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用文科生能理解的方式講一下比特幣?


能不能用文科生能理解的方式講一下比特幣?


我們意識到比特幣它是一種“幣”,而不是一種“軟件”,那麼假如它不能被文科生所理解,是會極大地損害它這種“幣”的屬性,軟件可以只由技術人員掌握,而“幣”要是排斥某一大類用戶,那是萬萬不足以稱為“幣”的。所以這不失為一個好問題,而且就算是理科生、甚至專業技術人員,要回答這個問題也不是容易,技術原理好理解,理解技術背後所寄託的思想和精神則需要深入思考。寫比特幣的回答七年了,我斗膽嘗試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比特幣背後寄託的精神是不可剝奪,用戶擁有絕對或接近絕對的自主權,它是一個賦權的實現。大家瞭解到比特幣其實是用一串代碼運行起來的,因此大都會有這個疑問,如果複製了這套代碼,並且生成一種“xx幣”,最後,假如大家都用“xx幣”,不用比特幣了,比特幣變成一文不值,根據這個想法,很容易推導出來,所以它是可以隨意被剝奪的,比特幣是沒有內在價值的。這是非常常見的疑問,不止文科生,理科生這麼想都不奇怪。

事實上,在比特幣被髮明出來之後不久,就有大概1000種“xx幣”出現,比特幣的代碼確實是可以隨意拷貝及修改的,同時,我們也發現,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種“xx幣”取代了比特幣,比特幣沒有一文不值,反而更值錢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這裡沒有什麼技術上的原因,這1000種“xx幣”甚至10000種“xx幣”,不管吹到如何天花亂墜,在連比特幣都沒搞清楚的文科生以及絕大部分不明真相的群眾眼裡(沉默的大多數),連比特幣都不相信,還會相信這10000種“xx幣”。在國外經常將各種幣稱為“shitcoin”(國內更多用山寨幣表述),是非常恰當的,不是說它們技術怎麼樣,而是說出絕大部分“無知”的群眾的心裡的感覺。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