驚訝,郝海東瞪著眼睛說不出話,緩了幾秒才說:“這當然是好事兒,不過等咱們比完第二回合再說吧。”


烏拉圭人點了點頭,其實他不光是領隊,還是球隊老闆的兒子。在第二回合的比賽裡,中國隊3:2力克對手,郝海東、高峰和黎兵各下一城,而且小夥子們踢得特別放鬆,什麼花活兒都敢玩,你都分不清到底哪邊兒才是從南美來的


賽後,佩納羅爾的領隊直接給他爸打電話。“中國隊的10號太厲害了,我要把他帶回去,打南美解放者杯!”電話那邊兒說:“你看好了就買,錢不是問題。”


烏拉圭人再次找到郝海東,拋出橄欖枝。後者表示:“我當然想去高水平的俱樂部踢球。”


兩天後,中國足協收到了佩納羅爾發出的協議,是用西班牙文寫的,大意是請郝海東到烏拉圭踢球,年薪20萬美金。


當時郝海東在八一隊一年的工資是2萬人民幣。


郝海東從沒看到過這份協議,當他向八一隊的領導詢問時,得到的答覆竟然是:


“反正你也看不懂西班牙文,我們就替你撕了。”


八一隊的做法讓郝海東難以接受,但當時他就算看到協議,也無法留洋踢球。因為中國足協規定,28歲以下的球員不能轉會到國外。


除了28歲以下不能留洋,足協還發布過“世界盃預選賽期間國腳不得進行國際轉會”的禁令。李明、張恩華和吳承瑛三名國腳都曾被這條禁令擋住,沒能到歐洲踢球。


多年之後,仍有人爭論,如果郝海東去了烏拉圭,會不會成為世界巨星。


叉少覺得,如果郝海東那批國腳能順利留洋,那我們何至於等到2002年才打進世界盃。


那一年,武磊“身價”7000萬,董方卓放倒了C羅


1997年,中國隊再次倒在了世界盃的大門前,全國老百姓的憤怒讓中國足協被迫做出改變,特別是在對待留洋的態度上,28歲不再是不可通融的底線。


1998年,楊晨、孫繼海和范志毅相繼走出國門,在德甲和英甲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中國足球進入留洋時代。


開放留洋的決策在3年後就獲得回報,2001年世界盃十強賽,中國隊提前兩輪晉級韓日世界盃,是中國迄今為止十一次衝擊世界盃的歷史中,唯一成功的一次。


在那屆國家隊裡,有德甲法蘭克福的頭號射手楊晨,有英冠水晶宮的隊長范志毅,有德乙亞琛的當紅前鋒謝暉,還有將要和曼城簽約的孫繼海,留洋球員數量僅次於日韓和伊朗。


2004年1月12日,留洋時代迎來最高光的時刻,董方卓以350萬英鎊的轉會費簽約曼聯。那一天,18歲的董方卓和老爵爺弗格森一起舉起了曼聯的紅色圍巾,他成了中國乃至亞洲最閃耀的新星。


那一年,武磊“身價”7000萬,董方卓放倒了C羅


那一年,中國足球的驚喜不止董方卓。


6月,中國國青隊在土倫杯爆冷擊敗巴西,取得第三名的史上最好成績,接著又在下一年的世青賽上,以小組第一的成績出線,淘汰賽2:3惜敗德國。


郜林、陳濤、王大雷、馮瀟霆、毛劍卿……那批八零後的年輕人讓球迷又看到了希望,被稱為黃金一代。更讓人欣喜的是,歐洲聯賽也向這些希望之星敞開了大門。


土耳其的俱樂部報價30萬歐元追逐郜林,比利時豪門開價100萬歐想要陳濤,荷甲的埃因霍溫也給王大雷開出了高價……沒有了中國足協的留洋禁令,還有什麼能阻擋年輕的心呢。


答案是擁有這些球員的俱樂部。申花拒絕了郜林,金德封殺了陳濤,聯城對王大雷說NO。為了留洋,他們也曾抗爭,但最後還是與商業妥協,在不菲的年薪中漸漸失去留洋的夢想。


2004年,甲A變成中超,贊助商更多了,想讓自己小孩踢球的家長也更多了,每個孩子都夢想成為董方卓,躍進豪門,身價千萬。


可是沒人關心,年少豪門和身背黃金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外界給予這些孩子一切的榮譽和耐心,都指向了一個必須成功的結果。


