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物聯網將會迎來哪些發展機遇?

2020年的春節不同尋常,疫情的突然造訪,打破了這份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在對抗疫情面前,社會各界都竭盡全力進行應對。而作為尖端科技象徵的物聯網,也將投入到了對抗疫情的行動中。

疫情过后,物联网将会迎来哪些发展机遇?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行重點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新基建的關鍵點在於一個“新”字,其重心不再是工業時代的公路、鐵路、機場等,而是以物聯網、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

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在政策利好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物聯網將會迎來哪些發展機遇?

一、遠程醫療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醫療機構處於滿負荷運轉的狀態,醫療技術發展的必要性再次突顯,同時也刺激了遠程醫療需求的增長。

疫情过后,物联网将会迎来哪些发展机遇?

在疫情期間,我們看到遠程醫療主要承擔了一些重症患者的遠程專家會診,以及幫助醫生進行內部會診的工作,這不僅可以使優秀的醫療資源得到及時有效的應用,同時還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不過,由於醫療機構之間信息共享程度低,存在信息孤島,致使遠程醫療系統使用率較低。而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對醫療機構的資源進行整合,優化社會醫療衛生資源配置。隨著各種醫療設備成為物聯網應用的一環,醫療領域的服務也將得到改善。這也將使我國醫療資源分佈不均、跨地域就診難等問題得到緩解。

二、智能製造

新冠疫情給許多行業都帶來了衝擊,製造業尤為嚴重。疫情期間,為避免人口大規模流動和聚集,國家採取了居家隔離、延長春節假期等防控措施。這樣最直接的結果是導致生產驟降、企業復工延期。對於使用工人最多和採用傳統生產比較多的企業來說,生產經營受到了極大影響,更有甚者還面臨著破產倒閉的風險。

疫情过后,物联网将会迎来哪些发展机遇?

這不得不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企業的生產製造實現高度自動化,是不是在面對突發事件的時候,有更多的能力去應對呢?

此時,智能製造就顯得非常重要。事實上,智能製造不僅能提高企業工廠的生產效率,更能大大降低用工風險。為實現智能化工廠的改造,物聯網技術必不可少。 通過在設備上加裝物聯網裝備,使設備廠商可以遠程對設備進行監控、維護等操作,更好的瞭解產品的使用狀況,指導產品設計和售後服務。

不得不說,此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智能製造產業的發展。

三、智慧零售

智慧零售就是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感知消費習慣,預測消費趨勢,引導生產製造,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疫情过后,物联网将会迎来哪些发展机遇?

零售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次疫情中,由於日常用品和防護用品緊缺及個別漲價現象,儘管政府發佈了嚴禁擅自提價、變相漲價的規定,但如何持續監督也是一個問題。

如果在店鋪接入電子價籤,融入政府監管機制,可以做到避免零售行業隨意漲價的行為。此外,電子價籤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相結合,通過對消費者的購物行為進行分析,可實現針對不同人群打造精準營銷策略,向消費者推送可能感興趣的產品,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

四、無人配送

疫情之下,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是切斷疫情蔓延的最佳方式,如何更安全地實現隔離,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疫情期間,人們習慣的出門買菜被等菜上門所取代,需求猛增進一步加劇了疫情期間的運力緊張。無人配送的出現不僅緩解了配送運力,還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目前,蘇寧、美團、順豐等企業都已經在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推出了無人配送。

疫情过后,物联网将会迎来哪些发展机遇?

其實,在我國,隨著配送需求的快速增長、用戶體驗與人力成本的提升,以及一些偏遠地區和特殊環境下的末端配送需求難以滿足,藉助無人車、無人機等設備,提升配送的效率及質量已經成為大勢所趨。近年來,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又為配送方式的升級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

寫在最後:

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的連接場景下,物聯網對速率、時延也有著較為嚴苛的要求,有高效網絡的支持才能充分發揮其潛力。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技術——5G。5G所具有的高速率、大容量、低時延等特性,恰好滿足了物聯網的需求。

2019年,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而2020年我國開始迎來5G通信網絡的大規模正式商用。可以說,5G是除了政策支持之外,推動物聯網應用落地的又一催化劑。

從目前情況來看,隨著物聯網行業標準的完善、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扶持,我國物聯網產業空間已逐步打開。今年,物聯網將極有可能迎來爆發式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