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不成低不就,一個大齡剩女的困惑

蘇蘇馬上就步入30歲了,還沒有男朋友,蘇蘇急,父母急,周圍人也替她急。按說蘇蘇條件不差: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大學教師,她本人985院校畢業,還有一份體制內的工作,一路走來順風順水。可就一樣讓父母操碎了心——她的婚戀。

有朋友給她介紹男朋友,蘇蘇要求一定是985或211院校畢業的,長的得順眼,工作也得差不多,這一下子就篩下去很多男孩子。蘇蘇所處的二線城市,這類男孩本來就不多,偶有符合的,人家的要求也很挑剔,也會嫌她不夠漂亮,不夠苗條。父母同事都勸她適當放低標準,可蘇蘇堅持,她認為都是名校畢業的才有共同語言,至於個頭不夠,工作不好的,她絕對不考慮。就這樣一直蹉跎到了29歲,馬上進入30大關了,再這麼堅持下去,蘇蘇的處境更難了。畢竟對於女孩來說,年齡越大,機會也越少了。可蘇蘇也很委屈:“堅持自己的擇偶標準真的有錯嗎?”

蘇蘇也許沒錯,社會上條件不錯的大齡剩女越來越多,與之匹配的優秀男孩卻越來越少了,怎樣才能擺脫這個困境呢?姑娘們應該應該明確自己的擇偶要求,外在條件固然很重要,可是人的品質、性格更重要,不要設定太多的條件,隨著閱歷的豐富不斷的調整自己,否則被條條框框限制了,就會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