當時的足協領導豪邁地說,允許黃金一代的孩子們輸三年,但是一定要在奧運會上出成績。


這就是中國足球,沒人關心過程,一切慷慨都是為了最後的成績。


那一年,武磊“身價”7000萬,董方卓放倒了C羅


從和曼聯簽約,到有機會首發上場,董方卓等了足足三年,期間他因為拿不到英超的勞工證,被租界到比利時的安特衛普踢了兩個半賽季,一共進了35個球。


按照英足總的規定,非歐盟區的球員踢英超,所在國家隊必須排在國際足聯的前50名,否則就要先在歐洲其他國家踢球,攢夠經驗再拿證。


中國隊的排名從1999年起就沒進過前50,所以董方卓必須一邊在歐洲聯賽攢時間,同時儘量多打國家隊的比賽。


被國家隊拖後腿的不止董方卓一個,2015年,恆大的張琳芃也因為拿不到勞工證,錯失了加入切爾西的機會。


2007年,董方卓終於拿到了勞工證。他的教練黃慶良建議:你現在還沒有做好準備,要完全跟上英超的節奏,最好留在比利時再踢半個賽季。


“半年,再待半年”。


董方卓等不了了,無數雙眼睛在盯著他,印有他號碼的球衣已經開賣,他要證明自己終於有能力回到曼聯了。


可是,他並不知道,自己只有一場球的機會。在這種高水平聯賽面前,準備不足的代價可能是致命的。


重溫這場12年前的英超比賽,彷彿一眼望盡董方卓的職業生涯。開球時光芒萬丈,終場前被換下場時,來不及和球迷揮手說聲再見。


2007年5月9日,曼聯做客倫敦,跟切爾西進行第34輪的英超補賽。已經提前兩輪奪冠的曼聯輪換了8個人,排出了替換陣容出戰的4141陣型,鋒線上的“1”就是董方卓。


比賽開始前,身穿曼聯21號紅色球衣的董方卓站在斯坦福橋(切爾西主場)的球員通道里,前面是新秀24號弗萊徹,後面是老將20號索爾斯克亞(現曼聯主帥),他覺得自己的腳像是踩在了棉花上。


上半場,面對緊密的防守,董方卓沒有多少機會。41分鐘的時候,他在禁區前接到隊友傳球,在三人包夾下突然變向,找到了射門機會,但是偏出球門,現場解說員說了句:“還不錯”。


下半場第8分鐘,董方卓和伊格爾斯打出二過一的配合,可惜他在禁區外的射門再次高出球門。終場前7分鐘,魯尼站到場邊,第四裁判舉起了換人牌。董方卓望了一眼牌子,然後快步跑向魯尼。


兩腳射門、十三次傳球,董方卓完成了英超的首秀。


自那以後,他幾乎沒再得到過出場機會。一年後,他離開了曼聯。


在歐洲輾轉多年後,董方卓回到中國。2012年,他加盟了中甲的一支球隊,而當年黃金一代的很多“新星”,竟然也在中甲甚至中乙的聯賽裡踢球。


時過境遷,在他們履歷表“最高榮譽”的那一欄裡,還是寫著:2004年土倫杯第三名。


他們曾被稱為中國足球的希望之星,有著各自閃亮的開始,只是沒有想到,結局竟會是戲劇般的殊途同歸。


那一年,武磊“身價”7000萬,董方卓放倒了C羅


2004年,當大家的目光都被董方卓和黃金一代吸引過去的時候,12歲的武磊代表中國隊參加了亞足聯舉辦的U14錦標賽,以6個進球成為最佳射手,同時帶領中國隊獲得冠軍。


