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縣滑石村蛻變記: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

眼下,走進大方縣小屯鄉滑石村,漫山遍野森林茂密,綠樹成蔭,繁花似錦,田間地頭,處處洋溢著春耕春播的熱鬧氣氛。

大方縣滑石村蛻變記: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


曾經的滑石村。大方縣委宣傳部供圖

曾經的滑石村交通閉塞、土地貧瘠,人多地少。全村26個村民組7000多人。“開荒開到天邊邊,種地種到山尖尖;起早貪黑都不說,種一坡來收一籮。”這是當地老百姓常說的一首順口溜。開荒毀林破壞了生態造成惡果。2000年5月7日,該村發生山洪泥石流,短短几十分鐘就造成30頭(匹)大牲畜、1152只家禽死亡,27幢房屋、62間畜圈被毀,千餘畝農作物被損,經濟損失達到700多萬元,18條生命也在此次的災害中逝去。

大方縣滑石村蛻變記: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


曾經的滑石村。大方縣委宣傳部供圖

從災難中醒來,滑石村人民帶著生命的疼痛,重新審視人與自然和生態的關係,從2000年起,20年來,憑藉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的東風,滑石村60%的耕地都進行了退耕還林,共植樹造林20000多畝,森林覆蓋率達82%。

在滑石村這片土地上,生態環境一年比一年好,森林覆蓋率一年比一年高。滑石人正在努力探索,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等林業經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大方縣滑石村蛻變記: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


現在的滑石村。吳貴榮 攝

在村委會,58歲的村支部王福忠告訴記者,從2019年10月開始,村裡的專業合作社就開始以每畝450元的流轉費流轉土地117畝,覆蓋八一、德垮、長田、鳳山4個村民組,村民在基地地上務工每畝還有600元的務工收入。

村委會班子帶頭種植,村裡的專業合作社種植辣椒60畝,土地翻犁完畢,即將起隴,王福忠自家種植線椒5畝;村委副主任劉義和其他3名幹部流轉土地50多畝種草莓椒,土地全部翻犁完畢;村裡還瞄準當地離縣城近的地理優勢,示範帶動村民種細蔥、黃金等中藥材。

群眾積極參與種植,在梨樹組,60歲的村民陳貴運流轉土地61畝種辣椒,帶動當地群眾種植辣椒120多畝;在四保組,村民楊選剛興奮地告訴記者,他家去年種天麻收入20多萬元,今年準備種30畝天麻。

村裡的第一書記鄧雲平告訴記者,要說產業滑石村家家戶戶都養豬,養豬才算村裡的大產業,全村養豬20頭以上的農戶至少有30家,元坡組的黃與付和後寨組的黃成鈺兩戶養豬規模都在100頭以上。

駐村幹部饒剛告訴記者:“元坡組村民組長代福軍去年種植魔芋6畝,收入不菲,帶動村民種植魔芋50多畝,今年全組剩下的土地全部種植辣椒。”

大方縣滑石村蛻變記: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


現在的滑石村。大方縣委宣傳部供圖

談到今年的產業結構調整,村支書王福忠給出一個響亮的回答:“種植辣椒950畝,折耳根117畝,魔芋500畝,冬蓀100畝,天麻50畝。目前種植辣椒的地塊全部翻犁,折耳根已經出葉,魔芋種植正在進行。”

原本到處荒山石山、垃圾遍地、人畜混居、設施落後的舊村落,如今變成了有綠水青山,空氣清新,院落淨化、村莊綠化、環境美化的宜居環境,成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典範。來源:多彩貴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