那一年,武磊“身價”7000萬,董方卓放倒了C羅

< 個子最矮的武磊(後排右一)隨隊友出征亞足聯U14錦標賽 >


這個本應引起注意的青少年冠軍隊,卻遇到了無人問津的尷尬。原因仍然是讓人無語的急功近利。


為了備戰08年的奧運會,足協把全部精力都放在89年齡段上,當時居然湊不齊90年以後出生的小孩去比賽,這才有了徐根寶的毛遂自薦,送出了自己在崇明島培養的苗子。


2003年,武磊被家人帶到崇明島,徐根寶看中了這個在試訓時跑得飛快的孩子。他親自帶著武磊找到南京足協溝通,對方提出交4萬塊人就能帶走。為了建足球學校壓下全部身家的徐根寶二話不說,轉身就到銀行取了現金。


回到島上,徐根寶問武磊:“你怕不怕死”,武磊不明白踢足球跟死有什麼關係。那時候,每個孩子登島入校,都會被徐根寶問到這個問題,知道為什麼的孩子很少。


徐根寶跟孩子們說,中國足球總是在大賽經歷黑色三分鐘,就是因為基本功不紮實,有腳下才能走天下。武磊他們在島上實行軍事化管理,每天除了吃飯就是練球。


後來,武磊進入上海東亞隊打職業比賽,有多家中超球隊都開高價,徐根寶始終不賣,他對培養武磊的信念是:“橫下一條心,一定要成才。”


2012年,武磊帶領上海東亞衝超成功,他也進了17個球,是中甲本土射手王。2013年,武磊分別在中超的三場比賽上演帽子戲法,創造了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從未有過的紀錄。


2018年,武磊領銜上海上港奪得中超冠軍。在11月的中超頒獎典禮上,他從恩師徐根寶手裡接過了最佳射手的獎盃,單賽季27球的成績力壓一眾大牌外援,也是本土球員時隔十一年重獲最佳射手的殊榮。


從2003年被徐根寶帶上崇明島,到站在中國足球的頂峰,這對師徒用了15年。


15年間,中國足球逐漸被房地產企業壟斷,財大氣粗的老闆們,用近乎天價的轉會費,把中國足球僅有的人才攬入帳下。


2010年,恆大集團用一個億買下廣州足球俱樂部的全部股權,許家印喊出了“三年平中超,五年奪亞冠”的口號,被業內嘲笑,大家都等著看這位老闆什麼時候賠錢走人。


那時,我們對金錢的力量一無所知。7年買下30個國腳的恆大,不僅實現中超七連冠,還拿了兩次亞冠冠軍。引援的巨大投入雖然讓廣州恆大每年虧損七八個億,但是隨著知名度的提升,恆大地產每年銷售額的零頭就足以把虧損抹平。


那一年,武磊“身價”7000萬,董方卓放倒了C羅

< 許家印與馬雲 >


於是,富力來了,綠地來了,華夏幸福也來了,玩足球就算交個朋友,拿地打廣告賣樓才是正經營生。在這些房企的投入下,我們的外援越來越大牌,關鍵位置上的中國球員越來越少。


買外援和國腳就能出成績,誰還去培養新人呢。可是,等這幾批國腳老了之後,還能買誰呢?目前,中國只有3萬足球人口,其中有一百三十多人留洋海外,但大部分都在青年或少年隊,根本無法在職業比賽中上場。


而我們的近鄰日本,有一百萬足球人口,貢獻了三百多個留歐球員,其中有四十多個都能在一線隊出場,這也讓日本國家隊能排出五大聯賽級別的首發陣容,而中國足球只能靠撞大運般的概率,才能出一個武磊。


那一年,武磊“身價”7000萬,董方卓放倒了C羅


2005年1月,郝海東以1英鎊的轉會費,加盟了英超的謝菲爾德聯隊,球衣號碼是39號。雖然創造了身價最低的永久轉會紀錄,大連實德還是同意了這項交易,“圓海東的一個留洋夢吧”


3月,郝海東去了英國,在謝菲爾德聯隊訓練。一個早春的週末,孫繼海、李鐵和宿茂臻開車來看他,四個人聊了一夜,他們說起了中國足球的現狀,也聊起了各自留洋的心酸。


不知他們是否聊起了2002年世界盃,打哥斯達黎加的第一場小組賽,那是他們四個人代表國家隊並肩戰鬥的最後一場球,那時中國足球有酒有夢,看臺上滿是熱情的吶喊


之後,郝海東回到了中國,他從未代表謝菲爾德聯隊踢過一場球。


一年後,這位叱吒足壇二十年的前鋒宣佈退役。無論在場上還是場下,郝海東從來就沒有服過誰,也經常因為口無遮攔被領導點名、被球迷吐槽,但他從未在意。


那一年,武磊“身價”7000萬,董方卓放倒了C羅

在郝海東的內心深處,他始終是一匹孤狼,自認有渾身的本事,卻從沒有在當打之年站上更大的舞臺,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2016年,被稱為郝海東接班人的董方卓也宣佈退役。恃才傲物,情商太低,自毀前程,董方卓被當作反面教材“解讀”至今,每個人都想用他的例子,宣洩自己對中國足球的失望。


離開曼聯後,董方卓一直在歐洲“流浪”,他不停地更換球隊,什麼級別的比賽都踢過,只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憋著一口氣想要重返強隊。但是,在一次次受傷倒地後,他終於脫下了自己的釘鞋,漂泊太久,他想家了。


退役後,董方卓來到廈門帶青訓,因為那裡的氣候跟故鄉大連很像。平時,他帶孩子們訓練,因為不喜歡板著臉,所以沒有人怕他。孩子們並不知道,眼前這個有些發福的大叔,曾經放倒過C羅。


董方卓現在還會夢到自己進球,有時候是在曼聯,有時候是在國家隊。也會夢到他帶的那些孩子們參加了某個重大的比賽。

那一年,武磊“身價”7000萬,董方卓放倒了C羅

< 董方卓與孩子們 >


上個月,西甲進行了最後一輪比賽,武磊上場打進了個人的賽季第三球,幫助西班牙人時隔12年重回歐戰賽場。終場哨響,

球迷衝入場內,把武磊扛在了肩上


看著球迷肩上國王般的武磊,有種如夢似幻的不真實感,這會是中國足球留洋歷史上最後的金色時刻嗎,我們還能走出征服五大聯賽球迷的球員嗎。


那一年,武磊“身價”7000萬,董方卓放倒了C羅

形勢不會給我們培養“武磊”的時間,又一次世界盃預選賽近在眼前,今天,我們的對策已經不是發展青訓和鼓勵留洋,而是歸化外國球員


這個月7號,在中國和菲律賓的熱身賽上,歸化球員李可首發上場,他是中國足球歷史上第一位歸化國腳。在待歸化球員的名單上,還有廣州恆大的兩位前外援高拉特和埃爾克森。


為了世界盃,我們可以強制U23球員上場,可以限制外援的名額,可以修改聯賽的賽程,現在終於可以歸化球員了。


可是,縱觀世界足球強國,沒有哪個國家會為了世界盃或奧運會改變這麼多的規則。而我們四年一次,不惜用移山填海的“魄力”去盼望的結果,卻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今天凌晨,中國女足在世界盃小組賽最後一輪0:0逼平西班牙,以小組第三名晉級淘汰賽。賽後,當隊員們向主教練賈秀全鞠躬致謝時,這個56歲的老國腳哭了,因為姑娘們拼得頑強,因為肩上的壓力實在太大。


賈秀全說:“我覺得中國男女足,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不是靠某一代教練,某一代人,需要幾代人的付出,才能不繼續拉大差距。”


一代人我們都嫌太長,恨不得每四年就在世界盃上亮個相。想走捷徑,多半會誤入最遠的一條路。從集體留洋“發展”到歸化外籍球員,中國足球二十年其實一直在走下坡路。但沒有人願意承認,如今的中國隊其實是沒有實力打進世界盃的。


足球是世界第一運動,但它首先是個很多人都愛玩的遊戲。讓更多孩子喜歡上這項運動,再談比賽成績才有意義。


而這,是一條漫漫長途。


留給中國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留給中國足球的時間,還有很多。


足球週報,《佩納羅爾發出邀請》

董路,《董方卓像個局外人 曼聯讓切爾西的重拳打在棉花上》

故事硬核,《天才球員董方卓的殘酷答案》

上觀新聞,《一名跟隊17年記者眼中的武磊:那年徐根寶花4萬元把他帶到崇明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